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王晫(字 至华 名 旼 晫 平凉公 庙号 神宗 靖孝 )
夏神宗( 李遵顼 庙号 神宗 英文皇帝、英文帝、夏英文帝 齐王 )
明神宗(庙号 神宗、神考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明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 朱翊钧 )
其它辞典
赵顼(庙号 神宗、神祖、神考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帝、宋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帝 别称 宋神宗 颍王、淮阳郡王 顼 名 仲针 )王晫(字 至华 名 旼 晫 平凉公 庙号 神宗 靖孝 )
夏神宗( 李遵顼 庙号 神宗 英文皇帝、英文帝、夏英文帝 齐王 )
明神宗(庙号 神宗、神考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明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帝 朱翊钧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085 【介绍】: 即宋神宗。英宗长子。英宗即位,封颍王。治平三年,立为太子。四年,即位。熙宁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后命王韶、章惇开边,设熙河路,拓梅山地区。元丰时,改革官制。屡遣将进攻西夏,灵州、永乐城之战,皆大败,遂采守势。在位十九年。全宋诗
宋神宗(一○四八~一○八五),名顼,英宗长子。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封淮阳郡王。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进封颍王。三年,立为皇太子。熙宁元年(一○六八)即位。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以图富国强兵。但在变法中动摇不定,终败。四至六年,命王韶开拓熙、洮等五州,设熙河路,史称熙河开边。五年,章惇开拓梅山地区,史称梅山之役。八年,与辽重划河东边界,弃地数百里。元丰三年(一○八○)至五年,进行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屡遣将进攻西夏,灵州、永乐城之役,皆败。八年,卒,年三十八,葬于永裕陵。庙号神宗,纪元二:熙宁、元丰。事见《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本纪》。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二四三七
宋神宗赵顼(一○四八——一○八五),英宗长子。庆历八年生,初名仲针,嘉祐八年封淮阳郡王,改今名。治平元年六月进封颍王。三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帝位。遂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熙宁二年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以革弊图新,于是有熙、丰新法。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诸法既立,又整饬吏治,以助新法施行。四至六年,令王韶开拓熙、洮五州,设熙河路;五年,以章惇开拓梅山地区;八年,重划河东边界,弃地数百里于辽。元丰三年至五年,又改革官制,制定寄禄格,改正官名,遂使官称与实职相符;又改革铨选制度,颁三省、枢密、六曹条制。后欲取灵夏、灭西羌,遂有灵州与永乐城之败。元丰八年三月卒,年三十八。在位十九年,年号二:熙宁、元丰。据《玉海》卷二八,有御集二百卷,以文辞、政事、边防三门为目。事迹见《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纪》。
人物简介
简介
王晫(1144年—1204年),高丽王朝第20任君主(1197年—1204年在位)。字至华,初名旼,即位后改名晫。他是高丽仁宗幼子,高丽毅宗、高丽明宗之弟,封平凉公。1197年被权臣崔忠献扶植上位,在位七年间也是崔忠献的傀儡。死后庙号神宗,谥号靖孝,葬于阳陵。虽然王位继承在其子高丽熙宗后转回明宗一系,但他的七世孙王瑶则成为高丽亡国之君——恭让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2—1226 【介绍】: 即李遵顼。西夏皇帝。桓宗天庆十年进士第。袭封齐王。襄宗皇建二年,废襄宗自立。在位时求为蒙古附庸不可得。遣使赴宋,欲与共图金人,亦无所获。光定十三年,传位于子李德旺。在位十三年。卒谥英文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20 【介绍】: 即朱翊钧。明朝皇帝。穆宗子。隆庆六年,穆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万历。初年,张居正以司礼监冯保为内助,排高拱而为首辅,以天下为己任,整顿武备,清丈田亩,实行一条鞭法,国势颇振。而神宗年少,颇以“大伴”(冯保)、“张先生”之约束为苦。万历十年十二月,张居正死未半年,即黜逐冯保。次年,追夺张居正官爵。此后,申时行当国,遇事迁就。言官对奏,空有抗直之声,其实徒争意气。万历中期,帝不临朝,不批答章疏,不补缺官,政事荒怠日甚。自二十四年起,遣宦官赴各地征税开矿,借此勒索。十余年间,民变迭起。帝宠郑贵妃,爱其所生福王朱常洵,以皇太后及群臣故,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而夺嫡之疑时起。四十二年,福王赴洛阳就国,所给大量庄田,皆夺之民间,海内骚然。朝臣门户之见日深。其时后金(清)勃兴,辽东形势紧张。四十七年,杨镐四路之师覆败。军费匮乏,遂以辽饷为名,增赋三次。民穷财尽,内外交困,明之灭亡,征兆已见。死于四十八年七月,距甲申之变,不满二十四年。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神宗讳翊钧,穆宗长子,建元万历。在位四十八年崩,葬定陵。有集一卷。 (《野获编》:今上以冲圣禦宇,张江陵相公进《帝监图说》以劝讲,内列「圣哲芳规」、「任愚覆辙」二项,以寓劲戒。自是益勤史学,更命进讲《贞观政要》。至十六年,阁臣进太祖御劄在内阁者,凡七十馀通。上命留内恭藏,因索累朝实录进览,阁臣对以实录成时,史臣俱会同焚稿于芭蕉园,人间并无底稿,惟皇祖世宗特建皇史宬以藏列圣实录宝训,但册样稍广,宜减为书册,庶便展阅,容令中书官誊进,陆续上呈。上允之。由是金匮石室之藏,俱登乙览矣。 于慎行《谷城山房集》:上初即位,好为大书,内使环立求书者,常数十纸;而外廷臣僚得受赐者,惟内阁讲臣而已。字画遒劲,鸾回凤舞。时圣龄十馀岁矣。丙子,张公位及慎行补入讲幄,上顾相君曰:「新讲官二人尚未赐与大字。」内使已濡墨俟,上遂大书二幅,赐位及慎行。字画比赐诸公者稍大,庄劲胜前。时御龄已十五矣。 《续玉笥诗谈》:司礼张维,蓟人也,少侍今上春宫。为予言上初学诗,咏新月云:「天边一轮月,其形光皎洁。可比圣人心,乾坤多照彻。」帝王气象,宛然二十字中。 钱谦益《列朝诗集》:上天藻飞翔,留心翰墨,每携大令《鸭头丸帖》、虞世南临《乐论》、米芾《文赋》以自随。《劝学诗》一章,御书赐太监孙隆刻石吴中者也。内府藏颜鲁公书《孝经》,命江陵相装潢题识,珠囊绨几,未尝一日去左右。丧乱之后,朝士以百钱买得之。鲁公法书精楷,俨如《麻姑仙坛》,每章有吴道子画,精彩映发,手若未触。天球琬琰,零落人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