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点铁成金(點鐵成金)  拼音:diǎn tiě chéng jīn
1.用手指或灵丹,将铁块点化成黄金。《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杭州龙华寺真觉大师》:「还丹一粒,点铁成金。」
2.比喻善于运用文字,能演化出新的意境,或化腐朽为神奇。宋。黄庭坚 答洪驹父书三首之三:「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漢語大詞典》:点石术(點石術)
指化腐朽为神奇的办法和本领。 清 李调元 《复偕周松岑游吉氏园分韵得吉字》:“不如随 赤松 ,一问点石术。飞昇固不知,地仙尚可必。”
《漢語大詞典》:出圣入神(出聖入神)
谓神奇高妙。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下》:“中问六语最喫紧,正是出圣入神真口诀,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至於 竇氏 《璇璣》,以八寸之锦,八百餘言,纵横反覆,皆成文章,夺真宰之祕,洩造化之工,可谓出圣入神,亙古一人而已。”
分類:神奇高妙
《漢語大詞典》:触手生春(觸手生春)
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 杜 韩 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
《漢語大詞典》:驱石神鞭(驅石神鞭)
指造桥的神奇技艺。 明 高启 《垂虹桥》诗:“行人脚底响波涛,驱石神鞭是孰操?”参见“ 驱石 ”。
《漢語大詞典》:驱石(驅石)
指神助 秦始皇 驱石造桥的典故。典出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山观造竹桥》诗:“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东海。” 元 郝经 《秋兴》诗之三:“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 秦 人已断鞭。”
《漢語大詞典》:神区鬼奥(神區鬼奥)
指神奇深幽的地方。 明 归有光 《书斋铭》:“夫莽苍之际,小丘卷石,古树数株,花落水流,令人神思爽然,况天閟地藏,神区鬼奥邪!”
《漢語大詞典》:神谟庙算(神謨廟筭)
指神奇的谋略和计划。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第四问》:“而圣人独稟全智,功高万古,神謨庙筭,有非他人所能赞其万一者。”亦作“ 神謨远算 ”。 康有为 《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臣闻一姓之霸有天下者,刻籀其鐘鼎,摩訶其灵庙,徘徊其册府,皆有神謨远算,深计长虑,以为子孙万世之业。”
《國語辭典》:神出鬼没(神出鬼沒)  拼音:shén chū guǐ mò
语本《淮南子。兵略》:「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形容行动快速,变化莫测。《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孔明真有神出鬼没之计:吾不能及也!」《红楼梦》第九七回:「本来原有昏愦的病,加以今夜神出鬼没,更叫他不得主意。」也作「神出鬼入」。
《國語辭典》:神乎其神  拼音:shén hū qí shén
极为神奇高妙、不可思议。《镜花缘》第九二回:「师母这双慧眼,真是神乎其神,此珠果是大蚌腹中之物。」
《國語辭典》:神工鬼力  拼音:shén gōng guǐ lì
形容如鬼神般不可思议的力量。《英烈传》第四二回:「一路之间,提起朱亮祖三字,便胆战心寒说:『纵有神工鬼力,那有这等奇异。』」
《漢語大詞典》:神枢鬼藏(神樞鬼藏)
谓神奇奥妙的兵书。 林纾 《〈百大家评选韩文菁华录〉序》:“且因事设权,每製一文,必创一格,近断而远续,伏于无心,而应于弗觉,变化微渺,若神枢鬼藏焉。”亦省作“ 神枢 ”。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检校右散骑常侍 深州 刺史 牛元翼 ,挺生 河 朔之间,迥钟海岳之秀。幼为儿戏,营垒已成;长学神枢,风云暗晓。”
《漢語大詞典》:灵眇(靈眇)
神奇精妙。 康有为 《〈味梨集〉序》:“吾尝游词之世界,幽嫮灵眇,水云曲曲,灯火重重。”
分類:神奇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