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吉蠲
亦作“ 吉圭 ”。
(1).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吉,善。蠲,絜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陆德明 释文:“蠲,古玄反,旧音圭。”《仪礼·士虞礼》“圭为而哀荐之饗” 汉 郑玄 注:“圭,絜也。《诗》曰:‘吉圭为饎。’” 清 龚自珍 《〈说文段注〉札记》:“肙,一曰空也。 段 注:甑下孔谓之窐,窐亦作瓹,是其义也。吉蠲即吉圭。”
(2).祭祀,祀典。 唐 李舒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宋 沈遘 《七言致斋》诗:“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金史·乐志下》:“降升有节,荐是吉蠲。” 清 顾炎武 《十庙》诗:“追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1).谓祭祀前选择吉日,斋戒沐浴。《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 毛 传:“吉,善。蠲,絜也。” 郑玄 笺:“谓将祭祀也。” 朱熹 集传:“吉,言諏日择士之善;蠲,言斋戒涤濯之洁。” 陆德明 释文:“蠲,古玄反,旧音圭。”《仪礼·士虞礼》“圭为而哀荐之饗” 汉 郑玄 注:“圭,絜也。《诗》曰:‘吉圭为饎。’” 清 龚自珍 《〈说文段注〉札记》:“肙,一曰空也。 段 注:甑下孔谓之窐,窐亦作瓹,是其义也。吉蠲即吉圭。”
(2).祭祀,祀典。 唐 李舒 《让皇帝庙乐章·奠币》:“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宋 沈遘 《七言致斋》诗:“君王无意学神仙,独为苍生致吉蠲。”《金史·乐志下》:“降升有节,荐是吉蠲。” 清 顾炎武 《十庙》诗:“追惟定鼎初,遣祀明纶将。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漢語大詞典》:仗马(仗馬)
(1).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装饰华丽,通常用于朝会、祀典、出巡等。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谓之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上御前殿,则执鉞立于 紫宸门 下,行幸则为禁围门,行于仗马之前。”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三卷:“西面白虎旗一、五星旗五、五凤旗十。仗马每面三疋,每疋御龙官四人。”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
(2).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之官。语出《新唐书·奸臣传·李林甫》:“ 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补闕 杜璡 再上书言政事,斥为 下邽 令。因以语动其餘曰:‘明主在上,羣臣将顺不暇,亦何所论?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飫三品芻豆;一鸣,则黜之矣。后虽欲不鸣,得乎?’由是諫争路絶。” 清 王九龄 《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