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熊瑞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熊瑞(1525年—1607年),字宪祥,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民籍。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江西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进士。礼部观政,授南陵县知县,五年(1571年)升广西梧州府同知。万历五年(1577年)两广总督凌云翼征讨广西梧州岑溪与罗旁等处猺獞,熊瑞被徵随军处理政务,后因母丧而归。罗旁平定后,以功迁南京刑部员外郎,父年九十馀卒,哀毁而归。服阕,再除故官,升郎中,恤刑山东。十六年(1588年)十二月升湖广按察司副使、兵备衡永,十七年(1589年)八月升甘肃行太仆寺卿兼陕西佥事、管马政并通镇驿传,十九年(1591年)二月甘肃巡按御史崔景荣劾奏熊瑞年老才昏,以不及降调,熊瑞上奏辩论,上以熊瑞挟私诬讦,大坏法纪,著照例革职为民。
柴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柴祥(1526年—?),字汝嘉,号醴泉,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匠籍。丙午科(1546年)浙江乡试第五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四十一名,三甲第四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中书舍人,四十一年十一月选授南京监察御史,四十三年疏请终养。万历二年(1574年)起复山东道御史,三年二月乞终养归。十三年再起为御史,升四川副使,十五年六月调福建。

人物简介

维基
马出图(1528年—?),字羲祥,号草亭,山西辽州(今左权县)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山西乡试第四名举人,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六十一名,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吏部观政,授直隶松江府推官,三十八年九月选授南京户科给事中。四十一年二月升陕西按察司佥事,四十四年升贵州右参议,隆庆二年升四川副使,整饬松潘等处兵备,五年十一月升陕西苑马寺卿。万历五年(1577年)九月复除甘肃行太仆寺卿,八年正月升陕西洮岷兵备右参政,九年五月巡按陕西御史赵楫论劾其年老,令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余孟麟(1528年—1610年),字伯祥,号幼峰,应天府江宁县民籍直隶徽州府祁门县人。应天府乡试第九十四名,万历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会试第十六名,廷试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三月授翰林院编修,四年六月充会典纂修官,七年正月奉命内书堂教书。十二年十月起复原职,充《大明会典》纂修官,又充经筵展书官,十三年六月代替编修史钶担任江西乡试考试官,升南京国子监司业,十六年四月升司经局洗马,仍管司业事,十七年三月升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二十年七月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二十一年辞官归。家居十多年,享年83岁。有《余学士集》。
王景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景星,字仲祥,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第三十二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十七名,登三甲第九十二名进士。
徐卿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卿龙(1530年—?),字禹祥,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五名,二甲第六十五名进士。历官浙江绍兴府知府。
帅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帅祥(1538年—?年),字履卿,四川重庆府安居县(今属铜梁县)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任渭南县知县,为官廉洁,当地各级官员争相上奏称赞之。擢身为侍御,出按云南巡抚,整饬风纪,属吏惮之。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抚,政绩斐然。。
雷嘉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雷嘉祥(1537年—?年),字和卿,四川成都府井研县人。四川乡试第四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六十七名,第三甲第三十九名进士。授宜城县知县,万历三年(1575年)七月选授试监察御史,四年三月实授江西道御史,巡视长芦山东等处盐课,五年五月巡按贵州,十一月升湖广按察司佥事。
