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5,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大白光神
大吉义神咒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大神力
大神咒
大灌顶神咒经
大权神王经偈颂
土地神
天神
天神地祇
天部善神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佛类词典(续上)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大白光神
大吉义神咒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大神力
大神咒
大灌顶神咒经
大权神王经偈颂
土地神
天神
天神地祇
天部善神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智通译。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同本。
(经名)一卷,唐智通译。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同本。
大白光神
【佛学大辞典】
(天名)山城名胜志九曰:「大白光神,梵云郁多罗迦神,天竺雪山神也。有禅法拥护之誓,故劝请之,即十二神之随一也。」
(天名)山城名胜志九曰:「大白光神,梵云郁多罗迦神,天竺雪山神也。有禅法拥护之誓,故劝请之,即十二神之随一也。」
大吉义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元魏昙曜译。帝释与阿修罗战而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
(经名)二卷,元魏昙曜译。帝释与阿修罗战而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参见:大日经)。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證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證说法,加持说法之大论,遂分古义新义之两派。(参见:法身)。玆将本经各家之著述列之如下。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毗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卷(辽觉苑撰),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唐不可思议撰)。
(经名)大日经之具题。经文六卷,供养次第一卷,共七卷,唐善无畏译。真言三部经之一。胎藏界密部之本经也。(参见:大日经)。谓大日如来自成佛以不思议之加持力说内證法之经典也。离神力之加持。不能说。不能听。就此真言一宗有自證说法,加持说法之大论,遂分古义新义之两派。(参见:法身)。玆将本经各家之著述列之如下。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唐一行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十四卷(唐一行述记),大毗虑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义释演密钞十卷(辽觉苑撰),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二卷(唐不可思议撰)。
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术语)佛之真身也。其释名性相二宗各异其义。相宗据唯识论谓法身有总相法身与别相法身二种,总相法身者,兼理智二法,与金光明之如如及如如智,谓为法身之义同,是以所證之真如与能照之真觉为法身也。以三身言之,则自性身与自受用报身之二身合见。依此义释之,则法身为理智显现,有为(智)无为(理)一切功德法体性之所依,故名法身。又成就庄严一切之功德法,故言法身。唯识论十曰:「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中略)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为法身,二转依果皆摄此故。」别相法身者,即三身中之自性身,唯为清净法界之真如也。此真如为佛之自性,故名自性身,又此真如具真常之功德(是无为也),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故亦名法身。惟不得言成就庄严功德法,故名为法身,何则?以此法唯为理之法身,不含摄有为之功德(即智法身)也。唯识论十曰:「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论七曰:「力无畏等诸功德法所依止,故亦名法身。」述记十末曰:「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中略)功德法依名法身。」唯识枢要上本曰:「出缠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义林章七本曰:「成唯识说,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庄严论等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赞佛论说,佛自性身无生灭故。」若依性宗之义,则真如之理性,有真实觉知之相,理智不二,与真如之无为同,真智亦无为也。又性相不二故,真如即法性,则真智亦法性也。此理智不二法性之隐,谓之如来藏,积始觉之功,显其法性,谓之法身。即言以法性成身,故名法身。或言以法性显现之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法成就庄严之身,故名法身。胜鬘经曰:「世尊!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思议佛法成就。说如来法身,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同宝窟下末曰:「法身者,即是实相真如法也。此实相正法隐,名如来藏。此实相法显,故名身。唯是一实相法,约隐显不同,故有藏之与身。又法者,谓诸功德法,法之所依名身。故摄论云:与功德法相应,名法身。」嘉祥法华疏四曰:「以正法为身,故曰法身。」起信论曰:「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中略)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同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维摩经慧远疏曰:「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大乘义章十八曰:「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梵Dharmaka%ya。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三身之一,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
【佛学次第统编】
大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此又有二: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三变化身。义见后章,兹不复及。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也。
【三藏法数】
谓始从初住,显出法性之理,乃至妙觉极果,理聚方圆,是名法身。(初住者,即十住位中初之一住也。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不可思议,故名妙觉。理聚方圆者,妙觉所證,法性之理方始圆满也。)
【三藏法数】
谓如来法性真常,湛然清净,周遍法界。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是名法身。
【三藏法数】
法身者,谓所證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无漏者,谓惑业净尽,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以七段之即真言,说念诵大日经之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以七段之即真言,说念诵大日经之法。
大神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力用之不可思议者。神者不测之义。法华经曰:「有大神力,及智慧力。」
(术语)力用之不可思议者。神者不测之义。法华经曰:「有大神力,及智慧力。」
大神咒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大神力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经名)具大神力之陀罗尼也。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大灌顶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灌顶经之异名。
(经名)灌顶经之异名。
大权神王经偈颂
【佛学大辞典】
(经名)密迹力大权神王经偈颂之略名。
(经名)密迹力大权神王经偈颂之略名。
土地神
【佛学大辞典】
(神名)守护境界之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本此。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通俗编曰:「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惟茔旁所祀称后土。」邱浚家礼仪节曰:「温公书仪本开元礼,家礼本书仪。其丧礼,开茔域及窆与墓祭,俱祀后土。后土之称,对皇天也。士庶家有似乎僣,文公集有祀土地文,今拟改后土氏亦为土地之神。」【又】太平御览引裴元新言曰:「俗间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动。今元有五岁女孙卒病,诣市卜,云犯土。乃即依方治之,病率愈,然后知天下果有土神矣。」齐民要术曰:「载祝曲文曰:东方青帝土公,南方赤帝土公,西方白帝土公,北方黑帝土公,中央黄帝土公。主人某甲,谨相祈请云云。今祝土者所举土神名号,尤繁夥焉。」
(神名)守护境界之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俗称里社之神曰土地,本此。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通俗编曰:「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惟茔旁所祀称后土。」邱浚家礼仪节曰:「温公书仪本开元礼,家礼本书仪。其丧礼,开茔域及窆与墓祭,俱祀后土。后土之称,对皇天也。士庶家有似乎僣,文公集有祀土地文,今拟改后土氏亦为土地之神。」【又】太平御览引裴元新言曰:「俗间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动。今元有五岁女孙卒病,诣市卜,云犯土。乃即依方治之,病率愈,然后知天下果有土神矣。」齐民要术曰:「载祝曲文曰:东方青帝土公,南方赤帝土公,西方白帝土公,北方黑帝土公,中央黄帝土公。主人某甲,谨相祈请云云。今祝土者所举土神名号,尤繁夥焉。」
天神
【佛学大辞典】
(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a%,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天名)梵语曰泥缚多Devara%,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无量寿经下曰:「如是众恶,天神记识。」
天神地祇
【佛学大辞典】
(术语)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众之属隶也。又时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祇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祇。」
(术语)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众之属隶也。又时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祇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祇。」
天部善神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梵天,帝释,四天大王,守护佛法之天界善神也。
(术语)谓梵天,帝释,四天大王,守护佛法之天界善神也。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经名)佛说五千五百佛名咒除障灭罪经之略名。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
(经名)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