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胡祥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安定临泾人,字元吉。胡国珍子。胡太后弟。初国珍无子,养侄僧洗为子。后继娶赵平君,生祥。袭封。按制,世袭应减邑降级。唯祥以太后弟,得全封。后历官殿中尚书,侍中,改封东平郡公。
释法祥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名僧传抄
精进有志节。以元嘉九年。立弥勒精舍(云云)。
李祥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赵郡人,字元善。李孝伯兄。太武帝时举贤良,除中书博士。太武帝南征,祥为尚书韩元兴军司,略地至于陈、汝,迁降民七千余户于兖、豫之南,置淮阳郡,祥为太守。文成帝时,累拜中书侍郎。
刘祥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东莞莒人,字显徵。少好文学,性刚疏,轻言肆行,不避高下。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祥从侧过,曰:“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渊曰:“寒士不逊。”祥曰:“不能杀袁、刘,安得免寒士?”齐高帝建元中为正员郎。武帝永明初,撰《宋书》,讥斥禅代。又著《连珠》十五首寄怀。乃免官徙广州。不得意,终日纵酒。卒年三十九。
全齐文·卷十八
祥字显征,东莞莒人,宋吴郡太守式之孙。仕宋为巴陵王征西参军,历骠骑、中军二府,高帝太尉东阁祭酒、骠骑主簿。齐受禅,为冠军征虏功曹,除正员郎,永明初迁长沙王镇军、咨议参军,历鄱阳王征虏、豫章王大司马咨议、临川王骠骑从事中郎,以连珠忤旨徙广州,卒。有集十卷。
辛祥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18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万福,辛绍先孙。举秀才,由司空行参军迁主簿。后除郢州龙骧府长史,带义阳太守。宣武帝永平元年,豫州彭城人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据城南附,梁武帝遣众来援。郢、豫二州各地守将多降梁,唯祥坚城独守。后又智破梁军,擒斩梁将,州境获全。刺史娄悦妒之,竟无赏授。改华州安定王征虏府长史,与薛和共讨灭刘龙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0—525 【介绍】: 北魏广平任人,字宗良。游肇子。历秘书郎,袭爵新泰伯。迁国子博士,领尚书郎中。孝明帝时封高邑县侯。卒谥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4—538 【介绍】: 东魏广宁人,字延敬。初从葛荣起事,荣败,祥率部先降,官广宁太守。后随高欢起兵。东魏孝静帝天平中,拜侍中,寻为行台仆射、徐州刺史。在州大有受纳,然为政不苛。与侯景等攻西魏,克颍川。
裴祥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9 【介绍】: 北周河东解人,裴侠子。少为成都令,后除长安令,为权贵所惮,迁司仓下大夫。父死,以哀毁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62 【介绍】: 北周武川人,鲜卑族。字盛乐。少有胆气,志在立功。起家奉朝请。屡从宇文泰征战,积功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除荆州刺史。周代魏,进位柱国,迁大司马。宇文护执政,祥参与废孝闵帝,诛赵贵。明帝武成初,吐谷浑攻凉州,祥与宇文贵破之。进封凉国公。
