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事
(1).谓祭神之事。国语·鲁语下:“天子及诸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内朝。” 韦昭 注:“神事,祭祀也。”
(2).谓神仙之事。史记·封禅书:“求 蓬莱 安期生 莫能得,而海上 燕 齐 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汉书·郊祀志上:“言神事如迂诞,积以岁,迺可致。”
分類:神仙
《漢語大詞典》:世外人
(1).超脱世俗之人。 宋 苏轼 《题卢鸿一〈学士堂图〉》诗:“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録。”
(2).指僧道、神仙。 宋 陈师道 《寄参寥》诗:“惟於世外人,相从可忘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意世外人必不知八股业,乃炫其冠军之作。”
《漢語大詞典》:琼圃(瓊圃)
犹瑶圃。诗文中用以称神仙的园圃。 唐 李峤 《上清晖阁遇雪》诗:“即此神仙对琼圃,何须辙跡向瑶池。” 宋 洪迈 《夷坚支志庚·扬州茅舍女子》:“自念此身,真如腐鼠,而得造瑶林琼圃,瞻近羣玉。” 明 王洪 《北京八咏·琼岛春云》:“琼圃瑶臺接太清,凤纹龙彩照春晴。”
《國語辭典》:仙机(仙機)  拼音:xiān jī
神仙所透露的预言、暗示。《红楼梦》第九四回:「况且我听见说这块玉原有仙机,想来问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灵方(靈方)
(1).犹仙方。神仙赏赐的药饵。云笈七籤卷一○六:“顿受灵方,是将灰之质,蒙延续之年。”
(2).指有特效的药方。《花月痕》第五回:“病到膏肓,竟成噩梦。医虽 卢扁 ,难觅灵方。” 许地山 《危巢坠简·无法投递之邮件》:“自求辛螫的人除用自己的泪来调反省的药饵以外,再没有别样灵方。”
《國語辭典》:灵床(靈床)  拼音:líng chuáng
停放尸体的床铺。《后汉书。卷六五。张奂传》:「措尸灵床,幅巾而已。」《金瓶梅》第六回:「灵床子前,点一盏琉璃灯。」
《漢語大詞典》:异骨(異骨)
(1).不同凡人的骨骼。旧多谓圣君贤相或神仙的形貌品格。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东观汉记:“齿长一寸,龙颜虎口,奇毛异骨,形容极变,亦非詔书之所知也。”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面生异骨,体有奇毛。”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 沈 谢 ,异骨降 松 乔 。” 仇兆鳌 注引列仙传:“ 王君平 谓 茅盈 曰:‘子有异骨,可学仙。’”
(2).特殊的骨头。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巨骨:“ 李 司徒勉 在 汀洲 ,曾出异骨一节,上可为砚。”
《漢語大詞典》:真庭
(1).谓神仙之殿庭。 唐 李峤 《幸白鹿观应制》诗:“真庭羣帝饗,洞府百灵栖。”
(2).指真谛之所在。 前蜀 韦庄 《赠礼佛名者》诗:“何用辛勤礼佛名,我从无得到真庭,寻思 六祖 传心印,可是从来读藏经。”
《漢語大詞典》:承露盘(承露盤)
汉武帝 迷信神仙,于 建章宫 筑 神明台 ,立铜仙人舒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冀饮以延年。后 三国 魏明帝 亦于 芳林园 置承露盘。汉书·郊祀志上:“其后又作 柏梁 、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颜师古 注:“《三辅故事》云: 建章宫 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漢語大詞典》:太清宫
道教观名。“太清”相传为神仙居处,故常用作宫观名。 宋 范仲淹 《太清宫九咏序》:“ 譙 有老子庙, 唐 为 太清宫 。”
《国语辞典》:枕中书(枕中书)  拼音:zhěn zhōng shū
1.秘藏不肯轻意示人的书籍。如:「据说他的枕中书不乏绝版的古书,只可惜不能窥探究竟。」
2.书名。晋葛洪撰,一卷。记载神仙道术之事,多与陶宏景真灵位业图合。也称为「元始上真众仙记。」
《國語辭典》:八洞  拼音:bā dòng
道教认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上八洞、下八洞之分。后泛指神仙或修道者的住所。唐。王绩〈游北山赋〉:「假使游八洞之金室,坐三清之玉宫,长怀企羡,岂出樊笼?」
《漢語大詞典》:羽轮(羽輪)
以鸾鹤为驭的坐车,传为神仙所乘。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太霞鬱紫盖,景风飘羽轮。” 宋 柳永 《巫山一段云》词:“羽轮飊驾赴层城,高会尽仙卿。”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鍊金丹九转功成,降羽轮三清自召。”
《漢語大詞典》:神境
(1).神仙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前部羽葆鼓吹表》:“炎燿仙都,崇丽神境。” 唐 元稹 《酬乐天劝醉》诗:“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
(2).神妙的意境。 元 吴澄 《次韵灵兴避暑》:“夜堂月影清,剧谈神境超。”《书影》卷三引 明 万时华 《〈诗经偶笺〉序》:“夫古人之唱嘆淫佚,神境超忽,而必欲硬提其字句以为纲,强疏其支派以为断,千年风雅,几为迂拙腐陋之书,嗟乎,弊甚矣!”
《漢語大詞典》:仙使
(1).神仙的使者。艺文类聚卷三二引 南朝 陈 伏知道 《为王宽与妇义安主书》:“玉山青鸟,仙使难通。”
(2).对皇帝使者的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