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2
典故
1
词典
2
分类词汇
88
佛典
1
共88,分6页显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祷祈
请祷
治穰
延年
佛事
祈年
天坛
致祷
求神
祈禳
默祷
救护
焚身
祈晴
女巫
《漢語大詞典》:
祷祈(禱祈)
祈祷。祷告而祈求。
《后汉书·郎顗传》
:“自冬涉春,讫无嘉泽。数有西风,反逆时节。朝廷劳心,广为祷祈。”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
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宋
苏轼
《贺坤成节表》
:“仁为天助,寿不假於祷祈。”
《
朱子语类
》
卷一○六:“其佛肉身,尝留公厅,祷祈徼福。” 宋
梅尧臣
《幽庙》
诗:“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分類:
祈祷
祷告
祈求
《漢語大詞典》:
请祷(請禱)
(1).请求向鬼神祷告。
《
论语·述而
》
:“子疾病, 子路 请祷。” 邢昺 疏:“ 孔子 疾病, 子路 告请祷求鬼神,冀其疾愈也。”
(2).祈祷。
《
后汉书·质帝纪
》
:“郡国有名山大泽能兴云雨者,二千石长吏各絜齐请祷,竭诚尽礼。” 清
陆以湉
《
冷庐杂识·罗愿
》
:“ 鄂州 大旱, 愿 立日中请祷,致疾而卒。”
分類:
请求
祈祷
鬼神
祷告
邢炳
《漢語大詞典》:
治穰
犹祈祷。穰,通“ 禳 ”。
《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
:“ 虢太子 死, 扁鹊 至 虢 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於众事?’”
分類:
祈祷
《國語辭典》:
延年
拼音:
yán nián
延长寿命。《楚辞。屈原。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修身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分類:
延年
延长
延长寿命
寿命
祈祷
协律
都尉
丰年
颜延之
《國語辭典》:
佛事
拼音:
fó shì
1.佛教的事业。《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太延中,凉州平,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象教弥增矣。」
2.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养等活动。《西游记》第一二回:「太宗召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问佛事营福,其应如何?」
分類:
佛事
佛家
僧尼
佛教
佛像
教化
诵经
菩萨
众生
祈祷
拜忏
礼佛
《國語辭典》:
祈年
拼音:
qí nián
祈求丰年。《诗经。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文选。陆机。答张士然诗》:「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
分類:
殿名
宫名
祈祷
丰年
《漢語大詞典》:
祈年观(祈年觀)
亦称“ 祈年宫 ”。 秦穆公 时所造。故地在今 陕西省 凤翔县 南。
《文选·沈约〈游沈道士馆〉诗》
:“既表 祈年观 ,復立 望仙宫 。” 李善 注:“
《庙记》
曰:‘ 祈年宫 在城外, 秦穆公 所造。’”一说为 秦惠公 所建。
《
汉书·地理志上
》
:“﹝ 右扶风 ﹞ 雍 , 秦惠公 都之。有 五畤 …… 祈年宫 , 惠公 起。”
分類:
秦穆公
故地
《國語辭典》:
祈年殿
拼音:
qí nián diàn
位于北平天坛内圜丘北,为旧时合祀天地的场所。明成祖永乐年间建,旧名为「祈谷坛」。清世宗雍正时,以名实不符,始改称为「祈年殿」。
分類:
殿名
北京
天坛
圜丘
永乐
《國語辭典》:
天坛(天壇)
拼音:
tiān tán
1.古代帝王祭天的高台。《宋书。卷一六。礼志三》:「光武建武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坛,山川群望皆在营内,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2.地名。位于北平市正阳门外大祀殿之南。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之处。
分類:
封建
王屋
帝王
北京
祭天
绝顶
天坛
高台
黄帝
两代
天和
祈祷
丰年
《漢語大詞典》:
致祷(致禱)
进行祈祷。
《
宋史·真宗纪一
》
:“都城大雨,坏庐舍……幸 启圣院 、 太平兴国寺 、 上清宫 致祷。”
分類:
祈祷
《漢語大詞典》:
求神
(1).寻访神仙。
《
史记·孝武本纪
》
:“﹝ 汉武帝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2).谓向神祈祷。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词》
之一:“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柯岗
《逐鹿中原》
第四章四:“人们一天天地数星星盼月亮,求神许愿,实指望天老爷能够睁睁眼,多少洒下几星雨来,叫大家喝顿糊糊也是好的。”
分類:
求神
寻访
神仙
祈祷
《國語辭典》:
祈禳
拼音:
qí ráng
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汉书。卷八一。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
分類:
祈禳
祈祷
求福
一回
回回
回目
《國語辭典》:
默祷(默禱)
拼音:
mò dǎo
不出声音,在心中祷告。唐。
韩愈
〈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晨昏随著净悟做功课,稽首佛前,心里就默祷祈求报应。」
分類:
不出
出声
声地
祈祷
心中
祷告
《國語辭典》:
救护(救護)
拼音:
jiù hù
救助保护。《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上下燋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生活之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每家门内各置一锣,但一家有贼,筛得锣响,十家俱起救护。」
分類:
救护
援助
救助
保护
病人
人员
月蚀
使得
时举
及时
祈祷
医疗
仪式
《漢語大詞典》:
焚身
焚烧身体。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
《
法苑珠林
》
卷三四:“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宋 郭彖
《
睽车志
》
卷一:“自言所积恶业至重,须焚身以懺。”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
:“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
犹丧生。焚,通“ 僨 ”。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焚,读曰僨;僨,僵也。为生齿牙,僵仆其身。”后用以比喻因贪利或积财而得祸。 唐
沈仲
《象环赋》
:“取其焚身之齿,奋其截肪之色。”
分類:
焚烧
丧生
身体
宗教
信徒
祈祷
赎罪
罪行
疏引
贪利
积财
《國語辭典》:
祈晴
拼音:
qí qíng
因久雨不断而祈祷天晴。《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大历四年四月,雨,至于九月,闭坊市北门,置土台,台上置坛,立黄幡以祈晴。」
分類:
久雨
祈祷
天晴
《國語辭典》:
女巫
拼音:
nǚ wú
1.古代以歌舞迎神,为人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2.以通鬼神,为人祈福消灾、占卜等为职业的女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个女巫。靖康之乱,有宫女婢逃出民间,见了小的们,误认做了柔福娘娘。」也称为「巫婆」。
分類:
女巫
装神弄鬼
歌舞
迎神
迷信
占卜
祈祷
职业
女官
女子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