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21
典故
6
词典
686
佛典
25
其它
4
共686,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私利
私仇
私憾
私印
私行
胜私
私名
私谥
私恨
私好
私橐
私分
私市
天私
私史
《國語辭典》:
私利
拼音:
sī lì
个人方面的利益。《管子。禁藏》:「民多私利者,其国贫。」《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事私利,枉主法。」
分類:
私利
个人
利益
《國語辭典》:
私仇
拼音:
sī chóu
个人的仇恨。《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看虬髯客传,说他把仇人之首来吃了,剑术也可以报得私仇的。」也作「私雠」。
分類:
个人
利害关系
产生
仇恨
《漢語大詞典》:
私憾
(1).私人间的怨恨。
《
左传·宣公二年
》
:“君子谓 羊斟 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
《后汉书·应劭传》
:“今 次 玉 公以清时释其私憾,阻兵安忍,僵尸道路。”
《
新唐书·李袭传
》
:“坐在 凉州 以私憾杖杀 番禾 丞 刘武 ,当死。”
(2).个人的遗憾。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
:“夫不明古乐,终不能研究古礼, 国藩 之私憾也。”
分類:
个人
私人
人间
遗憾
怨恨
《國語辭典》:
私印
拼音:
sī yìn
1.私人所用的印章。相对于官印而言。《宋史。卷六六。五行志。金志》:「掘之得铜印,有文曰『朱胜私印』。」也称为「私章」。
2.私自印刷,秘密出版。
分類:
个人
印章
《國語辭典》:
私行
拼音:
sī xíng
1.为办理私事而出国。《礼记。曲礼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
2.私自处理。如:「私行讲和」。
3.营谋对自己有利的行为。《管子。法禁》:「去非其人,而人私行者,圣王之禁也。」《韩非子。有度》:「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4.官吏微服出巡。《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等妆为仆从,自后载门出市私行,可以恣观市廛风景。」《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都猜道朝廷差李学士出外私行观风考政,无不化贪为廉,化残为善。」
分類:
私行
官吏
任凭
个别
行动
私事
意行
出行
何休
《骈字类编》:
胜私(胜私)
法言:事得其序之谓训,胜已之私之谓克。
《漢語大詞典》:
私名
(1).犹私客,私人。
《
列子·黄帝
》
:“ 范氏 有子曰 子华 ,善养私名,举国服之。” 张湛 注:“游侠之徒也。”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吏胥》
:“更迭为之,无根固窟穴之患,无保引私名之弊,而封建之势因以去矣。”
(2).古逻辑学名词。指反映单一事物的概念。相当于专有名词。语本
《
墨子·经上
》
:“名:达、类、私。” 章炳麟
《原儒》
:“故有理情性,陈王道,而不丽保氏,身不跨马,射不穿札,即与驳者,则以呰窳詬之,以多艺匡之--是以类名宰私名也。”
分類:
逻辑学
私人
反映
单一
张湛
《國語辭典》:
私谥(私諡)
拼音:
sī shì
古时对道德、功勋、文章有特殊成就的人,死后常由亲属或门生故吏加以谥号,称为「私谥」。相对于君主封赠的谥号而言。明。宋濂〈渊颖先生私谥议〉:「文辞贞敏,非颖而何?于是私谥曰渊颖先生。」
分類:
私谥
亲属
门人
给予
谥号
《漢語大詞典》:
私恨
(1).私下怀恨或结怨。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兵部·日本和亲
》
:“ 于文定 与 石司马 私恨,遂记之笔麈以为信。”
(2).指私人的仇恨。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四:“僉事道:‘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麼听得!’”
分類:
私下
私人
怀恨
仇恨
结怨
《漢語大詞典》:
私好
个人的喜爱;个人喜爱。
《汉书·谷永传》
:“窃恐陛下公志未专,私好颇存,尚爱群小。” 唐
刘知几
《
史通·正史
》
:“ 宣帝 即位,闻 卫公子 私好
《穀梁》
,乃召名儒 蔡千秋 、 萧望之 等,大议殿中,因置博士。”
分類:
个人
喜爱
《漢語大詞典》:
私橐
亦作“ 私槖 ”。 私人的钱袋。亦借指私人的钱财。 明
宋濂
《东阳兴修乾元宫记》
:“於是各捐私橐而兴修之,不足,则遣缓颊之徒説诸有力者,土木之需,不期月而集。” 清 东轩主人
《
述异记·仲夫子诛教谕
》
:“ 顺治 甲午年,因文庙倾圮,圣像暴露, 鲍君 募助修葺。数年以来,所收三百餘金皆入私槖。”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
:“将出其私橐,彻而新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务》
:“封僱商船,只图自利,罔恤民生,私橐虽充,利源已塞。”
分類:
私人
钱袋
钱财
《漢語大詞典》:
私分
谓自己应有的分限。 唐
宋之问
《秋莲赋》
:“荣落有期,私分毕矣。”
私自分配。 李準
《马小翠的故事》
:“当天乡里派人把 小翠 爹、队长 岳保恩 等七八个人都弄来了,结果一问,是几个富裕中农和他们集体贪污了九千多斤粮食。这个大私分案揭发后,全乡群众开了个大辩论会。”
《人民日报》
1982.3.17:“﹝县电业局一位原副局长﹞决定私分福利基金……在群众中造成很坏影响。”
分類:
私自
自己
自分
分配
应有
分限
《漢語大詞典》:
私市
私自买进。
《
宋史·高宗纪七
》
:“禁 四川 买马官私市蛮马。”
分類:
私自
买进
《骈字类编》:
天私
宋书顾竣传:竣代都文吏,特荷天私,弃瑕录用。豫参要重。 王融谢米启:岂悟外恩横集,天私妄委。
《國語辭典》:
私史
拼音:
sī shǐ
由私人撰修的史书。别于官修的史书而言。
分類:
私家
家所
史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