蔡徵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济阳考城人,字希祥。蔡景历子。少聪敏,博识强记。继母不慈而事之益谨。徵本名览,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乃更名徵,字希祥。初仕梁。陈宣帝太建中累迁至太子中舍人。后主重其才,迁户部尚书。陈亡入长安,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合帝意。久之,除太常丞,终于给事郎。
全隋文·卷十三
徵字希祥,初名览,济阳考城人,陈侍中中抚军景历子。梁承圣初,为南徐主簿,太学博士。陈天嘉中,迁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尚书主客郎。太建中,迁太子少傅丞,新安王府主簿,通直散骑侍郎,晋安王府功曹史,太子中舍人兼东宫领直。父忧服阕。袭封新丰县侯。授戎昭将军,镇右新安王咨议参军。至德中,迁廷尉卿。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进左民尚书,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徙中书令。祯明末,权知中领军。入隋,除太常丞。历尚书民部仪曹郎,转给事。卒年六十七。
刘祥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4—580 【介绍】: 北周沛国沛人,字休征。刘璠子。解褐梁宜丰侯主簿。入周,为齐公宇文宪府记室。侍武帝宇文邕伐齐,作平齐露布。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大将军。频宰万年、长安二县,有时誉,卒官。
僧惠祥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618 【介绍】: 隋僧。俗姓周。年十五出家,头陀乞食,默自禅诵,不与众同。终住邓州宁国寺,常讲四分及《涅槃经》。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习禅六
释惠祥。姓周。十五出家。头陀乞食。默自禅诵。不与众同。人不知其道观浅深。而高其远度。听三论闻提婆护法之功莫辞开腹之患。有心慕焉。游诸法肆。见威仪不整者。谓人曰。祥受戒后。住持此寺令入律行。年十九染患三月。救疗无徵。夜中宴坐叹曰。大丈夫本欲以身从道于末法中摧伏非法。如何此志未从为病所困。将晓有一人长丈馀。谓曰。但诵涅槃无愁不差。至旦即诵三日便瘳。当年诵通卒其所望。进具听律镜其文理。住宁国寺。常讲四分及涅槃经。所以护法维持不惜身命。诸有亏违望风整肃大业末。夏中因食。口中得舍利。不辩弃地。辄还在口。如是数四。疑是真身。砧槌不碎。遂声钟告众。白黑咸集。祥涕泣焚香愿降威力。须臾放五色光。异香遍郭众睹希有。屠猎改业乃使市无肉肆。因与四众起浮图。九级高百馀尺。今见在。然其所食日止一餐。不问多少顿受不益。体貌肥白。可长八尺有馀。行路不识莫不怪仰。刺史李升明至寺。怪异谓群官曰。此道人肤容若此。日可应啖一羊。语讫觉手足不随。乘马失御。诸官以实告之。便悔谢还复。大使权茂行至邓州。又怪。升明曰。此大德非凡。具说往缘。茂不信。请将七日试以粗食。而肤色更悦。茂愧伏悔先不信之罪。将终手执经胡跪谓弟子曰。吾今逝矣。汝好住持无令绝灭。又感异香盈郭。以大业末年八月卒。春秋七十。气命虽绝而胡跪执经如初。远近奔赴。见其卓然无不叹讶。
