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石室 拼音:shí shì
1.宗庙中藏放祖先神主的屋室。《左传。庄公十四年》:「典司宗祏。」晋。杜预。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三》:「建石室于寝园以藏神主,至褅、祫之岁则祭之。」
2.古代藏书的地方。《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3.石洞。《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三国魏。曹植 〈苦思行〉:「郁郁西岳巅,石室青葱与天连。」
4.石造的屋室,比喻防守非常坚固。《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贺邵》:「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
5.石造的坟墓。《宋书。卷一五。礼志二》:「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2.古代藏书的地方。《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3.石洞。《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三国魏。曹植 〈苦思行〉:「郁郁西岳巅,石室青葱与天连。」
4.石造的屋室,比喻防守非常坚固。《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贺邵》:「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
5.石造的坟墓。《宋书。卷一五。礼志二》:「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國語辭典》:金台(金臺) 拼音:jīn tái
《漢語大詞典》:仙翁
(1).称男性神仙,仙人。 唐 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神异如此,人人皆道他是仙翁再世。”
(2).对道官的敬称。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与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见顾?”
(2).对道官的敬称。 明 屠隆 《綵毫记·仙翁指教》:“仙翁拜揖,念小生与仙翁素乏平生,何以见顾?”
《漢語大詞典》:紫霞
紫色云霞。道家谓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选·陆机〈前缓声歌〉》:“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 刘良 注:“众仙会毕,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明 张凤翼 《灌园记·君后自责》:“谁知道絜带咱,享荣华,似拔宅飞昇凌紫霞。”
《國語辭典》:天府 拼音:tiān fǔ
1.所得非常多。《荀子。大略》:「学问不厌,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2.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朝廷的府库。《宋书。卷九。后废帝本纪》:「天府虚散,垂三十年。」
4.天上的府第。指宫庭。清。吕碧城〈汨罗怨。翠拱屏嶂〉词:「翠拱屏嶂,红逦宫墙,犹见旧时天府。」
5.职官名。周代设置,掌管祖庙的宝藏。《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
6.星名。即元宿的四星,在室女座。《汉书。卷二六。天文志》:「东宫苍龙,房、心。……房为天府,曰天驷。」
7.经穴名。在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属手太阴肺经。
2.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战国策。秦策一》:「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朝廷的府库。《宋书。卷九。后废帝本纪》:「天府虚散,垂三十年。」
4.天上的府第。指宫庭。清。吕碧城〈汨罗怨。翠拱屏嶂〉词:「翠拱屏嶂,红逦宫墙,犹见旧时天府。」
5.职官名。周代设置,掌管祖庙的宝藏。《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
6.星名。即元宿的四星,在室女座。《汉书。卷二六。天文志》:「东宫苍龙,房、心。……房为天府,曰天驷。」
7.经穴名。在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属手太阴肺经。
《漢語大詞典》: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漢語大詞典》:羽衣
(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颜师古 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僊飞翔之意也。”按,五利将军 栾大 , 汉武帝 时方士。
(2).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行》:“閶闔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 临皋 之下。”《西游记》第二四回:“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
(3).道士的代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种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忽有羽衣诣门,延之与语。”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羽衣散尽香火絶,时有丐者僵苔阶。”
(4).指轻盈的衣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一:“ 吴 刀 楚 製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 冰心 《赞美所见》诗:“倘若是那夜我在星光中独泛,你羽衣蹁跹飞到我的舟旁。”
(5).指《霓裳羽衣曲》。 唐 吴融 《华清宫》诗之二:“一曲《羽衣》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 宋 汪元量 《唐多令·吴江中秋》词:“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羽衣》不奏人间曲,宝鼎时焚异国香。”
(2).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行》:“閶闔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 临皋 之下。”《西游记》第二四回:“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
(3).道士的代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种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忽有羽衣诣门,延之与语。”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羽衣散尽香火絶,时有丐者僵苔阶。”
(4).指轻盈的衣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一:“ 吴 刀 楚 製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 冰心 《赞美所见》诗:“倘若是那夜我在星光中独泛,你羽衣蹁跹飞到我的舟旁。”
(5).指《霓裳羽衣曲》。 唐 吴融 《华清宫》诗之二:“一曲《羽衣》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 宋 汪元量 《唐多令·吴江中秋》词:“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羽衣》不奏人间曲,宝鼎时焚异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