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色思温(色思温)  拼音:sè sī wēn
待人接物时要省思态度神色是否和悦温雅。《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漢語大詞典》:窥谏(窺諫,闚諫)
谓观察君主神色相机进谏。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窥諫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郤,悦则復前。以礼进退,此礼之性也。”
闚諫:察看时机进谏。初学记卷十八引 汉 班固 《白虎通》:“闚諫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而復前,以礼进退。”
《漢語大詞典》:羸色
疲惫的神色。新唐书·朱克融传:“羸色败服,饥寒无所貣丐。”
分類:疲惫神色
《漢語大詞典》:像儿(像兒)
(1).容貌姿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儿风流,青春年少;内性儿聪明,冠世才学。”
(2).指流露某种思想或情况的神色、表情。如:他惴惴不安地回到家中,但在家人跟前,他丝毫没有透出像儿,照常作他的买卖。
《漢語大詞典》:色听(色聽)
谓根据陈诉人的神色,判断其言辞真伪。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郑玄 注:“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
《漢語大詞典》:耸色(聳色)
谓因震动或感到惊异而改变神色。耸,通“ 悚 ”。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序:“驃骑公以剑卒十万,御 荆 人於外郊,铁马烦而人耸色,綵旄耀而士衔威。” 明 高攀龙 《华无枝荷蓧言序》:“花发时,耸色夺目,浓香沁骨,乍见而骇,不谓天壤间有此奇,盖世无其儷矣。”
《漢語大詞典》:专颙(專顒)
犹攒蚖。神色失措貌。
分類:神色失措
《漢語大詞典》:正容亢色
谓神色严肃。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 上海 的外国小姐”才对呀!’ 赵夫人 正容亢色地说。”
分類:神色严肃
《國語辭典》:望诊(望診)  拼音:wàng zhěn
观察病者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以判断病情的诊断方法。
《國語辭典》:五色无主(五色無主)  拼音:wǔ sè wú zhǔ
色,神色。五色无主指脸上神色失去控制。比喻非常惊慌恐惧。《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总叙道德篇》:「臣见其君,五色无主,疾趋力拜,翕肩促肘,稽首膝行,以严其上者,为不相亲也。」
分類:神色不定
《漢語大詞典》:武色
谓凶猛的神色。吕氏春秋·精谕:“夫祈福於三涂,而受礼於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殆有他事,愿公备之也。”
分類:凶猛神色
《國語辭典》:睟面盎背  拼音:suì miàn àng bèi
君子内在的道德的光彩,自然流露在面上与背部。语本《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后用以形容有道德修养者的仪态。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研穷义理之精微,辩析古今之同异,原心于秒忽,较礼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正,睟面盎背,则亮于诸儒诚有愧焉。」
《漢語大詞典》:酸眉苦脸(酸眉苦臉)
形容又嫉妒又苦恼的神色。 梁斌 《红旗谱》十六:“他摇了摇头,酸眉苦脸地指了指小窝铺,抿着嘴笑着窜走了。”
《漢語大詞典》:眼气(眼氣)
(1).眼睛的神色。如:他的一副眼气很正派。
(2).方言。谓看见美好的事物极为羡慕并想得到。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你别眼气,这是爱人给织的呢。” 刘真 《春大姐》:“叫那些外人们眼气吧,咱社里什么宝贝都有。”
《国语辞典》:凛然难犯(凛然难犯)  拼音:lǐn rán nán fàn
神色严肃而不可侵犯的样子。如:「他总是高高在上,凛然难犯,叫人敬而远之。」《三侠五义》第六回:「又见包公如对君父一般,秉正端坐,凝神养性,二目不往四下观瞧,另有一番凛然难犯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