神僧传·卷第五
释惠祥。姓周氏。十五出家。头陀乞食。默自禅诵不与众同。年十九染患三月救疗无徵。夜中宴坐叹曰。大丈夫本欲以身从道于末法中摧伏非法。如何此志未从为病所困。将晓有一人长丈馀谓曰。但诵涅槃无愁不差。至旦即诵三日便瘳。大业末夏中因食口中得舍利。不辨弃地。辄还在口。如是数四。疑是真身砧槌不碎。遂声钟告众。白黑咸集。祥涕泣焚香愿降威力。须臾放五色光异香遍郭。众睹希有。体貌肥白可长八尺有馀。行路不识莫不怪仰。刺史李升明至寺怪异。谓群官曰。此道人肤容若此。日可应啖一羊。语讫觉手足不随乘马失御。诸官以实告之。便悔谢还。复大使权茂行至邓州。又怪升明曰。此大德非凡具说往缘。茂不信。请将七日试以粗食。而肤色更悦。茂愧伏悔先不信之罪。将终手执经胡跪谓弟子曰。吾今逝矣。汝好住持无令绝灭。又感异香盈郭。以大业末年八月卒。春秋七十。气命虽绝而胡跪执经如初。远近奔赴见其卓然无不叹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623 【介绍】: 隋唐时僧。其先安息人,故有“胡吉藏”之称。祖世避仇徙南海,后迁金陵。俗姓安。幼时由父携之谒真谛,真谛为其取名吉藏。七岁从法朗出家。隋时讲法于会稽嘉祥寺,听众常至千人,时称“嘉祥大师”。后住长安日严寺,成“三论”注疏,创三论学派。唐高祖设十大德统领众僧,吉藏在其列。有《中论疏》、《百论疏》等。
全隋文·卷三十五
吉藏,开皇中住会稽嘉祥寺。
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吉藏族姓安氏。其先安息人。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后迁金陵。七岁出家。隋开皇末诏住慧日寺。唐初敕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卒。年七十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安息国人也。祖以避仇居南海。父迁金陵。而生藏焉。时西竺真谛三藏昉至。父𢹂之以见。谛曰此儿吉祥之所聚也。遂以名。父亦出家。名道谅云。谅平生苦节寡伦。乞食听法无少怠。每持钵归。必跣足入塔。遍献佛像。然后分施。至虽涕涶便利。皆以手承。祝施众生所应食者。其笃谨之行。始终无歉。然每𢹂藏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甫七岁。遂依朗出家。而采涉日至。年十九为众覆述。精辨锋起。获誉扬邑。具戒之后。其闻转盛。陈桂阳王尤所钦礼。隋混壹。遂东游止嘉祥寺。敷畅如常。时开皇末。炀帝在蕃邸。置四道场。招徕贤彦。召居慧日寺。复于京师。置日严寺。教旨又以藏居之。昙献禅师。请开法华。七众繁拥。财施填积。既以建诸福田。且为十无尽藏。付献行檀。卒成曲池大像。伟特高显。见者翘勤。不能自已。 齐王暕邀藏私第法集。一时至者。六十馀人。仍推藏为论主。沙门僧粲自号三国论师。最先徵问。往还四十馀番。藏体貌闲暇。辞彩秀发。飞激注射。霶然有馀。四座皆动容而退。王欲更延两日。众亦莫之敢抗矣。 大业初。写法华经二千部。隋之季世。造二十五尊像。舍房供养。别置普贤像。对以坐禅。观实相理。及义旗初届京师。武皇受谒于虔化门下。藏前叙曰。惟四民涂炭。乘时拯溺。道俗仰泽穹昊。不胜庆赖。武皇大悦。劳问勤至。武德初。诏选十大德。纲维法务。而藏其一焉。俄兼住实际定水二寺。齐王元吉。愿承归戒。屈住延兴寺。至是年气渐衰。屡增病苦。诏赐良剂。中使相寻。武德六年五月卒。春秋七十有五。上览遗表哀悼。东宫已下。皆致书尉问。赠以钱帛。今上在秦邸。有尉辞不录。诏葬南山藏讲三论一百馀遍。法华三百馀遍。大品智度华严维摩各数十遍。并著疏。盛行于世。临终制死不怖论。文多不录。弟子慧远嗣。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义解篇七
