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切切私语(切切私语)  拼音:qiè qiè sī yǔ
私下密语。《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三回:「子迁、仲英、紫旒三个人,切切私语,有声见此情形,便也先行辞去。」也作「窃窃细语」、「窃窃私语」。
分类:私下密语
《国语辞典》:骨肉私情  拼音:gǔ ròu sī qíng
亲人间的情感。《红楼梦》第一六回:「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
《国语辞典》:公私分明  拼音:gōng sī fēn míng
能划分清楚公家和私人的分际,而不混淆。如:「他作事一向公私分明,清廉正直。」
《国语辞典》:公私皆办(公私皆办)  拼音:gōng sī jiē bàn
公事私事都能妥善处理而不偏废任何一方。《常语寻源。卷下。公私皆办引茶馀客话》:「山谷与洪氏甥书,尺璧之阴,以三分之一治公事,一以读书,一以为棋酒,则公私皆办。」
《国语辞典》:公私两便(公私两便)  拼音:gōng sī liǎng biàn
对公家和私人双方都有好处。《汉书。卷二九。沟洫志》唐。颜师古。注:「今县官给其衣食,而使修治河水,是为公私两便也。」也作「公私两济」。
《国语辞典》:公私两尽(公私两尽)  拼音:gōng sī liǎng jìn
于公于私都能兼顾完善。清。孔尚任《小忽雷》第七出:「(副净)郑老先生,下官看这于敏主使故杀,且系支解人,倒应不分首从,一同问抵搀是。(小生)司空面上,只得权且做情。(副净笑迎)可谓公私两尽。」
《国语辞典》:公私两全(公私两全)  拼音:gōng sī liǎng quán
于公于私皆能兼备。如:「每件事都要做到公私两全,并不容易。」
分类:兼备
《国语辞典》:私有财产制(私有财产制)  拼音:sī yǒu cái chǎn zhì
承认人民对于其所有的财产,于法律范围内,享有使用、处分等权利的制度。
《国语辞典》: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拼音: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为国家或公务而舍弃私人利益、亲情。《儒林外史》第六回:「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国语辞典》: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  拼音:sī rén yín háng yè wù
银行以特定方式专门为富有客户办理投资的业务,银行通常会设立专区办理,故客户能享受较高品质的服务。
《国语辞典》:先公后私(先公后私)  拼音:xiān gōng hòu sī
先处理公事然后才考虑私事。《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待国事太平,我家事自行停当,先公后私,理当然也。」
《国语辞典》:徇私废公(徇私废公)  拼音:xún sī fèi gōng
曲从私情而不顾公理。宋。苏颂〈论省曹寺监法令繁密乞改从简便〉:「若官司措置失当,及徇私废公,致有赴诉,并委台察紏案。」
《国语辞典》:徇公灭私(徇公灭私)  拼音:xùn gōng miè sī
为国家或民众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也作「徇公忘己」。
《国语辞典》:睚眦之私(睚眦之私)  拼音:yá zì zhī sī
怒目而视的私人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元史。卷二○五。奸臣传。铁木迭儿传》:「铁木迭儿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有不报。」也作「睚眦之怨」。
《国语辞典》:言不及私  拼音:yán bù jí sī
说话不涉及个人私事。《晋书。卷七五。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