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祭坟(祭坟)  拼音:jì fén
上坟祭祀。如:「他到山上祭坟去了。」
分类:上坟祭祀
《国语辞典》:祭酌  拼音:jì zhuó
祀神供祖用的酒及酒杯。《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两家都该公备祭酌,自家合族人都送到祠里去。」
分类:祀神酒杯
《分类字锦》:禜祭
左传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杜注周礼四曰禜祭为营攒用币以祈福祥晋书礼志其雨多则禜祭赤帻朱衣闭诸阴朱索萦社伐朱鼓焉
分类:群祀
《骈字类编》:右祭
周礼大驭及祭酌仆仆左执辔右祭两轵祭轨乃饮 仪礼士冠礼冠者升筵左执爵右祭脯醢
《漢語大詞典》:谕祭文(諭祭文)
文体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辞。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谕祭文》:“按諭祭文者,天子遣使下祭之词也。或施诸宗室妃嬪;以明亲亲,或施诸勋臣大臣,以明贤贤。”
《漢語大詞典》:泛祭(汎祭)
亦作“氾祭”。 古人祭食之礼,祭品各置其处。如果不按规定分置,而是远散祭品,即谓“汎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叔孙穆子 食 庆封 , 庆封 氾祭, 穆子 不説,使工为之诵《茅鴟》。” 杜预 注:“礼,食有祭,示有所先也。氾祭,远散所祭,不共。” 孔颖达 疏:“祭食之礼,各有其处……故知汎祭为远散所祭,言其不共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自序》:“《乡党》著饮食之详,左传垂汎祭之誚,饥渴之於人亦大矣。”
《漢語大詞典》:贡祭(貢祭)
进贡物品助祭。史记·三王世家:“窃以为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者,四海诸侯各以其职奉贡祭。”
《漢語大詞典》:道祭
犹路祭。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道祭:“道祭: 元宗 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幙。”
分類:路祭
《國語辭典》:祭丁  拼音:jì dīng
丁,指每月上旬的丁日。古时习于仲春及仲秋上旬的丁日祭祀孔子,故称为「祭丁」。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那个秀才祭丁处不会抢馒头吃。」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苏秦吃的馒头,是那二年前祭丁的冷馒头。」
《韵府拾遗 元韵》:祭燔
孔丛子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子思子思曰伋寄命以来度身以服卫之衣量腹以食卫之粟矣且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赐衣食已优意气已定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礼
《韵府拾遗 阳韵》:祭坊
礼记祭坊与水庸事也疏坊以畜水亦以障人
《漢語大詞典》:祭赙(祭賻)
(1).致祭并馈赠财物。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丁丑,司空致士 张齐贤 卒。帝甚悼之,遣中使祭賻。”
(2).馈赠居丧者助祭的财物。 清 魏源 《书〈金史·完颜元宜传〉后》:“﹝ 完颜元宜 ﹞卒于家,祭賻甚厚。”
《韵府拾遗 佳韵》:祭淮
薛道衡有祭淮文
《漢語大詞典》:祭哜(祭嚌)
古代行祭礼时举食器至齿示尝。书·顾命:“太保受同,祭嚌。” 孔 传:“太保既拜而祭,既祭受福,嚌,至齿,则王亦至齿。”仪礼·特牲馈食礼:“举肺脊以授尸,尸受振祭嚌之。”史记·礼书:“大饗上玄尊而用薄酒,食先黍稷而饭稻粱,祭嚌先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
《漢語大詞典》:祭腥
祭献腥肉。礼记·祭义:“既入庙门,丽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爓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 郑玄 注:“丽犹繫也。毛牛尚耳,以耳毛为上也。膟、膋、血与肠间脂也。爓祭、祭腥,祭爓肉、腥肉也。汤内曰爓。”
分類: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