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5,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下一页
厌离心
善人远离报
毗离国
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能离病苦
流离王杀释种
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观一切法离分别
离想
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
离诸染污
离痴乱行
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离垢地断障證真
佛类词典(续上)
第七人,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离诸冤贼,受大快乐厌离心
善人远离报
毗离国
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能离病苦
流离王杀释种
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观一切法离分别
离想
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
离诸染污
离痴乱行
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离垢地断障證真
第七人,既至彼岸,登上大山,离诸冤贼,受大快乐
【三藏法数】
此一种以喻佛也。由利根故,坚住信心,无有退转,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度生死大河,到于彼岸,而登涅槃大山,离诸烦恼冤贼,得大快乐也。
此一种以喻佛也。由利根故,坚住信心,无有退转,即便前进;既前进已,得度生死大河,到于彼岸,而登涅槃大山,离诸烦恼冤贼,得大快乐也。
厌离心
【三藏法数】
谓我等当观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是不净,甚可厌离。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谓我等当观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是不净,甚可厌离。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
善人远离报
【三藏法数】
善人远离者,谓贤善之人,悉皆远离,而不亲近。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善人远离者,谓贤善之人,悉皆远离,而不亲近。由其宿世悭吝法故,于现生中,而得此报也。
毗离国
【三藏法数】
毗离国诸黎车,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毗离国诸黎车,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三藏法数】
谓比丘修道,于世间诸法及己身心俱当远离,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谓比丘修道,于世间诸法及己身心俱当远离,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能离病苦
【三藏法数】
谓此珠能令百由旬内,人皆离病,心行正直,一切所欲,无不随愿也。
谓此珠能令百由旬内,人皆离病,心行正直,一切所欲,无不随愿也。
流离王杀释种
【三藏法数】
佛在世时,波斯匿王新绍王位,使臣求亲于迦毗罗国释种之家,时摩诃男婢生一女,颜貌端正,送与波斯匿王。后生一子,名曰流离。及年八岁,与梵志子好苦,诣摩诃男家。时迦毗罗国新起一讲堂,欲请如来于中供养。尔时流离太子往至讲堂,即升师子之座。时诸释种见之,骂言:此婢生物,敢入中坐。于是出语梵志子好苦曰:此诸释种,捉我毁辱,乃至于此。我后绍王位时,汝当告我此事。流离太子后绍王位,好苦以前事告之。流离集兵往伐释种。佛告比丘,往昔之时,此罗阅城有捕鱼村。时世饥俭,彼村有池多鱼。时城中人向于池中捕鱼食之。池中有二种鱼,一名麸,二名多舌,各怀报怨。时有一小儿在岸,见鱼跳而喜,以杖打彼鱼头。尔时罗阅人者,今释种是。麸鱼者,今流离王是。多舌鱼者,今梵志好苦是。小儿者,即我身是。以是因缘,故流离王杀释种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佛在世时,波斯匿王新绍王位,使臣求亲于迦毗罗国释种之家,时摩诃男婢生一女,颜貌端正,送与波斯匿王。后生一子,名曰流离。及年八岁,与梵志子好苦,诣摩诃男家。时迦毗罗国新起一讲堂,欲请如来于中供养。尔时流离太子往至讲堂,即升师子之座。时诸释种见之,骂言:此婢生物,敢入中坐。于是出语梵志子好苦曰:此诸释种,捉我毁辱,乃至于此。我后绍王位时,汝当告我此事。流离太子后绍王位,好苦以前事告之。流离集兵往伐释种。佛告比丘,往昔之时,此罗阅城有捕鱼村。时世饥俭,彼村有池多鱼。时城中人向于池中捕鱼食之。池中有二种鱼,一名麸,二名多舌,各怀报怨。时有一小儿在岸,见鱼跳而喜,以杖打彼鱼头。尔时罗阅人者,今释种是。麸鱼者,今流离王是。多舌鱼者,今梵志好苦是。小儿者,即我身是。以是因缘,故流离王杀释种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
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观一切法离分别
【三藏法数】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了知即空,离诸虚妄分别取著之相,是名观一切法离分别。
谓此菩萨,观一切诸法,了知即空,离诸虚妄分别取著之相,是名观一切法离分别。
离想
【三藏法数】
谓观涅槃之相,远离烦恼,离结使缚。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离爱欲,是名离想。
谓观涅槃之相,远离烦恼,离结使缚。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离爱欲,是名离想。
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
【三藏法数】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等经云:若书写陀罗尼,置佛像中、塔中、杵中,或书在幢上、纸素竹帛等上,有众生得睹视者,或身手触者,或顶戴之者;乃至书于钟鼓铃铎之上,有闻声者,纵有五无间罪,悉皆灭尽;鬼神天魔悉皆驰散,无能侵害也。(五无间者,一趣果无间、二受苦无间、三时无间、四命无间、五形无间也。)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等经云:若书写陀罗尼,置佛像中、塔中、杵中,或书在幢上、纸素竹帛等上,有众生得睹视者,或身手触者,或顶戴之者;乃至书于钟鼓铃铎之上,有闻声者,纵有五无间罪,悉皆灭尽;鬼神天魔悉皆驰散,无能侵害也。(五无间者,一趣果无间、二受苦无间、三时无间、四命无间、五形无间也。)
离诸染污
【三藏法数】
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诸境,于一切法不生贪爱,虽处五浊生死流中,而不为生死过失所染;譬如莲华,出于水中,而不为淤泥所染也。(五浊者,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也。)
离痴乱行
【三藏法数】
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三藏法数】
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足,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又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愿之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足,成就诸佛所行事已,又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愿之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离垢地断障證真
【三藏法数】
谓菩萨见诸众生,造十恶业,心堕邪行,故发慈心,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之障,證最胜真如,是名离垢地断障證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言、五绮语、六恶口、七两舌、八贪、九瞋、十邪见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瞋、不邪见也。邪行障者,谓身口意误犯禁戒也。最胜真如者,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也。)
谓菩萨见诸众生,造十恶业,心堕邪行,故发慈心,修十善业,远离欲垢,舍念清净,即断邪行之障,證最胜真如,是名离垢地断障證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言、五绮语、六恶口、七两舌、八贪、九瞋、十邪见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瞋、不邪见也。邪行障者,谓身口意误犯禁戒也。最胜真如者,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