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0,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禄秩
禄厚
有禄
持禄
辞禄
天禄阁
禄薄
安禄
赋禄
禄廪
禄赐
怀禄
苟禄
禄利
不禄
《漢語大詞典》:禄秩
(1).官吏食禄的品级。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 孙希旦 集解:“盖有位而有常禄者谓之禄秩。” 汉 王充 论衡·偶会:“削土免侯,罢退令相,罪法明白,禄秩适极。”通志·职官七:“ 梁 之禄秩不异於 魏 而易品为班。”
(2).犹禄位。荀子·荣禄:“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吴子·应变:“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御其禄秩,收其器物。”后汉书·蔡茂传:“﹝ 蔡茂 ﹞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 跳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问主簿 郭贺 , 贺 离席庆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於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3).俸禄。北史·蔡祐传:“﹝ 蔡祐 ﹞性节俭,所得禄秩皆散宗族,身死之日,家无餘财。”隋书·食货志:“凡如此禄秩,既通所部兵士给之,其家所得盖少。” 宋 徐铉 《寄歙州吕判官》诗:“风光适意须留恋,禄秩资贫且喜欢。” 明 李东阳 《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 东阳 自叨禄秩以来,吾母夫人已弗逮养。”
《骈字类编》:禄厚
战国策劳大者则禄厚功多者其爵尊之魏志王肃传官寡而禄厚则公家之费鲜进仕 志劝
《漢語大詞典》:有禄
(1).谓生,生存。书·君奭:“ 武王 惟兹四人尚迪有禄。” 周秉钧 易解:“有禄,谓生也;古称死为无禄,故知生为有禄矣。”
(2).指有禄位的人。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籴内传:“ 吴王 率其有禄与贤良遯而去。”
《國語辭典》:持禄(持祿)  拼音:chí lù
保住禄位,无所建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士者持禄,游者养交,身之所以危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漢語大詞典》:辞禄(辭禄)
辞去爵禄。汉书·张安世传:“ 安世 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有司劾 畴 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 太祖 重其事,依违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 畴 同於 子文 辞禄, 申胥 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夫 鲁连 之智,辞禄而不返; 接舆 之贤,行歌而忘归。”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冬,十月,戊寅朔, 张珪 归 保定 上冢,以病辞禄,不允。”
分類:辞去爵禄
《國語辭典》:天禄阁(天祿閣)  拼音:tiān lù gé
汉代宫中的藏书阁。汉高祖时创建,刘向、刘歆、扬雄曾在此校书。
《骈字类编》:禄薄
礼记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注士禄薄子以农事为业 白虎通五祀大夫以上得祭之士位卑禄薄但祭其先祖耳王维偶然作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漢語大詞典》:安禄
安享俸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其日月五星行次,皆只据小历所算躔度誊奏,不曾占候,有司但备员安禄而已。”
分類:安享俸禄
《漢語大詞典》:赋禄(賦禄)
(1).赋税与禄赏。管子·大匡:“乃轻税,弛关市之征,为赋禄之制。”
(2).给予俸禄。管子·山至数:“君以币赋禄,什在上。”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然而前世置员盖甚少,而赋禄又如此之薄,则财用之所不足,盖亦有説矣。”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今州县胥吏,未尝赋禄,皆蚕食百姓而已。”
《漢語大詞典》:禄廪(禄廩)
见“ 禄稟 ”。
《漢語大詞典》:禄禀(禄稟)
亦作“禄廩”。 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周礼·天官·宫正“几其出入,均其稍食” 汉 郑玄 注:“稍食,禄稟。” 贾公彦 疏:“其禄,与之米稟,故云禄稟也。”《旧唐书·代宗纪》:“设令廉耻守分,以奉科条,犹有禄廩之烦,役使之弊。”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至于所以赐某者,亦可谓周矣。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廩;为其求在外而欲其内也,置之京师,而如其在外之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禄廩至厚,地望亦优,其间不无滥被升擢者,愿赐裁损。”明史·食货志六:“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於宗藩禄廩。”
分類:官俸粟米
《漢語大詞典》:禄赐(禄賜)
禄赏。《汉书·贡禹传》:“禄赐愈多,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歆 素清贫,禄赐以振施亲戚故人,家无担石之储。”隋书·食货志:“由是内外率职,府帑充实,百官禄赐及赏功臣,皆出於丰厚焉。”新唐书·百官志一:“吏部郎中,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其告身。”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四表》:“再念臣早从壮岁,粗学文辞,久冒荣阶,常丰禄赐。”
《漢語大詞典》:怀禄(懷禄)
留恋爵禄。晏子春秋·问上一:“尽忠不豫交,不用不怀禄, 晏子 可谓廉矣。”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怀禄贪势,不能自退。” 宋 王安石 《戴不胜》诗:“怀禄詎有耻,知命乃无忧。”
分類:留恋爵禄
《國語辭典》:苟禄(苟祿)  拼音:gǒu lù
不当得的俸禄。《佩文韵府。卷九○上。屋韵引马祖常诗》:「苟禄亦可羞,吾将反蓬荜。」
《漢語大詞典》:禄利
爵禄之利;利禄。《汉书·儒林传赞》:“一经説至百餘万言,大师众至千餘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颜师古 注:“言为经学者则受爵禄而获其利,所以益勤。”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识多藏之厚亡,临禄利而如遗者,廉人也。” 唐 顾非熊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诗:“ 黔 南从事客,禄利先来饶。” 清 刘大櫆 《焚书辨》:“论者谓 汉 以禄利诱进天下之士,故求经而经亡。”
分類:爵禄利禄
《國語辭典》:不禄(不祿)  拼音:bù lù
1.古称士死为「不禄」,意指不再享有俸禄。《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2.年少而死。礼记。曲礼下:「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唐。孔颖达。正义:「此并是有德未经仕而死者之称也。……若有德不仕,老而死者从大夫之称,故曰『卒』也;若少而死者,则从士之称,故曰『不禄』。」
3.泛指死亡。《国语。晋语二》:「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丧乱并臻。」三国吴。韦昭。注:「礼,君死赴于他国曰:『寡君不禄』,谦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未几一年,司马光不禄;章惇等入相,再行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