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祭神如神在  拼音:jì shén rú shén zài
祭神时宛如神就在眼前。形容祭祀时,十分虔诚。《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安老爷此时已经满面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了。」
《国语辞典》:祭十二郎文  拼音:jì shí èr láng wén
文章名。唐代韩愈撰。乃祭奠其侄十二郎之文章。本文虽抒写悲凄之情款款动人,气势亦磅礴雄放;且自六朝以来,祭文多用韵语,而本文独出以散文。与欧阳修的〈泷冈阡表〉、袁枚的〈祭妹文〉,并称哀祭文中的三绝。
分类:文章祭奠
《国语辞典》:野祭巷哭  拼音:yě jì xiàng kū
无论巷口或郊野都有人祭拜、哭泣。比喻举国哀悼。如:「国家元首逝世,举国野祭巷哭。」
《国语辞典》:雪祭  拼音:xuě jì
日本北海道的札幌于每年冬天雪季时举行的祭典。二月第一个星期五、六、日是雪祭的高潮。冰雕展是主要的活动。如:「札幌的雪祭是日本全国一年一度的大事。」
《国语辞典》:矮灵祭(矮灵祭)  拼音:ǎi líng jì
「巴斯达隘」(paSta'ay)的俗称,此为生活在台湾的赛夏族为纪念矮人族('ta'ay)教导其播种、插秧、织布、造屋等而举办的传统活动。每两年(西元的双数年)的秋季举办一次小祭,每十年举办一次大祭。相传此祭典已有五百馀年的历史。
分类:巴斯
《国语辞典》:祭吊文(祭吊文)  拼音:jì diào wén
祭奠死者所诵读的文辞。分散文及韵文两种。
《国语辞典》:打祭银(打祭银)  拼音:dǎ jì yín
丧葬祭祀所费的钱。《红楼梦》第六四回:「昨日出殡以后,有江南甄家送来打祭银五百两,未曾交到库上去。」
《国语辞典》:打耳祭  拼音:dǎ ěr jì
又称射耳祭,为台湾布农族传统狩猎祭仪,每年在四、五月间由各家族分别办理,男性老少群聚祭场参加,女性则不能参与,祭仪包括枪祭、祈福、射兽耳、分兽肉、颂功酒宴等。
分类:狩猎祭仪
《国语辞典》:大祭司  拼音:dà jì sī
在犹太人的祭司制度上居最高位的人,兼任犹太最高议会的主席职。每年在赎罪日,他必须进入圣殿的主圣所,为他自己和以色列人的罪献祭。
《国语辞典》:丁祭肉  拼音:dīng jì ròu
丁祭的胙肉。《儒林外史》第二回:「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
分类:胙肉
《国语辞典》:打祭  拼音:dǎ jì
祭祀。《红楼梦》第一四回:「目今正值缮国公诰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殡。」
分类:祭祀
《国语辞典》:祭桌  拼音:jì zhuō
摆设祭品以祀神供祖的桌子。《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还有华轩备的一个祭桌,余家只有大先生备的一副三牲,也祭奠了。」
《国语辞典》:祭悼  拼音:jì dào
祭祀哀悼。如:「中元普渡的用意在祭悼各方孤魂野鬼,希望他们能早日超渡。」
分类:祭祀哀悼
《国语辞典》:祭妹文  拼音:jì mèi wén
文章名。清代袁枚撰。乃作者祭其三妹袁机的文章。本文写得缠绵悱恻,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并称为古代哀祭文的三绝。
《国语辞典》:祭王爷(祭王爷)  拼音:jì wáng yé
一种民俗活动。王爷,原为对瘟神的尊称。旧时因医药不发达而瘟疫时起,众人会以作醮的方式来祭拜俗称「王爷」的瘟疫神。祭典中会将上载神像、插旌旗、舰首高挂长幡、舱内载满各种祭品的王船,或放流海上,或焚烧焦化,象徵已将瘟神送走。后来随著时代环境的改变,「祭王爷」已不限定在送瘟神,更著重在防邪治祟、保境佑民的功能。并逐渐扩大为祭拜各种代玉皇大帝巡察人间善恶的代天巡狩王爷、千岁。俗称为「建王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