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38,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蒋及祖
陈亨祖
释与咸(字 虚中 号 泽山叟、明祖 张 )
夏仁宗(庙号 仁宗 圣德皇帝、圣德帝、夏圣德帝、圣祖皇帝 李仁孝 )
孙祖寿
许兴祖
陈祖言
鲍祖文(字 献夫 )
董师中(字 绍祖 文定 )
孙祖善
刘祖礼
吕祖仁
释祖先( 王 字 破庵 )
吕祖谦(字 伯恭 世称 东莱先生 别称 东南三贤 成、忠亮 )
其它辞典(续上)
黄祖舜(字 继道 庄定 )蒋及祖
陈亨祖
释与咸(字 虚中 号 泽山叟、明祖 张 )
夏仁宗(庙号 仁宗 圣德皇帝、圣德帝、夏圣德帝、圣祖皇帝 李仁孝 )
孙祖寿
许兴祖
陈祖言
鲍祖文(字 献夫 )
董师中(字 绍祖 文定 )
孙祖善
刘祖礼
吕祖仁
释祖先( 王 字 破庵 )
吕祖谦(字 伯恭 世称 东莱先生 别称 东南三贤 成、忠亮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继道。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权刑部侍郎兼侍读,进《论语讲义》。兼权给事中。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其参预桧谋议,追夺之。仕至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庄定。有《易说》、《国风小雅说》、《历代史议》、《黄庄定集》等。全宋诗
黄祖舜,字继道,福清(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清乾隆《福清县志》卷九),调衢州州学教授。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召守军器监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三)。二十六年,通州泉州(同上书卷一七三)。累迁权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出知潭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八之四八),卒于官。《宋史》卷三八六有传。有《论语讲议》、《国风小雅说》等,均佚。全宋文·卷四○九○
黄祖舜(?——一一六五),字继道,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东南)人。尝从胡安国学,宣和六年进士及第。绍兴四年自衢州州学教授召除军器监丞。历屯田、吏部员外郎,累迁仓部郎中、右司郎中。二十八年,权刑部侍郎,兼侍讲。三十年,迁给事中。在后省多所建言驳正。三十一年九月,拜同知枢密院事。孝宗初即位,加通议大夫,兼权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抗章力求解机柄,乃罢同知,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又为湖南安抚使。乾道元年正月致仕,三月卒,谥庄定。著有《论语解义》十卷、《易说》、《礼记说》、《历代史议》及遗文十五卷。见《宋史》卷三八六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淳熙三山志》卷二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2 【介绍】: 宋人。淮宁大豪。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领民兵据淮宁,执金知州完颜耶鲁,以其城归,命为武翼大夫、忠州刺史,知淮宁府。次年,金兵攻城,与全家五十余人皆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与咸(?~一一六三),字虚中,别号泽山叟,俗姓张,黄岩(今属浙江)人。住上天竺,持戒修身,时称第一。然以净土为归,后迁赤城。孝宗隆兴元年圆寂。著有《菩萨戒疏》。《补续高僧传》卷三有传。全宋文·卷四二二九
与咸(?——一一六三),字虚中,号明祖,晚号泽山叟,俗姓张(张一作章),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七岁入道,九岁进具。住上竺,持戒修身,时称第一。后迁赤城,尝于法轮寺施戒。隆兴元年圆寂。著有《菩萨戒疏》。见《补续高僧传》卷三,《释氏疑年录》卷八。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与咸。字虚中。黄岩张氏子。住上竺。持戒修身。时称第一。然以净土为归。常曰。佛国。在十万亿刹外。而提封不越方寸。若克循观道则往。彼非遥也。后迁赤城。尝于法轮寺施戒。当请圣师。众睹宝光下烛。有梵僧立空表。禅宴之馀。常讽空品。至本性空寂。则入定数日。至死生无际。则大恸不已。其体法真切若此。一日万年。一禅师来访。见床上小册。记回买。尝住物一钱不遗。叹曰。我于道无愧。行不及师。郡太守入山。见池中红莲。问曰。既是白莲因。甚却开红华。师曰。山中并喜君侯至任。是无情亦改容。又指看经罗汉曰。既是无学。如何看经。师抚罗汉背。云何不祇对。其慧才辩妙。又如此。隆兴元年。圆寂。茶毗获五色舍利无算。所著有菩萨戒疏。师精于易。因名以卦。别号泽山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1193 【介绍】: 即李仁孝。西夏皇帝。李乾顺子,曹氏出。十六岁嗣位。在位时正值金与南宋对峙时期,对外依附金朝,对内修明文教。人庆三年,尊孔子为文宣帝。天盛十三年,立翰林学士院。在位五十五年。谥圣祖皇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五年(1155)任刑部郎中。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六年(1156)任校书郎。绍兴二十七年(1157)任比部郎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一三
鲍祖文,字献夫,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永嘉尉,东阳丞,知瑞安县,以忤权贵罢。起通判兴化军,累官朝请郎。与弟祖武相为师友,里中称二鲍。见万历《黄岩县志》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202 【介绍】: 金洺州人,字绍祖。熙宗皇统九年进士。调泽州军事判官。历大理卿、吏部尚书、陕西西路转运使。承安间累拜参知政事,进尚书左丞。处事精敏。尝谓宰相不当事细务,要在知人才,振纲纪。卒谥文定。中州集