释法祥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法祥。字瑞光。越州嵊县周氏子。有出世志。随季父宦游入京。见笑岩于柳巷。岩观其根。示以念佛法门。师颔之。居顷南还。弃妻子薙发。入栖霞谒素庵法师。虽居讲肆。而念佛无间。又参遍融。融所示。与笑岩同。繇五台入伏牛。契机于柏松和尚。留住石室中。吊影木食者三年。一日趺坐。雪积满林。火绝衣湿。松往视。击磬出其定。因示之曰。轻安小寂。非是歇场。若耽着此境。即堕偏空。且行脚去。逢南即止矣。遂飘然而行。遍历楚蜀之境。铲落知见。独存孤明。后游南岳。忽忆柏松别时之语。有终焉之志。适僧以侧刀峰静室相让。自是放下身心。一志念佛。募豆四十八石。一豆一佛。净念相继。以至终身。不知其过几四十八石矣。繇是诸方称为豆儿佛云。十方衲子争归之。侧刀峰遂成海内名丛席。居恒诫诸弟子曰。汝剃除须发。不知有生死事大。但倚墙靠壁。业识茫茫。唤作甚么。岂非吾佛所呵。衲衣在空閒。假名阿练若。不专心净业。大限到来。将何抵对阎老子乎。闻者无不感泣。师虽绝意人世。而当世诸君子。闻其风者。莫不景仰。如方伯刘公。直指史公。学宪伍公。仪部曾公。囧卿蔡公。少保郭公。大行宋公。皆倾心皈向。就师问道。招致之则不往也。郡丞卢公。祀庙。点失期者。罚米三十馀石。送师。师曰。老僧岂以一钵饭。敛众怨耶。竟不受。闻者叹服。师接纳往来。不择臧否。一味平等慈悲。荆襄大盗。贾二唐九等七人捕急。投师求活。师怜其诚纳之。冠以道巾。令随众作务。及捕官至。虽识其为盗。第见师慈心蔼然。又闻念佛感动。乃解腰缠三金。设供而去。其盗亦化。为苦行僧。师住侧刀峰三十馀年。不发化主。不结外援。不设方丈。不用侍者。一龛于佛殿左。危坐念佛其中。不安库房。笥无长物。灭之日。简之惟胡椒一瓶。旧布数片而已。尝以糠饼充餐。或有投之地者。师拾取。煨而啖之。行必荷锄。见遗秽必以土掩之。将化命首座领众。念佛趺坐。诫众曰。无得虚张捏怪。诳惑世人。独一味老实念佛。言讫。合掌而逝。时万历庚戌二月六日也。阅世七十有九。僧腊四十有三。停龛七日。颜色不变。弟子奉全身。塔于峰之右。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法祥,字瑞光,别号隐南。姓周氏,嵊人也。生而超旷,长事儒术,屡试不第,慨然有出世志。从其叔游京师,往参啸岩老人。岩示以向上,且谓“念佛法门,最为捷要”。祥虑专服膺,慎拟书绅。顷之南还,决然舍去,礼邑中喜庵恺薙发,时年三十有二矣。谒栖霞素庵受具,相依讲肆。忽焉三载,乃游北都,得参遍融,因问:“念佛法门是第一义谛否?”融曰:“更不容念佛外,别求第一义谛。”祥深颔之。时慈圣太后建净业,期请居首座三年。期罢,游五台之伏牛。有松柏者,牛山耆旧也。与语心契,留住石室,吊影绝迹,木食三秋。一日趺坐,雪积满床,火绝衣湿,侍者往见,惊走,报松柏,趋视之,犹未出定,乃击磬警觉。问曰:“烟寒灰冷,作何境会?”祥曰:“山原是石,冰原是水,雪飞满崖,不知所以。”松曰:“此暂息尘劳,得轻安耳,若耽此境,即坠偏空,勿滞于此,宜行脚去。”授以钵袋,遂造峨嵋,礼普贤,住大峨石。数月,苦切参究,心地未安。因之南岳,登祝融峰,望古大明崇岭茂林,即往卜居。未几,祝融峰僧楚然请主阅藏。祥至一宿,夜半,恍惚㝱中告语:“此非所居,不如速去。”诘朝将他徙,适僧大觉来留,住崱屴峰,祥许之。行三日,藏经殿燬。祥以啸岩所示,欲终身念佛,专精不懈,以豆为数,放下身心,影不出山,一声一豆,净念相继,积豆至四十八石,人称“豆儿佛”云。广西刘方伯谒庙,遗书请一见,辞不往,衡州卢郡丞祀庙点失期者,罚粟三十石,送祥。祥曰:“老僧岂以一钵饭,歛众怨乎?”竟不纳。长沙吉王遣内使往请,祥曰:“山僧行脚倦游,息肩于此,愿效远公,迹不入俗,不敢奉命。”王遣前使,赍送《华严经》二部,《大疏钞》一部,斋资百两,祥以银散众,用广王惠扫阁藏经,长护山灵,王益重焉。荆襄大盗曰:“贾二唐九者,事急来归,发露忏悔,哀乞活命。”祥怜其诚,纳之。冠以道巾,令随作苦,捕骑至见。祥慈心蔼然,且闻念佛声有感,乃解腰缠三金,荐斋而去。盗亦感化,为苦行僧。祥居崱屴峰,勤脩净业,三十馀年,未尝少辍,笥无长物,灭之日唯胡椒一瓶,旧布数片而已。以明万历庚戌二月六日示寂。世寿七十有九,法腊四十有三。其徒同融,建窣堵波于峰右,释德清为之铭焉。
桂天祥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桂天祥(1533年—1578年),字子兴,号巽川,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本年八月授祁门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行取,九月升兵部主事,四年十二月改山西道御史,巡按山西,万历二年(1574年)五月巡按山东,八月升大名知府,六年三月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化州人,字于定。万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时邹元标以劾张居正得罪下狱,居正令吏守狱门,凡访元标者书名以报。岳洋不顾,独往慰问。寻谢病归。
全粤诗·卷四一八
姚岳祥,字于定。化州人。明穆宗隆庆四年(一五七〇)举人,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七七)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时张居正柄政,谢病归。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八有传。
维基
