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祭地
(1).天子祭祀地神。《礼记·祭法》:“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诗·大雅·云汉“上下奠瘞,靡神不宗” 毛 传:“上祭天,下祭地。”
(2).供祀神祭祖用的土地。战国策·东周策:“ 赵 取 周 之祭地, 周 君患之。”
(3).即祭田。红楼梦第九二回:“或是祭地,或是义庄,再置些坟屋。”
《分类字锦》:祭地用黄
宋书·礼志》:「祭天用元,祭地用黄。」
分类:
《國語辭典》:郊祀  拼音:jiāo sì
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左传。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文选。扬雄。甘泉赋》:「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也称为「郊社」。
《漢語大詞典》:登封
登山封禅。指古帝王登 泰山 祭天祭地。史记·封禅书:“﹝ 武帝 ﹞遂登封 太山 ,至于 梁父 ,而后禪 肃然 。” 唐 贾岛 《送蔡京》诗:“登封多 泰岳 ,巡狩徧沧溟。” 宋 叶适 《梁父吟》:“ 泰山 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桢还嵩山》诗:“西巡拟上登封颂,抱犊山庄候翠华。”
《國語辭典》:郊社  拼音:jiāo shè
郊,冬至到南郊外祭天。社,夏至到北郊外祭地。郊社指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也称为「郊祀」。
《國語辭典》:郊祀  拼音:jiāo sì
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左传。襄公七年》:「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文选。扬雄。甘泉赋》:「上方郊祀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也称为「郊社」。
《漢語大詞典》:方泽(方澤)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广雅·释天:“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王念孙 疏证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夏日至,於泽中之方邱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圆丘方泽,所以享天神地祇。” 宋 苏轼 《郊祀奏议》:“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泽。”《六部成语·礼部》:“方泽:地坛之祭,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谓之方泽。”
大泽。方,通“ 旁 ”。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邱。” 张铣 注:“方泽,大泽也。”
《漢語大詞典》:城社
(1).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制兹新邑,立城社,树枌榆。”
(2).代指城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自此二女频来,笑声常彻宵旦,因而城社悉闻。”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3).指邦国。后汉书·宦者传·曹节:“ 华容侯 朱瑀 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因共割裂城社,自相封赏。”
(4).喻靠山(含贬义)。 唐 李邕 《又驳韦巨源谥议》:“託城社之固,乱皇家之基。”旧唐书·薛存诚传:“僧 鉴虚 者,自 贞元 中交结权倖,招怀赂遗,倚中人为城社,吏不敢绳。”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中官视 胤 眥裂,以重赂甘言诱藩臣以为城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行魘法者皆有邪神为城社,辗转撑拄,狱不能成。”参见“ 城狐社鼠 ”。
《國語辭典》:城狐社鼠  拼音:chéng hú shè shǔ
以城墙为窝的狐狸,以土地庙为窝的老鼠。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何则?所托者然也。」比喻凭藉权势而肆意为恶的人。《晋书。卷四九。列传。谢鲲》:「敦将为逆,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一一出:「城狐社鼠,扰朝廷,毒闾阎。」也作「社鼠城狐」。
《漢語大詞典》:方丘
古祭地祇之坛。晋书·武帝纪:“并圜丘、方丘於南北郊,二至之祀合於二郊。” 宋 王安石 《议郊祀坛制》:“天阳而动,地阴而静,故祭於泽中之方丘。”
分類:祭地地祇
《漢語大詞典》:配地
(1).亦作“ 配墬 ”。古代祭地,以后妃袝祭。《汉书·郊祀志下》:“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谊一也。”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也。”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二:“配地行新祭,因山託故封。”
(2).谓功德与地一样博大深厚。《礼记·中庸》:“博厚配地。” 孔颖达 疏:“博厚配地,言圣人之德博厚,配偶於地,与地同功,能载物也。”
《國語辭典》:瘗埋(瘞埋)  拼音:yì mái
埋葬,埋尸土中。《南史。卷七八。夷貊传上。海南诸国传》:「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
《漢語大詞典》:泰折
古代祭地神之处。在都城北郊。《礼记·祭法》:“燔柴於泰坛,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 郑玄 注:“坛、折,封土为祭处也。” 孔颖达 疏:“‘瘞埋於泰折祭地也’者,谓瘞繒埋牲,祭神州地祇於北郊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祭神州乐章》:“泰折严享,阴郊展敬。” 明 张煌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圜邱之祀告以谴,泰折之享降以諐。”
《漢語大詞典》:阴祀(陰祀)
指在北郊祭地及社稷。周礼·地官·牧人:“凡阳祀,用騂牲,毛之;阴祀,用黝牲,毛之。” 郑玄 注:“阴祀,祭地北郊及社稷也。” 晋 傅玄 《晋郊祀歌·地郊响神歌》:“阴祀设,吉礼施。”
《漢語大詞典》:酬地
以酒祭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尸穸:“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復为沙埋死,乃同酬地谢之,誓不发塚。”一本作“ 酹地 ”。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决计》:“见书痛哭,即以酒酬地。”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张咏》:“其后子讼之官,婿持父书诣府。 咏 閲之,以酒酬地。”
分類:祭地
《漢語大詞典》:大折
古代帝王祭地之处。汉书·郊祀志下:“燔柴于太坛,祭天也;瘞薶于大折,祭地也。” 颜师古 注:“ 韦昭 曰:‘大折,谓为坛于昭晰地也。’折,曲也。言方泽之形,四曲折也。”
分類:帝王祭地
《漢語大詞典》:瘗坎(瘞坎)
亦作“ 瘞埳 ”。 古代行祭地礼时用以埋牲、玉帛的坑穴。新唐书·礼乐志二:“瘞坎皆在内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足容物。此坛埳之制也。”宋史·礼志七:“ 社首 坛……三壝四门,如方丘制。又为瘞埳於壬地外壝之内。”元史·世祖纪十四:“坛南植松一株,北墉瘞坎壝垣,悉倣古制,别为斋庐,门廡三十三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又为瘞埳于壬地。”
分類:祭地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