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灵峰
瑶坛
紫清
紫皇
碧霞
紫庭
仙方
仙药
纯阳
灵州
求神
丹房
玄文
赤松子
卢生
《漢語大詞典》:灵峰(靈峯)
(1).神仙或修道者居处的山峰。 唐 孟郊 《寻裴处士》诗:“寒草不藏径,灵峯知有人。”云笈七籤卷一○四:“﹝真人﹞遂隐遁 华山 ,盘桓灵峯,逍遥幽岫,静念神仙。” 明 屠隆 《昙花记·仙伯降凡》:“灵峯高嵯峨,贝闕中天起。”
(2).指神话中的仙山。 明 高启 《海石为张记室赋》诗:“ 媧皇 去后几桑田,鰲背灵峯一拳小。”
(3).山名。在 广东省 治西北。 宋 苏轼 《题灵峰寺壁》诗:“ 灵峯山 上 宝陀寺 ,白髮 东坡 又到来。” 王文诰 辑注引 查慎行 曰:“《广州志》:‘ 灵峰山 ,一名 灵洲山 ,在城西六十五里, 鬱水 出其下。《唐志》谓 南海 名山 灵洲 ,名川 鬱水 ,以此。其上有 宝陀院 、 妙高臺 ,以院中有 宝陀佛 ,故名焉。’”
(4).山名。在 浙江省 乐清县 雁荡山 。山下有 灵峰寺 。 宋 王十朋 《度雁山》诗:“ 灵峯 观石室,杖屨穿巑岏。”
(5).山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边。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请把我运到你 西湖 边上,或者是葬在 灵峰 ,或者是 放鹤亭 旁。”
(6).山名。在 福建省 崇安县 武夷 九曲尽处。 宋 朱熹 《过武夷作》诗:“弄舟缘碧涧,栖集 灵峯 阿。”
《漢語大詞典》:瑶坛(瑶壇)
(1).用美玉砌成的高台,多指神仙的居处。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2).对祭坛的美称。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岂止 河 庭贝闕,俯瞰 冯夷 之都; 洛水 瑶坛,旁临 虙妃 之馆。”《宋史·乐志七》:“天锡多祉,皇受五福。言瞻瑶坛,迄奉瑄玉。”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玄端佩衝牙,陟降瑶坛静。”
(3).玉石台阶。文选·张协〈七命〉:“遡惠风於蘅薄,眷椒涂於瑶坛。” 张铣 注:“坛,犹阶也。”一说为玉堂。见 李善 注。
《漢語大詞典》:紫清
(1).指天上。谓神仙居所。 唐 李白 《春日行》:“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明 张居正 《应制白鹤吟》之五:“昔随 子晋 登 緱岭 ,今奉仙皇侍紫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驂鸞向紫清。”
(2).指翰林院。以翰林乃清贵之职,故称。 宋 黄庭坚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次韵》之一:“ 赤壁 归来入紫清,堂堂心在鬢彫零。”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诸公以英才骏足絶世之学,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漢語大詞典》:紫皇
道教传说中最高的神仙。太平御览卷六五九引《秘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 太皇 、 紫皇 、 玉皇 。”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载玉女,过 紫皇 , 紫皇 乃赐白兔所擣之药方。”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四》:“ 紫皇 一夕下纶旨,细祓丹铅勘文字。”
分類:道教神仙
《漢語大詞典》:碧霞
(1).青色的云霞。多用以指隐士或神仙所居之处。 唐 李白 《题元丹丘山居》诗:“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三:“方士飞轩住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 宋 谢翱 《孤山》诗:“晚风吹袂过船去,看鹤上天衝碧霞。”
(2).见“ 碧霞元君祠 ”。
《漢語大詞典》:碧霞元君祠
道观名。在今 山东省 泰安市 泰山 极顶南面。始建于 宋 大中祥符 (公元1008-1016年)间。 清 姚鼐 《登泰山记》:“亭西有 岱祠 ,又有 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 碧霞元君祠 东。”亦省作“ 碧霞祠 ”、“ 碧霞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泰山秦篆十字残石》:“ 秦 李斯 篆书,在 泰山 顶 玉女池 上…… 明 嘉靖 间,移於 碧霞祠 东廡。” 郭沫若 《访泰山杂咏·万松亭遇雨》:“磴道千寻尽, 碧霞 铁瓦红。”
《漢語大詞典》:紫庭
(1).帝王宫庭。《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 晋 左思 《悼离赠妹》诗之二:“以兰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内充紫庭。” 唐 白居易 《骠国乐》诗:“ 德宗 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为尔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今陛下已御正殿,臣谓何惜紫庭数步之地,使之稽首拜伏,瞻仰清光。”
(2).神仙所住宫阙。 三国 魏 嵇康 《代秋胡歌诗》:“受道 王母 ,遂升紫庭。”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溶溶紫庭步,渺渺 瀛臺 路。”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仙之来兮 峨眉 扃,曳素衣兮游紫庭。”
《國語辭典》:仙方  拼音:xiān fāng
