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35,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乘离
难离
离母
兜离
离却
离枝
明离
离文
离绝
早离
离经
离经
离方
离石
携离
《分类字锦》:乘离(乘离)
许善心神雀颂序出震乘离之君纪扈司凤之后
分类:
《韵府拾遗 支韵》:难离(难离)
陈书传縡传圣人念绕桎之不脱悯粘胶之难离
《国语辞典》:离母(离母)  拼音:lí mǔ
1.离谱而失去常规、没有根据。《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见他说的话离了母,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凭据,使他改不得口。」
2.赤箭的别名。参见「赤箭」条。
《漢語大詞典》:兜离(兜離)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音乐名称。《文选·班固〈东都赋〉》:“四夷间奏,德广所及,僸佅兜离,罔不具集。万乐备,百礼暨。皇欢浹,群臣醉。” 李善 注:“ 毛萇 《诗传》曰:‘东夷之乐曰韎,南夷之乐曰任,西夷之乐曰朱离,北夷之乐曰禁。’然説乐是一,而字并不同,盖古音有轻重也。”
(2).喻不典雅的音乐。 宋 梅尧臣 《韩子华内翰见过》诗:“诚惭兜离音,唐突韶与濩。”
(3).形容言语难懂。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
《漢語大詞典》:离却(離却)
犹离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清 吴锡麒 《观潮》套曲:“渐离却樟亭赤岸,一路的和沙折柳。”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嫦娥:可怜它(天上的桂树)离却故乡(地下),孤身独自。”
分類:离开
《漢語大詞典》:离枝(離枝)
古国名。管子·轻重甲:“天下之国,莫强於 越 ,今寡人欲北举事 孤竹 、 离枝 ,恐 越 人之至,为此有道乎?” 何如璋 注:“ 离枝 ,即 令支 ,有 孤竹 城。”史记·齐太公世家:“北伐 山戎 、 离枝 、 孤竹 。” 司马贞 索隐:“ 离枝 、 孤竹 ,皆古国名。 秦 以 离枝 为县。”
见“ 离支 ”。
《漢語大詞典》:离支(離支)
亦作“ 离枝 ”。 即荔枝。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隐夫薁棣,答遝离支。”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离支,大如鸡子,皮麄,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蟆即吐一物,举蟠承之,状如生离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离枝,丹荔…… 司马相如 《上林赋》作‘离支’。按 白居易 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 清 洪升 《长生殿·进果》:“一身万里跨征鞍,为进离支受艰难。” 徐朔方 校注:“离支,荔枝。”
分類:荔枝释名
《漢語大詞典》:明离(明離)
(1).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 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后因以“明离”指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 昭明太子 县明离之极照,履得一之休徵。”
(2).指光明照耀。 唐 柳宗元 《天爵论》:“明离为天之用,恒久为天之道,举斯二者,人伦之要尽是焉。”
(3).指太子。 南朝 梁简文帝 《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臣以不肖,妄作明离。” 唐 徐九皋 《咏史》:“圣主称三杰,明离保四贤。”参见“ 明两 ”。
(4).帐名。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伤痕也……置 丽娟 於明离之帐,恐尘垢污其体也。”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翳明离以上宾,属传体於纤蕚。”
《國語辭典》:明两(明兩)  拼音:míng liǎng
明两原指易经中的离卦。离卦论象为日,日又有明之意。因离卦有上下二体,故称为「明两」。为两明前后相续之象。语出《易经。离卦。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后指帝王贤能可明照四方。《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明两烛河阴,庆宵薄汾阳。」唐。李善。注:「郑玄曰:『明两者,取君明上下以明德相承,其于天下之事,无不见也。』」
《漢語大詞典》:离文(離文)
有分歧的文义。 南朝 宋 颜延之 《释何衡阳〈达性论〉》:“若能两藉方教,俱举达义,节彼离文,採此共实,则可便倍害自和,析符復合。”
《漢語大詞典》:离绝(離絶)
(1).分离断绝;离开。诗·邶风·谷风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卫 人化其上,淫於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絶,国俗伤败焉。”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兄弟,天之所生,譬如手足,不可离絶。”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艺文书序例:“今欲括囊诸体,断为史部,於是仪注不入礼经,职官不通六典,謨誥离絶尚书,史评分途诸子。”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
(2).犹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二章:“机器之在今百年,不过萌芽耳,而贫富之离絶如此。”
《分类字锦》:早离(早离)
李镜远 诗 圆窗鉴早离。
分类:
《漢語大詞典》:离经(離經)
犹言雕刻经文。 唐 李邕 《石赋》:“何止藏书入室,勒篆离经。”
分類:雕刻经文
《漢語大詞典》:离经(離經)
(1).犹言离经辨志。 唐 黄滔 《赠怀光上人》诗:“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
(2).脱离正轨。鹖冠子·泰鸿:“首尾易面,地理离经。” 陆佃 解:“天之首尾易向,则地理亦失其经。” 清 曹寅 《铜鼓歌》:“前贤遗迹不可测,语患怪诞多离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人家从前读书的,都是学的参天拜祖,敬神理佛,如今你们这些吃屎的学生,张口就是离经,闭口就是畔道。”参见“ 离经畔道 ”。
分類:脱离正轨
《漢語大詞典》:离经畔道(離經畔道)
(1).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有读四书小註声”原注:“读小注子弟,到后来上者无离经叛道之虑,次亦免场中出丑,东问西问。” 清 谭献 《〈古诗录〉序》:“微言絶,大义乖,破文析理,离经畔道,末学横流,由是滋蔓。”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所标为微言大义者,终以扞格而不能深中乎人心,而其指为离经畔道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
(2).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郭沫若 《匪徒颂》:“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 哥白尼 呀!”亦作“ 离经叛道 ”。 茅盾 《子夜》一:“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漢語大詞典》:离方(離方)
南方。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韩干 凡作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大抵以马为火畜,而南为离方,其色青驪驒骆,皆以支干相加,故得入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男有男境,上应离方,快向 南山 之南,修真修道去。”
分類:南方
《韵府拾遗 陌韵》:离石(离石)
汾州志离石战国时邑名即今水宁州也
《國語辭典》:携离(攜離)  拼音:xī lí
离心,背叛。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部落携离,酋豪猜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