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3,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禅人
禅巾
禅三昧
禅天
禅月
禅化
禅心
禅尼
禅史
禅行
禅行法想经
禅行敛意经
禅行三十七品经
禅衣
禅那
禅人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禅为宗之人。止观五曰:「一种禅人不达他根性,纯教乳药。」
禅巾
【佛学大辞典】
(物名)禅者所被之头巾。画中维摩所被者是也。见象器笺十七。
禅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
禅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色界有四重之天处。修各禅那生于此,所生之天人亦随生。各有其禅那故曰禅天。即初禅天乃至第四禅天也。
禅月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贯休)
禅化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法之化导。
禅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寂定之心也。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曰:「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刘长卿宿北山禅寺兰若诗曰:「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佛学常见辞汇】
寂定的心。
禅尼
【佛学大辞典】
(杂语)女性之出家者。禅为入禅定门之义。尼为梵语示女性之声,故译曰女。
禅史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宗之历史。
禅行
【佛学大辞典】
(杂语)坐禅之行法。禅家之行仪。
【佛学常见辞汇】
坐禅的行法。
禅行法想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一弹指之间,亦思惟死想等,则能堪食人之信施。
禅行敛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阿那律八念经之异名。
禅行三十七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少时修三十七科之道品。
禅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禅僧所著之衣。有挂络等。禅家特殊之衣。上古虽诸宗一样,而至后世,则皆依宗生别,律衣,教衣,禅衣,各异其制。
【佛学常见辞汇】
禅僧所穿的衣。
禅那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a%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发源西部喜马拉雅山中。南东流经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处。而会于恒河。长八六○哩。联以运河。以便灌溉。灌域约一一八○○○方哩。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即住心一境而冥想妙理。
【三藏法数】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便能随顺寂灭境界,即是息二边止,义当中观。故经云: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息二边止者,谓不分别生死、涅槃、止息、有无等二边之相也。)
【三藏法数】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专心歛念,守一不散之谓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谓色界、无色界、凡夫所修禅也。二者出世间禅,谓声闻、缘觉、菩萨所修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