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35,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2 73 74 75 下一页
离金宝物戒
离非食时戒
不离喜乐
远离爱欲
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远离疑惑
远离非道
天圣远离
离贪
十离瞋
离取著
离粗犷
离憍慢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
佛类词典(续上)
离歌舞等戒离金宝物戒
离非食时戒
不离喜乐
远离爱欲
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远离疑惑
远离非道
天圣远离
离贪
十离瞋
离取著
离粗犷
离憍慢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
离歌舞等戒
【三藏法数】
谓不自歌舞,亦不辄往观听歌舞,是名离歌舞等戒。
谓不自歌舞,亦不辄往观听歌舞,是名离歌舞等戒。
离金宝物戒
【三藏法数】
谓金银钱宝,不当蓄积,亦不许手执,是名离金宝物戒。
谓金银钱宝,不当蓄积,亦不许手执,是名离金宝物戒。
离非食时戒
【三藏法数】
谓佛制午时为食时,若过午,则不当食,是名离非食时戒。
谓佛制午时为食时,若过午,则不当食,是名离非食时戒。
不离喜乐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常怀慈忍之心,利益众生,令其各获安隐,是以自之身心,亦不离于喜乐也。
谓修菩萨行者,常怀慈忍之心,利益众生,令其各获安隐,是以自之身心,亦不离于喜乐也。
远离爱欲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著,是为远离爱欲。
谓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著,是为远离爱欲。
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般若,于诸梵行,虽勇猛精进;然以空慧照之,而不见有身心精进之相,是为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谓菩萨修行般若,于诸梵行,虽勇猛精进;然以空慧照之,而不见有身心精进之相,是为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远离疑惑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而无所疑惑也。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而无所疑惑也。
远离非道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无不明了,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也。
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无不明了,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也。
天圣远离
【三藏法数】
谓食肉之人,诸天圣人,悉皆厌恶远离,而不亲近,故云天圣远离。
谓食肉之人,诸天圣人,悉皆厌恶远离,而不亲近,故云天圣远离。
离贪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已住正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五欲之害,甚于毒蛇,不应贪著也。(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谓出家之人,已住正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五欲之害,甚于毒蛇,不应贪著也。(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十离瞋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当以慈悲为本,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无令瞋恨。瞋之为害,甚于猛火,常当防护,勿令得入也。
谓出家之人,当以慈悲为本,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无令瞋恨。瞋之为害,甚于猛火,常当防护,勿令得入也。
离取著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常以智慧观察己身及以外物,皆悉虚幻,不应妄取执著。遗教经云: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及诸财宝,皆当远离。是也。
谓出家之人,常以智慧观察己身及以外物,皆悉虚幻,不应妄取执著。遗教经云: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及诸财宝,皆当远离。是也。
离粗犷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当须柔软和顺,以成清雅之德,不应粗暴猛犷,有失和敬之仪也。(和敬者,谓外同他善,内自谦卑也。)
谓出家之人,当须柔软和顺,以成清雅之德,不应粗暴猛犷,有失和敬之仪也。(和敬者,谓外同他善,内自谦卑也。)
离憍慢
【三藏法数】
谓出家之人,当须谦敬卑下,折己慢幢,精进修道,不应自恃有德,憍傲侮慢,贡高于人也。(已上离烦恼五事。)
谓出家之人,当须谦敬卑下,折己慢幢,精进修道,不应自恃有德,憍傲侮慢,贡高于人也。(已上离烦恼五事。)
熏闻离尘,色不能劫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
谓菩萨以思慧熏闻成性,离诸尘妄,不被色尘所劫。能令一切性多淫人,贪欲不生,是为无畏。经云: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