姚岳祥,字于定,广东高州府化州人,民籍。广东乡试第十四名。万历五年(1577年)登丁丑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应祥,字善徵,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军籍。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二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七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一十七名进士。
陆梦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陆梦熊(1535年—?),字伯祥,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陆一鹏从子。嘉靖己酉(1549年)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六十四名,三甲第二百七十五名进士。授福建建安县知县,官至江西按察司副使,二十一年二月考察去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华祥武(1536-1616),字德威,号怀原。明无锡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6—1606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时祥,号桐冈。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绛州知州。历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请加强海防。万历二十年,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与李如松援朝鲜。次年,击败日本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时兵部尚书石星主撤兵议和,遂被召还。寻乞归。有《朝鲜复国经略》。
维基
宋应昌(1536年10月—1606年2月),字思文,一字时祥,号桐冈,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明朝军事人物,曾参与万历朝鲜之役。其先为浙江越州人,后迁至杭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三百九十九名,二甲第二十名进士。礼部观政,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授绛州知州,四年五月升刑部员外郎,十二月考选户科给事中,五年五月升刑科右给事中,六年五月升礼科左给事中,丁忧归。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复除礼科左给事中,四月巡视京营,七月升济南府知府,八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十一年二月升河南右参政,十二年七月升山东按察使,十四年正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福建左布政使,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筹建营卫巡司,有政声。二十年(1592年)四月升大理寺卿,六月升工部右侍郎,八月改兵部右侍郎,往保定、蓟镇、辽东等处经略备倭事宜。万历二十年(1592年),丰臣秀吉集结二十万大军入侵朝鲜半岛,朝鲜兵望风奔溃,“浃旬之间,三都失守,八方瓦解”,日军长驱直入,攻陷首都汉阳(今首尔)。国王李昖仓皇逃难,向明朝求援。宋应昌亦以为:“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是年八月十九日,应昌以兵部右侍郎经略备倭军务,九月离京,与辽东总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率军共赴朝鲜。战争初期宋应昌驻扎辽东筹粮,十二月二十六日,宋应昌的赞画袁黄与李如松率师东渡鸭绿江。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八日,李如松先后收复平壤、开城。宋应昌的南军继承了戚家军优良传统,军纪良好,所至秋毫无犯。李如松的北军杀良冒功,引发南北军矛盾。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宋应昌抵达朝鲜。二十七日,明军在碧蹄馆轻敌战败,李如松大兵退守开城。此时明军乏粮,死伤又多,士气十分消沉。随著明军失利,战争进入和谈阶段。是年三月初,小西行长移书沈惟敬,再次“恳求封贡东归”,宋应昌起用沈惟敬,命其前往日营交涉,催促日军撤退,并送还王子。兵部尚书石星极力用封贡促使日军撤退,得到内阁辅臣赵志皋的支持。朝鲜君臣明确向明朝政府提出拒绝和谈的要求。宋应昌鉴于军队疲困又无战功,也乐于推掉责任。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中日双方就和谈达成协议后,日军开始南撤。宋应昌建议留兵防守,反对兵部尚书石星全面撤兵,遂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引疾归。同年十二月,正式卸任,由蓟辽总督顾养谦代理御倭事务。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科道拾遗,冠带闲住。晚年隐居西湖孤山。三十四年(1606年)卒,年七十一。著有《道器图说》、《心径茅锄》、《窥测陈筌》、《经略复国要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