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40,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祖深
许克昌(字 绍祖、上达 )
宋延祖
王光祖(字 仲显 )
刘兴祖(字 孝先 )
祖世英(字 颖仲 )
韩显祖
黄昭祖
施兴祖
安昭祖(字 光远 号 通村老子 )
杨祖职
刘光祖(字 德修 号 后溪、山堂 文节 )
欧阳光祖(字 庆嗣 )
余绍祖(字 光裔 )
其它辞典(续上)
吕祖谦(字 伯恭 世称 东莱先生 别称 东南三贤 成、忠亮 )祖深
许克昌(字 绍祖、上达 )
宋延祖
王光祖(字 仲显 )
刘兴祖(字 孝先 )
祖世英(字 颖仲 )
韩显祖
黄昭祖
施兴祖
安昭祖(字 光远 号 通村老子 )
杨祖职
刘光祖(字 德修 号 后溪、山堂 文节 )
欧阳光祖(字 庆嗣 )
余绍祖(字 光裔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全宋诗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严州教授。六年,召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年,参与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三年,召为秘书郎,兼职如前。重修《徽宗实录》成,迁著作佐郎。先是奉诏编类《皇朝文海》,六年,书成,赐名《皇朝文鉴》,除直秘阁,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八年,卒,年四十五。著有《东莱吕太史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辑有《近思录》。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吕祖谦诗,以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东莱吕太史文集》为底本。校以清胡凤丹辑《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清胡宗楙辑《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五八六七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秘书郎、著作郎。淳熙八年卒,年四十五,谥曰成。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徵博取,一时卓荦之士皆归心,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号东南三贤。著述数十种,主要传世之作有《书说》三十五卷、《左氏传说》《续说》三十二卷、《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历代制度详说》十五卷、《丽泽论说集录》十卷、《诗律武库》三十卷、《东莱吕太史文集》《别集》《外集》三十六卷等。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二年(1166)任南安军知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十五年(1145年)进士。《宋登科记考》按:知贡举何若,宋李心传《系年要录》所系官衔为左谏议大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六
王光祖,字仲显,淮宁府(今河南淮阳)人,或作睢阳人。王尧臣五世从孙。建炎末随祖王敷迁临江军(今江西清江),遂家焉。以门荫入仕,居官廉勤,有志事功。历知衡阳县、昭、潭二州。丁内艰,服除,知琼州。绍熙中除都提举两广盐法,革盐法之不便民者,公私利之。卒于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四四,隆庆《临江府志》卷一○、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安大庾人,字孝先。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春秋》授蓝廷坚。初调韶之录参。因感阳肤为士师之言,遂五仕为冷官。以通直郎致仕。全宋诗
刘兴祖,字孝先,大庾(今江西大余)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韶州录事参军。以通直郎致仕。事见清同治《大庾县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浦城人,字颖仲。第进士,授衡州教授。遵胡瑗之学,以教士子。历知南昌县,通判融州,以清白称。全宋诗
祖世英,字颖仲,浦城(今属福建)人。年十七领乡荐。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调贵池县主簿,历衡州教授。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南昌县(清道光《南昌县志》卷四),迁融州通判。事见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清光绪《浦城县志》卷二○。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四年(1168)任汀州知州。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六二
黄昭祖,乾道初知潮州。见《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六八。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五年(1169)任临江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1—1198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家居庆元府鄞县,字光远,号通村老子。好为古文,尤工诗。有《通村遗稿》。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六年(1170)任潼川府路提点刑狱公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22 【介绍】: 宋简州阳安人,寓居德清,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淳熙中召对论恢复事,谓骤进与偷安均为误国。由校书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旋出为江西提刑,改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以谏罢朱熹事,被劾去。庆元党禁间,撰《涪州学记》,被再劾夺职,谪居房州。党禁解,起知眉州,累迁知潼州府,升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有《后溪集》。后人辑有《鹤林词》。全宋诗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任剑南东川节度推官,辟为潼川提刑司检法。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为太学正,累迁右正言,出知果州。光宗即位,除军器少监,为殿中侍御史,出知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韩侂胄擅朝禁伪学,刘撰《涪州学记》,被指为谤讪,夺职,谪居房州。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有《后溪集》十卷,已佚。后人辑有《鹤林词》一卷。事见《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刘阁学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七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六三一三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北)人。乾道五年进士及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淳熙中累迁校书郎,知果州。光宗立,除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为殿中侍御史。出为潼川运判,江西、夔州提刑。宁宗即位,除侍御史,改司农少卿,进起居舍人、起居郎。为韩侂胄党所排,奉祠,后又谪居房州。久之,起知眉州,除潼川提刑、权知泸州。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升显谟阁直学士,提举宫观。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谥文节。光祖为当世名臣,赵汝愚称其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为文浑厚正大似其人,诗尤清婉。著有《后溪集》百馀卷,《岘山》、《鹤林》、《金泉》、《眉山》等集合若干卷,《诸经讲义》若干卷,惜皆佚。见真德秀《刘阁学墓志铭》(《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崇安人,字庆嗣。九岁能文。后从刘子翚、朱熹讲学。孝宗乾道八年进士。赵汝愚、张栻荐于朝,以汝愚罢相而未召用。后为江西运干。致仕卒。全宋诗
欧阳光祖,字庆嗣,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二四)。尝从刘子翚、朱熹学。熹亦曾遣三子师事之。赵汝愚、张栻荐于朝。官止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