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支韵》:难离(难离)
陈书传縡传圣人念绕桎之不脱悯粘胶之难离
《漢語大詞典》:离枝(離枝)
《漢語大詞典》:离支(離支)
亦作“ 离枝 ”。 即荔枝。《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隐夫薁棣,答遝离支。”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离支,大如鸡子,皮麄,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蟆即吐一物,举蟠承之,状如生离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离枝,丹荔…… 司马相如 《上林赋》作‘离支’。按 白居易 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 清 洪升 《长生殿·进果》:“一身万里跨征鞍,为进离支受艰难。” 徐朔方 校注:“离支,荔枝。”
《漢語大詞典》:明离(明離)
(1).《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 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后因以“明离”指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 昭明太子 县明离之极照,履得一之休徵。”
(2).指光明照耀。 唐 柳宗元 《天爵论》:“明离为天之用,恒久为天之道,举斯二者,人伦之要尽是焉。”
(3).指太子。 南朝 梁简文帝 《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臣以不肖,妄作明离。” 唐 徐九皋 《咏史》:“圣主称三杰,明离保四贤。”参见“ 明两 ”。
(4).帐名。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伤痕也……置 丽娟 於明离之帐,恐尘垢污其体也。”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翳明离以上宾,属传体於纤蕚。”
(2).指光明照耀。 唐 柳宗元 《天爵论》:“明离为天之用,恒久为天之道,举斯二者,人伦之要尽是焉。”
(3).指太子。 南朝 梁简文帝 《上昭明太子集别传表》:“臣以不肖,妄作明离。” 唐 徐九皋 《咏史》:“圣主称三杰,明离保四贤。”参见“ 明两 ”。
(4).帐名。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伤痕也……置 丽娟 於明离之帐,恐尘垢污其体也。”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翳明离以上宾,属传体於纤蕚。”
《漢語大詞典》:离绝(離絶)
(1).分离断绝;离开。《诗·邶风·谷风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 卫 人化其上,淫於新婚,而弃其旧室,夫妇离絶,国俗伤败焉。” 宋 司马光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兄弟,天之所生,譬如手足,不可离絶。”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艺文书序例》:“今欲括囊诸体,断为史部,於是仪注不入礼经,职官不通六典,謨誥离絶《尚书》,史评分途诸子。”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
(2).犹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二章:“机器之在今百年,不过萌芽耳,而贫富之离絶如此。”
(2).犹悬殊。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二章:“机器之在今百年,不过萌芽耳,而贫富之离絶如此。”
《漢語大詞典》:离经(離經)
《漢語大詞典》:离经畔道(離經畔道)
(1).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有读四书小註声”原注:“读小注子弟,到后来上者无离经叛道之虑,次亦免场中出丑,东问西问。” 清 谭献 《〈古诗录〉序》:“微言絶,大义乖,破文析理,离经畔道,末学横流,由是滋蔓。”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所标为微言大义者,终以扞格而不能深中乎人心,而其指为离经畔道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
(2).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郭沫若 《匪徒颂》:“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 哥白尼 呀!”亦作“ 离经叛道 ”。 茅盾 《子夜》一:“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2).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郭沫若 《匪徒颂》:“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 哥白尼 呀!”亦作“ 离经叛道 ”。 茅盾 《子夜》一:“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韵府拾遗 陌韵》:离石(离石)
汾州志离石战国时邑名即今水宁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