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祷祈(禱祈)
祈祷。祷告而祈求。《后汉书·郎顗传》:“自冬涉春,讫无嘉泽。数有西风,反逆时节。朝廷劳心,广为祷祈。” 唐 罗隐 《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宋 苏轼 《贺坤成节表》:“仁为天助,寿不假於祷祈。”朱子语类卷一○六:“其佛肉身,尝留公厅,祷祈徼福。” 宋 梅尧臣 《幽庙》诗:“三年空祷祈,万疾无愈差。”
《漢語大詞典》:请祷(請禱)
(1).请求向鬼神祷告。论语·述而:“子疾病, 子路 请祷。” 邢昺 疏:“ 孔子 疾病, 子路 告请祷求鬼神,冀其疾愈也。”
(2).祈祷。后汉书·质帝纪:“郡国有名山大泽能兴云雨者,二千石长吏各絜齐请祷,竭诚尽礼。”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罗愿:“ 鄂州 大旱, 愿 立日中请祷,致疾而卒。”
《漢語大詞典》:治穰
犹祈祷。穰,通“ 禳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虢太子 死, 扁鹊 至 虢 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於众事?’”
分類:祈祷
《國語辭典》:延年  拼音:yán nián
延长寿命。《楚辞。屈原。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修身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國語辭典》:佛事  拼音:fó shì
1.佛教的事业。《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太延中,凉州平,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象教弥增矣。」
2.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养等活动。《西游记》第一二回:「太宗召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问佛事营福,其应如何?」
《國語辭典》:祈年  拼音:qí nián
祈求丰年。《诗经。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文选。陆机。答张士然诗》:「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
《漢語大詞典》:祈年观(祈年觀)
亦称“ 祈年宫 ”。 秦穆公 时所造。故地在今 陕西省 凤翔县 南。《文选·沈约〈游沈道士馆〉诗》:“既表 祈年观 ,復立 望仙宫 。” 李善 注:“《庙记》曰:‘ 祈年宫 在城外, 秦穆公 所造。’”一说为 秦惠公 所建。汉书·地理志上:“﹝ 右扶风 ﹞ 雍 , 秦惠公 都之。有 五畤 …… 祈年宫 , 惠公 起。”
《國語辭典》:祈年殿  拼音:qí nián diàn
位于北平天坛内圜丘北,为旧时合祀天地的场所。明成祖永乐年间建,旧名为「祈谷坛」。清世宗雍正时,以名实不符,始改称为「祈年殿」。
《國語辭典》:天坛(天壇)  拼音:tiān tán
1.古代帝王祭天的高台。《宋书。卷一六。礼志三》:「光武建武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坛,山川群望皆在营内,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2.地名。位于北平市正阳门外大祀殿之南。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之处。
《漢語大詞典》:致祷(致禱)
进行祈祷。宋史·真宗纪一:“都城大雨,坏庐舍……幸 启圣院 、 太平兴国寺 、 上清宫 致祷。”
分類:祈祷
《漢語大詞典》:求神
(1).寻访神仙。史记·孝武本纪:“﹝ 汉武帝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2).谓向神祈祷。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词》之一:“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柯岗 《逐鹿中原》第四章四:“人们一天天地数星星盼月亮,求神许愿,实指望天老爷能够睁睁眼,多少洒下几星雨来,叫大家喝顿糊糊也是好的。”
《國語辭典》:祈禳  拼音:qí ráng
祈祷上天降福,消除灾祸。《汉书。卷八一。孔光传》:「俗之祈禳小数,终无益于应天塞异,销祸兴福。」《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天象虽则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
《國語辭典》:默祷(默禱)  拼音:mò dǎo
不出声音,在心中祷告。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小娥)晨昏随著净悟做功课,稽首佛前,心里就默祷祈求报应。」
《國語辭典》:救护(救護)  拼音:jiù hù
救助保护。《后汉书。卷三三。朱浮传》:「上下燋心,相望救护,仰希陛下生活之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每家门内各置一锣,但一家有贼,筛得锣响,十家俱起救护。」
《漢語大詞典》:焚身
焚烧身体。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法苑珠林卷三四:“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自言所积恶业至重,须焚身以懺。”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
犹丧生。焚,通“ 僨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焚,读曰僨;僨,僵也。为生齿牙,僵仆其身。”后用以比喻因贪利或积财而得祸。 唐 沈仲 《象环赋》:“取其焚身之齿,奋其截肪之色。”
《國語辭典》:祈晴  拼音:qí qíng
因久雨不断而祈祷天晴。《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大历四年四月,雨,至于九月,闭坊市北门,置土台,台上置坛,立黄幡以祈晴。」
《國語辭典》:女巫  拼音:nǚ wú
1.古代以歌舞迎神,为人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2.以通鬼神,为人祈福消灾、占卜等为职业的女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个女巫。靖康之乱,有宫女婢逃出民间,见了小的们,误认做了柔福娘娘。」也称为「巫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