释吉藏。俗姓安。本安息人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广之间。后迁金陵而生藏焉。年在孩童。父引之见于真谛。仍乞詺之。谛问其所怀。可为吉藏。因遂名也。历世奉佛门无两事。父后出家名为道谅。精勤自拔苦节少伦。乞食听法以为常业。每日持钵将还跣足入塔遍献佛像。然后分施。方始进之。乃至涕涶便利。皆先以手承取。施应食众生。然后远弃。其笃谨之行初无中失。谅恒将藏听兴皇寺道朗法师讲。随闻领解悟若天真。年至七岁投朗出家。采涉玄猷日新幽致。凡所咨禀妙达指归。论难所标独高伦次。词吐赡逸弘裕多奇。至年十九处众覆述。精辩锋游。酬接时彦绰有馀美。进誉扬邑有光学众。具戒之后声问转高。陈桂阳王钦其风采。吐纳义旨钦味奉之。隋定百越遂东游秦望。止泊嘉祥如常敷引。禹穴成市问道千馀。志存传灯法轮相继。开皇末岁。炀帝晋蕃置四道场。国司供给。释李两部各尽搜扬。以藏名解著功。召入慧日。礼事丰华优赏伦异。王又于京师置日严寺。别教延藏往彼居之。欲使道振中原行高帝壤。既初登京辇道俗云奔。见其状则傲岸出群。听其言则钟鼓雷动。藏乃游诸名肆。薄示言踪。皆掩口杜辞鲜能其对。然京师欣尚妙重法华。乃因其利即而开剖。时有昙献禅师。禅门钲鼓。树业光明道俗陈迹。创首屈请敷演会宗七众闻风造者万计。隘溢堂宇外流四面。乃露缦广筵犹自繁拥。豪族贵游皆倾其金贝。清信道侣俱慕其芳风。藏法化不穷财施填积。随散建诸福田。用既有馀。乃充十无尽。藏委付昙献资于悲敬。逮仁寿年中。曲池大像举高百尺。缮修乃久身犹未成。仍就而居之。誓当搆立。抽舍六物并托四缘。旬日之间施物连续。即用庄严峙然高映。故藏之福力能动物心。凡有所营无非成就。隋齐王暕夙奉音猷。一见欣至而未知其神府也。乃屈临第并延论士。京辇英彦相从前后六十馀人。并已陷折前锋令名自著者。皆来总集。藏为论主。命章陈曰。以有怯之心。登无畏之座。用木讷之口。释解颐之谈。如此数百句。王顾学士傅德充曰。曾未延锋御寇。止如向述恐罕追斯踪。充曰。动言成论验之今日。王及僚友同叹称美。时沙门僧粲。自号三国论师。雄辩河倾吐言折角。最先徵问。往还四十馀番。藏对引飞激注赡滔然。兼之间施体貌词采铺发。合席变情𧹞然而退。于是芳誉更举顿爽由来。王谓未得尽言更延两日。探取义科重令竖对。皆莫之抗也。王稽首礼谢永归师傅。并䞋吉祥麈尾。及诸衣物。晚以大业初岁。写二千部法华。隋历告终。造二十五尊像。舍房安置。自处卑室。昏晓相仍竭诚礼忏。又别置普贤菩萨像。帐设如前。躬对坐禅观实相理。镇累年纪不替于兹。及大唐义举初届京师。武皇亲召释宗。谒于虔化门下。众以藏机悟有闻。乃推而叙对曰。惟四民涂炭。乘时拯溺。道俗庆赖。仰泽穹旻。武皇欣然劳问勤勤不觉影移。语久。别敕优矜。更殊恒礼。武德之初。僧过繁结置十大德。纲维法务宛从初议。居其一焉。实际定水钦仰道宗。两寺连请延而住止遂通受双愿。两以居之。齐王元吉。久揖风猷亲承师范。又屈住延兴。异供交献。藏任物而赴。不滞行。藏年气渐衰屡增疾苦。敕赐良药。中使相寻。自揣势极难瘳。悬露非久。乃遗表于帝曰。藏年高病积德薄人微。曲蒙神散寻得除愈。但风气暴增命在旦夕。悲恋之至遗表奉辞。伏愿久住世间缉宁家国。慈济四生兴隆三宝。储后诸王并具遗启累以大法。至于清旦索汤沐浴著新净衣侍者烧香令称佛号。藏加坐俨思如有喜色。斋时将及。奄然而化。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也。遗命露骸。而色逾鲜白。有敕慰赙。令于南山觅石龛安置。东宫以下诸王公等。并致书慰问。并赠钱帛。今上初为秦王偏所崇礼。乃通慰曰。诸行无常。藏法师道济三乘名高十地。惟怀弘于般若。辩囿包于解脱。方当树德净土阐教禅林。岂意湛露晞晨业风飘世。长辞奈苑遽掩松门。兼以情切绪言见存遗旨。