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5,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下一页
四法离魔道
四种法离菩萨行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和合离散无常
厌离有为发心
会合必别离
不离菩提心
离润光明大宝
教授出离
发心离俗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离諠
离垢义
一切法离言说空
佛类词典(续上)
三意──佛行离地三意四法离魔道
四种法离菩萨行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和合离散无常
厌离有为发心
会合必别离
不离菩提心
离润光明大宝
教授出离
发心离俗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离諠
离垢义
一切法离言说空
三意──佛行离地三意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并佛说处处经)
〔一、地有虫〕,谓一切地上皆有诸虫,或伏或走。佛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不至地。钞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有生草〕,谓一切地上有草,依之生长。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三、现神通力〕,谓佛现神通之力,飞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并佛说处处经)
〔一、地有虫〕,谓一切地上皆有诸虫,或伏或走。佛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不至地。钞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有生草〕,谓一切地上有草,依之生长。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三、现神通力〕,谓佛现神通之力,飞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四法离魔道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二、无恼害心〕,谓菩萨修习慈善之行,于一切众生常怀悲悯,不起恼害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三、明了诸法〕,谓菩萨以智慧照察于一切法,明了通达,正直无碍,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四、不生轻慢〕,谓菩萨了达诸法平等,于诸有情,常行不轻之行,而无憍慢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不离菩提心〕,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二、无恼害心〕,谓菩萨修习慈善之行,于一切众生常怀悲悯,不起恼害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三、明了诸法〕,谓菩萨以智慧照察于一切法,明了通达,正直无碍,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四、不生轻慢〕,谓菩萨了达诸法平等,于诸有情,常行不轻之行,而无憍慢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四种法离菩萨行
【三藏法数】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疑惑佛法〕,谓人宿无善种,于佛法中心生疑惑,而不爱乐,是以离于菩萨行也。(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
〔二、我见贡高〕,谓人妄执我见,心怀贡高,瞋恚一切众生,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三、嫉他利养〕,谓人见他所得利养,妄起贪爱,而复憎嫉,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四、不敬信〕,谓人心著邪见,于佛菩萨不生敬信,亦不称赞,而复毁谤,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出大宝积正法经)
〔一、疑惑佛法〕,谓人宿无善种,于佛法中心生疑惑,而不爱乐,是以离于菩萨行也。(梵语菩萨,华言觉有情。)
〔二、我见贡高〕,谓人妄执我见,心怀贡高,瞋恚一切众生,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三、嫉他利养〕,谓人见他所得利养,妄起贪爱,而复憎嫉,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四、不敬信〕,谓人心著邪见,于佛菩萨不生敬信,亦不称赞,而复毁谤,是以离于菩萨行也。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三藏法数】
(出优婆塞戒经)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悯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慈,于善不善,各随所愿,普皆饶益,是名不说善恶。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是名不择种姓。
〔四、不轻求〕,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是名不轻求。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凡有求索者,不出丑恶之语而毁辱之,是名不恶口骂。
(出优婆塞戒经)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悯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慈,于善不善,各随所愿,普皆饶益,是名不说善恶。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是名不择种姓。
〔四、不轻求〕,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是名不轻求。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凡有求索者,不出丑恶之语而毁辱之,是名不恶口骂。
和合离散无常
【三藏法数】
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若因缘别离,即便散坏。且如众生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若四大别离,即便散灭,是名和合离散无常。(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若因缘别离,即便散坏。且如众生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若四大别离,即便散灭,是名和合离散无常。(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厌离有为发心
【三藏法数】
谓人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即发心修行,是名厌离有为发心。(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谓人厌恶世间皆是有为之法,能招三界生死之苦,欲求出离此苦,即发心修行,是名厌离有为发心。(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会合必别离
【三藏法数】
人之生世,离必有会,合必有离,此理之自然,而非人意之所能必。故今之会合,安知异时而不别离,故会合亦不可久保也。
人之生世,离必有会,合必有离,此理之自然,而非人意之所能必。故今之会合,安知异时而不别离,故会合亦不可久保也。
不离菩提心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谓菩萨修习众善之行,常欲度脱一切众生,而不离于菩提之心,是以邪魔之道悉远离也。
离润光明大宝
【三藏法数】
离润光明大宝者,譬如来有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由此光明,触彼菩萨,令舍离三昧味著,起广大神通也。
离润光明大宝者,譬如来有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由此光明,触彼菩萨,令舍离三昧味著,起广大神通也。
教授出离
【三藏法数】
谓比丘以如来所制戒法教授于人,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道,出离生死,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谓比丘以如来所制戒法教授于人,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道,出离生死,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发心离俗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三藏法数】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者,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瞋,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恶道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者,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瞋,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恶道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离諠
【三藏法数】
离諠者,谓因成就禅定,故离諠闹。若在聚落,斗诤杂乱,则禅定不得圆满也。
离諠者,谓因成就禅定,故离諠闹。若在聚落,斗诤杂乱,则禅定不得圆满也。
离垢义
【三藏法数】
谓如世珍宝,内外莹彻,体无瑕秽。三宝亦尔,诸漏净尽,无有垢染,故名离垢。(诸漏净尽者,谓一切惑业断尽无遗,不漏落生死也。)
谓如世珍宝,内外莹彻,体无瑕秽。三宝亦尔,诸漏净尽,无有垢染,故名离垢。(诸漏净尽者,谓一切惑业断尽无遗,不漏落生死也。)
一切法离言说空
【三藏法数】
谓一切法皆是妄想而成,本无自性,离诸言说,是为一切法离言说空。
谓一切法皆是妄想而成,本无自性,离诸言说,是为一切法离言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