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斋醮(齋醮)  拼音:zhāi jiào
僧人、道士设坛祈福。唐。王健〈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闻说开元斋醮日,晓移行漏帝亲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因念亡夫恩义,思量做些斋醮功果超度他。」
《漢語大詞典》:黄箓(黄籙)
(1).指道士所做道场。道士设坛祈祷,所用符箓,皆为黄色,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 韦 乃 道枢 之姑子也,数日后寄梦於母云:‘以杀鱼获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当受重谴,可急修黄籙道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老苏族谱记:“ 公济 虽得弗问,而愤愤不能堪,诉之於天,许黄籙十坛。” 明 徐复祚《投梭记·奠江》:“一壁厢去请 清真观 道官建黄籙大醮追荐他。”
(2).道家洁斋之法。隋书·经籍志四:“受者必先洁斋……其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后即指隐居修道。 唐 马戴 《失意书怀赠知己》诗:“直道何由启圣君,非才谁敢议论文。心存黄籙兼丹诀,家忆青山与白云。”
《漢語大詞典》:诚祈(誠祈)
虔诚的祈祷。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三宫五纬,咸罄诚祈;六府七元,普申懺谢。”
分類:虔诚祈祷
《漢語大詞典》:祷颂(禱頌)
祈祷祝颂。 宋 曾巩 《贺杭州赵资政冬状》:“ 巩 祗服冠箴,远违门著。素积依归之望,弥深祷颂之勤。” 宋 陈师道 《代与宰相贺正书》:“岁时月之三元,惟此夏时之正,德寿康之五福,莫如君子之宜,凡在陶鎔,举兴祷颂。”
《漢語大詞典》:吹豳
用籥吹奏 豳 人的乐歌。古代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一种仪式。语出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郑玄 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 刘师培 文说·和声篇:“龡《豳》息蜡,音并合于籥章。”
《國語辭典》:巫师(巫師)  拼音:wū shī
指在巫术信仰中,具有神灵附身,授予法术,得以为人们治疾病、断吉凶、解疑难等特殊能力的人。
《國語辭典》:归福(歸福)  拼音:guī fú
1.献上祭祀时所用的牲肉。《国语。晋语二》:「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七。晋献骊姬》:「申生祭于曲沃,归福于绛。」
2.祈祷福报。《史记。卷一○。孝文本纪》:「今吾闻祠官祝釐,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
《漢語大詞典》:清醮
谓道士设坛祈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我只道这玉天仙离了碧霄,原来是可意种来清醮。” 明 汤显祖 吕硕园 《还魂记·魂游》:“这等呵,清醮坛上今夜好,敢将香火助真仙。”《廿载繁华梦》第六回:“果然到了次日,就着人择定九月廿五日起建十来天清醮,府里上上下下,都到 长寿寺 做好事。”
《漢語大詞典》:斋祷(齋禱)
斋戒祈祷。 唐 皇甫曾 《遇风雨作》:“虔心若斋祷,濡体如沐浴。”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斋祷积稔,果有蹈空而至者。”宋史·仁宗纪三:“壬辰,以久雨斋祷。”
分類:斋戒祈祷
《漢語大詞典》:祝宗
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左传·成公十七年:“ 晋 范文子 反自 鄢陵 ,使其祝宗祈死。” 杜预 注:“祝宗,主祭祀祈祷者。”墨子·明鬼下:“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 晋 潘岳 《藉田赋》:“若乃庙祧有事,祝宗諏日。”
《國語辭典》:祷求(禱求)  拼音:dǎo qiú
祷告祈求。如:「他的病情严重,家人们日夜祷求上苍的赐福。」
分類:祈祷求福
《漢語大詞典》:追福
为死者做功德,祈祷冥福。优婆塞戒经卷五:“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报德寺:“ 报德寺 , 高祖 孝文皇帝 所立也,为 冯太后 追福。”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一○八五年, 于阗 黑韩王 遣使者来贡,使者为 宋神宗 饭僧追福。”
分類:死者祈祷
《國語辭典》:法坛(法壇)  拼音:fǎ tán
僧、道斋醮作法用的祭坛。《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三藏结立法坛一所,焚起香来。」
《漢語大詞典》:变复(變復)
古时主张“天人感应”的儒生提倡以祭祀祈祷来消除灾祸,恢复正常,谓之“变復”。 汉 王充 论衡·明雩:“旱久不雨,祷祭求福,若人之疾病,祭神解祸矣,此变復也。”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朝廷每有灾异,詔輒下问变復之效,所言多验。” 李贤 注:“变灾异復於常也。” 清 沈涛 铜熨斗斋随笔·变复家:“变復家盖亦五行占验之流。”
《國語辭典》:拜斗  拼音:bài dǒu
拜北斗星的仪式。道家以阴历九月初一到初九日为拜北斗星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