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祭享  拼音:jì xiǎng
陈设祭品,敬神供祖。《逸周书。卷六。周月解》:「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唐。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无四垣,堂陛颓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来祭享。」
《分类字锦》:祭享类祀(祭享类祀)
国语》:「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注:「以事类曰类。日祭于祖考,月荐于曾高,时类于二祧,岁祀于坛墠。」
分类:宗庙
《國語辭典》:威仪(威儀)  拼音:wēi yí
1.庄严的容止仪态。《诗经。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三国演义》第四回:「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
2.帝王或显贵者出行的仪仗。《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给亲兵百人,置长史,……鼓吹诸威仪,一如旧典。」
《漢語大詞典》:威仪师(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漢語大詞典》:受记(受記)
(1).亦作“ 受纪 ”。指接受祭享。汉书·司马迁传:“五年而当 太初 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歷始改,建於明堂,诸神受记。”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以元新改,立明堂,朝诸侯及郡守受正朔,各有山川之祀,故曰诸神受记。” 明 唐顺之 《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诸神将受纪,四海共迎祥。”
(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唐 李邕 《嵩岳寺碑》:“密意所传称十方之首,莫不佛前受记,法中出家。”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长老知是 范道 要求受记,故此昼夜啼哭。”《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佛经上常説:‘受记成佛。’你能受记,就能成佛;你不受记,就不能成佛。”
《漢語大詞典》:雕俎(彫俎)
一种雕绘的木制礼器。祭享时以盛牺牲。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八珍盈彫俎,綺肴纷错重。”
《漢語大詞典》:嘉觞(嘉觴)
祭享时所用的美酒。觞,酒杯。借指酒。《汉书·礼乐志》:“灵既享,锡吉祥,芒芒极,降嘉觴。”《汉书·礼乐志》:“侠嘉夜,茝兰芳,澹容与,献嘉觴。”《宋史·乐志七》:“嘉觴布兰,牲玉洁精。神之燕虞,肃用有成。”
《漢語大詞典》:六器
(1).祭享天地四方的六种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郑玄 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鋭象春物初生;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严;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 宋 苏轼 《洗玉池铭》:“ 秦 汉 以还,龟玉道熄,六器仅存,五瑞莫辑。”
(2).指六种乐器。文选·马融〈长笛赋〉:“昔 庖羲 作琴, 神农 造瑟, 女媧 制簧, 暴辛 为塤, 倕 之和钟, 叔 之离磬……若然,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黈益。” 李善 注:“六器,琴瑟簧塤钟磬。”
《漢語大詞典》:路鼓
亦作“ 路皷 ”。 鼓名,古时祭享宗庙所用的四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 郑玄 注:“路鼓,四面鼓也。” 唐 皮日休 《九夏歌·肆夏》:“杳杳阴竹,坎坎路皷。”皷,一本作“ 鼓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王执路鼓,诸侯执賁鼓,将军执晋鼓。”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序》:“大司寇大僕树肺石,建路鼓,以达穷遽。”
《漢語大詞典》:报享(報享)
谓上帝酬答祭享。史记·孝武本纪:“陛下肃祗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
《漢語大詞典》:彝樽
亦作“ 彝尊 ”。 古时祭享用的酒器。《书·益稷》“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 孔 传:“宗庙彝樽,亦以山龙华虫为饰。”新唐书·牛僧孺传:“赐彝樽、龙勺,詔曰:‘精金古器以比况君子,卿宜少留。’”《宋史·乐志九》:“彝尊鬯酒,庆佑遂行。介以纯嘏,允答明诚。”
《漢語大詞典》:彝乐(彝樂)
指宗庙祭享常用的乐章。 汉 王粲 《太庙颂》:“绥庶邦,和四宇,九功备,彝乐序,建崇牙,设璧羽,六佾奏,八音举。”
《漢語大詞典》:川奠
水产品用于祭享者。周礼·地官·川衡:“祭祀宾客共川奠。” 郑玄 注:“川奠,籩豆之实,鱼、鱐、蜃、蛤之属。” 孔颖达 疏:“皆川中所生之物。”
《国语辞典》:接续香烟(接续香烟)  拼音:jiē xù xiāng yān
香烟,祭祖时所燃的香火,借指祭享。接续香烟指繁衍子孙,延续香火,使祭享不绝。如:「生儿育女,接续香烟,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也作「接绍香烟」。
《國語辭典》:仁至义尽(仁至義盡)  拼音:rén zhì yì jìn
原指祭祀有功于农事诸神,极尽仁义之道。语本《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后用以指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六出:「诏曰:『恤贫者仁,乐施者义,仁至义尽,实宜宠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