1.旧时迷信服用后可以飞升成仙的药方。唐。白居易 不如来饮酒诗七首之五:「莫学长生去,仙方误杀君。」
2.仙人所赐的药。比喻具有神效的药。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二。玉津三道士》:「君得吾仙方,不以账恤贫乏,而贪冒无厌,禄过其分,天命折君算。」《红楼梦》第二五回:「有两个人中了邪,不知有何仙方可治?」
《國語辭典》:仙药(仙藥)  拼音:xiān yào
神话传说中仙人所制的神药仙丹,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及仙药。」
《國語辭典》:纯阳(純陽)  拼音:chún yáng
1.阳气纯一。《易经。乾卦》唐。孔颖达。正义:「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晋书。卷七二。郭璞传》:「案时在岁首纯阳之月,日在癸亥全阴之位。」
2.阴阳家以阴历四月己巳日为纯阳,百事不宜。清。允禄《协纪辨方书。卷四。义例二》:「堪舆经曰:『乾谓六爻皆阳,四月卦得,阴气已尽。故以己配巳,为纯阳也。』」
3.唐代仙人吕洞宾的号。参见「吕洞宾」条。
《漢語大詞典》:灵州(靈州)
(1).神仙所居之处。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帝问 东方朔 :‘此何人?’ 朔 曰:‘是 西王母 紫兰宫 玉女,常传使命,往来 扶桑 ,出入 灵州 ,交关 常阳 ,传言 玄都 。’”
(2).古州名。辖地约在今 宁夏回族自治区 灵武 一带。 唐 李频 《闻北虏入灵州》诗之二:“见説 灵州 战,沙中血未乾。” 前蜀 张蠙 《送卢尚书赴灵武》诗:“西北正传烽候急, 灵州 共喜信臣居。”
《漢語大詞典》:求神
(1).寻访神仙。史记·孝武本纪:“﹝ 汉武帝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2).谓向神祈祷。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词》之一:“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柯岗 《逐鹿中原》第四章四:“人们一天天地数星星盼月亮,求神许愿,实指望天老爷能够睁睁眼,多少洒下几星雨来,叫大家喝顿糊糊也是好的。”
《國語辭典》:丹房  拼音:dān fáng
1.神仙居住的地方。唐。曹唐 小游仙诗九八首之七六:「丹房玉女心慵甚,贪看投壶不肯归。」
2.道家炼丹药或修道的地方。唐。王勃游庙山赋〉:「见丹房之晚晦,忘紫洞之宵寒。」
《漢語大詞典》:玄文
(1).黑色的花纹。《楚辞·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姜亮夫 校注:“玄文,黑文也。”
(2).指 汉 扬雄 的著作《太玄》。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苗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唐 陆龟蒙 《纪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3).泛指可以传世的著作。 清 孙枝蔚 《慰雷伯吁丧幼子》诗:“玄文当付谁,无儿诚足伤。”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附记:“门人好学,预我玄文。”
(4).朝廷的诏令,或圣旨。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玄文既降,雕牒增辉。”
(5).犹天文,天象。法苑珠林卷六:“仰鉴玄文,俯躬惩劝。日月之用,其大矣哉。”
(6).犹言天书,神仙所写的文字。 明 高启 《梦游山》诗:“命与 卫叔卿 ,共读《金蕋篇》,玄文不可识,謫归一千年。”
(7).指深奥的文字。 清 龚自珍 《为龙泉寺募造藏经楼启》:“ 明 之士大夫,席承平之清暇,往往探祕典、问玄文, 支那 盛有述作。”
《國語辭典》:赤松子  拼音:chì sōng zǐ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祭祀尊奉:(1)指神农氏的雨师。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2)指帝喾的老师。《韩诗外传》卷五:「帝喾学乎赤松子。」也称为「赤诵子」、「松子」。
《漢語大詞典》:卢生(盧生)
(1). 秦 时 燕 方士。相传为 始皇 入海求神仙药不获而遁。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清 感惺 《游侠传》第二出:“ 齐 与 鲁 ,张旗鼓,大声呼,三辅 楚 。金刀在手武復武,狂潮澎湃不可沮,海处 卢生 满怀苦。”
(2).为典实“黄粱梦”中人物。 郁达夫 《不知》诗之一:“ 王粲 登楼伤此日, 卢生 逐梦悔当年。”参见“ 黄粱梦 ”。
《國語辭典》:黄粱梦(黃粱夢)  拼音:huáng liáng mèng
1.卢生在邯郸旅店遇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便取出青瓷枕,让卢生枕著睡觉,这时店主人正在蒸黄粱。当卢生从享尽荣华富贵的梦境中醒来,黄粱却尚未蒸熟。见《太平广记。卷八二。吕翁》。比喻富贵荣华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亦比喻欲望落空。《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唐咸通中应进士举,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钟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知宦途不足恋,遂求度世之术。」也作「梦觉黄粱」、「梦熟黄粱」、「黄粱一梦」、「一枕黄粱」。
2.杂剧名。元马致远撰。取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故事敷演而成。演吕洞宾感黄粱梦境,叹人世虚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