迹留人往弥用悽伤。乃送于南山至相寺。时属炎热坐于绳床尸不催臭加趺不散。弟子慧远树续风声。收其馀骨凿石瘗于北岩。就而裨德。初藏年位息慈英名驰誉。冠成之后荣扇逾远。貌象西梵言寔东华。含嚼珠玉变态天挺。剖断飞流殆非积学。对晤帝王。神理增其恒习。决滞疑议。听众忘其久疲。然而爱狎风流不拘检约。贞素之识或所讥焉。加又纵达论宗颇怀简略。御众之德非其所长。在昔陈隋废兴。江阴凌乱。道俗波迸。各弃城邑乃率其所属往诸寺中。但是文疏并皆收聚。置于三间堂内。及平定后方洮简之。故目学之长勿过于藏。注引宏广咸由此焉。讲三论一百馀遍。法华三百馀遍。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并著玄疏盛流于世。及将终日。制死不怖论。落笔而卒。词云。略举十门以为自慰。夫含齿戴发。无不爱生而畏死者。不体之故也。夫死由生来。宜畏于生。吾若不生何由有死。见其初生即知终死。宜应泣生不应怖死。文多不载。慧远依承侍奉俊悟当时。敷传法化光嗣馀景。末投迹于蓝田之悟真寺。时讲京邑亟动众心。人世即目故不广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朔方人,祖居建康表氏,字世休。史宁子。初仕北周为太子车右中士。入隋领交州事,有惠政。伐陈拔江州。从晋王杨广破突厥于灵武,有功,累迁至右卫将军。炀帝即位,进位上大将军。后拜燕郡太守,为高开道所围,城陷,开道礼敬之。会开道与罗艺通和,送祥至涿郡,道卒。
全隋文·卷二十六
祥字世休,朔方人。仕周,为太子车右中士,袭父宁爵武遂县公。隋受禅,拜仪同,领交州事,进封阳城郡公。转骠骑将军,进位上开府,蕲州总管。徵拜左翊卫将军,迁右卫将军。炀帝即位,进位上大将军,转太仆卿。迁鸿胪卿,进左光禄大夫、左骁卫将军。从征辽东失利,除名为民。寻拜燕郡太守,为高开道所获,送于罗艺,道卒。
释法祥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同州人。童稚出家。冠年登具。逮周废教。即于禄以自活。而诵礼不辍。僚佐嘉。其诚其使长将上名台省。显擢之。固辞。隋兴。重剃染。住大兴国寺。性高爽。不事幽蔽。所居房。悉使洞开前后门。坐卧一床。当风而处。寒暑不易。馀三十年。道俗问讯。非俟其诵经终卷。不敢。辄尔虽问。亦不加答。尝染伤寒。或劝之药疗。弗受。又患痢。劝者如之。乃曰痢者水也。我能治之。便啖乾饭。武德七年。久病起坐。微有声曰。佛像佛像。侍者回视之。则见西壁尊仪。光明宛具。又闻香乐。少时卒。葬城东隅。
续高僧传·卷第十三 义解篇九
释法祥。同州人。童稚出家。清贫寡欲。周勤访道。栖止无定。冠具已后遵奉宪章。刻意鞭后潜心玄赜。二教周废便从俗吏。而抱德怀经礼诵无辍。僚佐班列同共嘉尚。将欲进位贡入台府。而正性慕道不思荣问。乃恣其习业沾员而已。随兴法现即预出家。住大兴国寺。志操俊爽言必简衷。立身凝肃不居幽屏。常处大房开通前后。三十馀年当风而住。虚廓其虑门未曾掩。坐卧一床读经为业。道俗问讯者。自非读尽。复卷中无涉言。故知其客节卷未收者。咸私觌已后而奉对。祥潜思玄籍博综多持。开蒙引喻言不加饰。因染伤寒。有劝药疗者。皆无所受。但苦邀心随务量拟。或患痢病。有加药者。乃曰痢者水也。不进自除。便啖乾饭。数日便差。其执节坚固率皆类此。兼又持信标仪不交华薄。申令众范出言归敬。故众有诸罚。祥必先致其词。闻过伏引更不怨及。其德耀人神为若此矣。以武德七年。沈痾累月素气绵弱。侍者参立。乃微言佛像佛像。声既沈隐。初闻未了后思乃悟。回顾看之。瞥见尊仪峙然西壁。光相宛具须臾渐隐。又闻香乐竞至。愔郁盈房。道俗惊嗟。又见一群白鹤从西方。来绕房三匝翔传还复来处而去。于后少时而卒。乃葬于城之东隅。倾邑充衢幢盖绵亘。哀恸之声流闻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