师中字绍祖,邯郸人,后徙洺州。皇统九年进士。承安中,入政府,直道自立,而以通材济之。泰和初,元妃李氏方宠幸,兄喜儿为宣徽使,有杨国忠之权。一日,德州教授田庭方上书言事云:大臣持禄,近臣怙宠,此言路之所以塞也。道陵顾谓绍祖言:大臣持禄当谓公等,近臣怙宠者为谁?时喜儿侍立殿上,绍祖倒笏指之曰:莫非谓李喜儿之属否?上颔之。绍祖尝言:作宰相不难,但一心正,两眼明足矣。少日以诙谐得名,及在相位,亦未尝废谈笑,然不害其为国朝名相也。俄致政,赐第京师。后三年薨。有燕赐边部诗传于世。绍祖师王内翰彦潜,而与之同榜登科。彦潜没后,待其子恩礼殷重,不减骨肉。论者谓孙铎振之事其兄明之,张彀伯英爱其弟伯玉,举世无与为比。至于绍祖之待其师之子,则古所未有也。有漳川集传于家。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年(1160)任汀州知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2月罢。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元年(1165)官两浙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吕祖仁,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为新城县尉(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二六)。迁新昌县丞(清乾隆《新昌县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211 【介绍】: 宋僧。广安人,俗姓王,字破庵。嗣华藏,历住卧龙、荐福、灵岩、穹窿、资福等寺,后为广寿慧云寺开山住持。六坐道场,皆王公巨卿所请,时甚荣之。全宋诗
释祖先(一一三六~一二一一),号破庵,广安新明(今四川广安)人。俗姓王。幼丧父母,从罗汉院僧德祥出家。出峡依澧州德山涓禅师落发。遍参诸方,历谒沩山行、虎丘瞎堂远、净慈月堂昌、双林水庵、乌巨密庵等禅师。后归蜀,历住果之清居、梓之望川、夔门卧龙山咸平等寺。又出峡,历住常州荐福、真州灵岩、平江秀峰、临安广寿慧云、平江穹窿山福臻、湖州凤山资福等寺。宁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六。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破庵祖先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宗性撰《行状》。 祖先诗,以辑自《语录》及他著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偈赞合为一卷。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祖先字破庵。广安王氏子也。幼岁出家力参祖道。夜不安寝。一衲随身。闻密庵大弘临济之宗。遂腰包参谒。密庵知是大器深加锥拶。一日密庵上堂示众。忽有省。后密庵住灵隐。命师分座。偶有道者问曰。猢狲捉不住时奈何。师曰。用捉作什么。如风吹水自然成文。有讲楞严座主。求示。师说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时有石田法薰参师。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诘之。薰对曰。焦砖打破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师颔之。后出世为嗣法焉。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祖先,字破庵,广安王氏子也。幼岁出家,力参祖道,夜不安寝,一衲随身。闻密庵大宏临济之宗,遂往参谒,密庵深加勘发。一日,密庵上堂示众,忽有省。后密庵住灵隐,命之分座,偶有道者问曰:“猢狲捉不住奈何?”先曰:“用捉作甚么?如风吹水,自然成文。”有讲《楞严》座主求示,先说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时有石田法薰往参,先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诘之,薰对曰:焦砖打破连底冻,赤眼撞著火柴头。先颔之,后付以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181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吕大器子。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博学多识,与朱熹、张栻等友善,讲索益精,时称东南三贤。为学主明理躬行,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先声。卒谥成,改谥忠亮。有《东莱吕太史集》、《历代制度详说》等。全宋诗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严州教授。六年,召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年,参与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三年,召为秘书郎,兼职如前。重修《徽宗实录》成,迁著作佐郎。先是奉诏编类《皇朝文海》,六年,书成,赐名《皇朝文鉴》,除直秘阁,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八年,卒,年四十五。著有《东莱吕太史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辑有《近思录》。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吕祖谦诗,以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东莱吕太史文集》为底本。校以清胡凤丹辑《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清胡宗楙辑《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五八六七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秘书郎、著作郎。淳熙八年卒,年四十五,谥曰成。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徵博取,一时卓荦之士皆归心,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号东南三贤。著述数十种,主要传世之作有《书说》三十五卷、《左氏传说》《续说》三十二卷、《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历代制度详说》十五卷、《丽泽论说集录》十卷、《诗律武库》三十卷、《东莱吕太史文集》《别集》《外集》三十六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