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南乐(南樂)  拼音:nán yuè
1.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的民间音乐。参见「南管」条。
2.县名。位于河北省大名县南,卫河西北岸。
《漢語大詞典》:陈紫(陳紫)
荔枝名品之一。相传为 宋 福建 兴化军 秘书省著作佐郎 陈琦 家所产,色泽鲜紫,故称。《说郛》卷七七引 宋 蔡襄 《荔枝谱》二:“ 兴化军 风俗,园池胜处,唯种荔枝,当其熟时,虽有他果,不復见省,尤重陈紫。”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莆田荔枝:“ 莆田 荔枝,名品皆出天成,虽以其核种之,终与其本不相类。宋香之后无宋香,所存者孙枝尔。陈紫之后无陈紫,过墙则为小陈紫矣。”亦称“ 陈家紫 ”。 宋 苏轼 《和陶归园田居》之四:“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宋 范成大 《妃子园》:“当时若识陈家紫,何处蛮村更有园?”题注:“然峡中荔子,不及 闽 中远甚,陈紫又 闽 中之最也。”
分類:荔枝福建
《国语辞典》:漳江  拼音:zhāng jiāng
河川名。源出福建省平和县大峰山,东南流经云霄县,再东经漳浦县注入厦门湾。也称为「九龙江」。
《漢語大詞典》:建茶
福建 省 建溪 一带所产的名茶。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古人论茶,唯言 阳羡 、 顾渚 、 天柱 、 蒙顶 之类,都未言 建溪 ……建茶皆乔木, 吴 、 蜀 、 淮南 唯丛茭而已,品自居下。建茶胜处曰 郝源 、 曾坑 ,其间又岔根、山顶二品尤胜。”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适得佳茗,愿共尝之,探怀出建茶一块,裹以坏布。”
分類:福建
《漢語大詞典》:玉女峰
(1).山峰名。西岳 华山 中峰(一说指东峰)的别称。 唐 李白 《江上答谢宣城》诗:“ 太华 三芙蓉,明星 玉女峯 。” 明 袁宏道 《华山后记》:“东峯即 玉女峯 也。祠玉女者,乃峯之一臂。”
(2).山峰名。在 福建 武夷山 。 宋 朱熹 《武夷棹歌》之三:“二曲亭亭 玉女峯 ,插花临水为谁容。”
《国语辞典》:贡水(贡水)  拼音:gòng shuǐ
河川名。为江西省赣江的东源,源出福建省长汀县界。也称为「东江」、「会昌江」。
《漢語大詞典》:冲佑观(沖祐觀)
宫观名。在 福建省 武夷山 。始建于 唐 天宝 年间。历代数易其名, 宋 称“冲祐观”。为道教活动中心之一。 宋 代退职官员常主管观事,以领取半俸。 朱熹 、 陆游 、 辛弃疾 等都先后主管过 冲祐观 。 宋 叶适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再主 冲祐观 ,再请老,以直龙图阁致仕。”
《漢語大詞典》:开元寺(開元寺)
(1).寺名。在 福建省 泉州市 ,始建于 唐 垂拱 二年。
(2).寺名。 唐玄宗 开元 年间,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著名的有 陕西 凤翔 开元寺 ,寺内有 吴道子 、 王维 画。《清一统志·陕西凤翔府二》:“ 开元寺 在 凤翔县 城内北街, 唐 开元 元年建,寺内亦有 吴道子 画佛像,东阁有 王维 画墨竹。”
《國語辭典》:外江  拼音:wài jiāng
1.闽广等处的人称扬子江附近及以北数省为「外江」,称其地的人为「外江人」。
2.皮黄剧界的一派,即海派。
《漢語大詞典》:外江话(外江話)
广东 、 福建 等地人称 长江 左近及以北数省的人说的话。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十一章:“‘唔,怎么不走啦?’这是 季交恕 打湖南腔的普通话。可是车夫听不懂,只是伸出手去接车钱。幸亏那位会说点外江话的女挑夫在后面代答一声。”按, 季 当时在 广州 。
《國語辭典》:洛阳桥(洛陽橋)  拼音:luò yáng qiáo
位于福建省晋江县洛阳江上的一座桥。民间相传宋泉州太守蔡锡修造洛阳桥时,因风涛险恶,难以施工,乃书檄令皂隶夏得海传告海龙王,竟得「醋」字而还。经拆解后,遂于二十一日酉时兴工,桥得以落成。见褚人穫《坚瓠六集。卷一。造洛阳桥》。
《漢語大詞典》:七录
(1).书名。是继 汉 刘歆 《七略》、 南朝 齐 王俭 《七志》之后的一部图书目录分类专著, 南朝 梁 阮孝绪 撰。它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的成就,在 中国 目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书已失传,但序目尚完整地保存在广弘明集卷三中。隋书·经籍志一:“ 普通 中,有处士 阮孝绪 沉静寡慾,篤好坟史,博采 宋 齐 已来,王公之家凡有书记,参校官簿,更为《七録》:一曰《经典録》,纪六艺;二曰《记传録》,纪史传;三曰《子兵録》,纪子书,兵书;四曰《文集録》,纪诗赋;五曰《技术録》,纪数术;六曰《佛録》;七曰《道録》。”
(2). 宋 代 福建 莆田 郑寅 分列所收藏的图书为七录:曰经,曰史,曰子,曰艺,曰方伎,曰文,曰类。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漢語大詞典》:延平津
古代津渡名。 晋 时属 延平县 (今 福建省 南平市 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 丰城 令 雷焕 得 龙泉 、 太阿 两剑,以其一与 张华 。后 华 被诛,剑即失其所在。 雷焕 死,其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唐 黄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更爱 延平津 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 金 元好问 《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世间曾有 华陀 帖,神物已化 延平津 。”参见“ 延津 ”。
《漢語大詞典》:延津
(1).即 延平津 。相传 晋 时 龙泉 、 太阿 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想像 延津 沉古剑,相期 青塚 一归魂。”
(2).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殷子馀自河南奉使入燕以书见示寄答》曲:“倚剑踌蹰, 延津 何日重相遇?”参见“ 延平津 ”。
《國語辭典》:杉关(杉關)  拼音:shān guān
位于福建省光泽县西北杉岭上的关隘。为赣闽间往来的通道,是历史上著名的重险。
《国语辞典》:南管  拼音:nán guǎn
宋元以后,流行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古乐。它和古代的乐曲有密切的关系,且逐步融和了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者执拍板,伴奏乐器以琵琶为主,再配以洞箫、三弦、二弦、四块板等乐器。南管乐曲通常分为指、谱、曲三种。其音乐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号。也称为「南乐」。
《国语辞典》:闽本(闽本)  拼音:mín běn
福建的建宁府和建阳县麻沙镇所刻的书,称为「闽本」。因福建盛产榕树,故自南宋时,刻书盛行,但因讹误较多,故不为世所重。也称为「麻沙本」、「建本」。
分类:福建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