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朝社
朝廷和社稷。《书·盘庚下》“乃正厥位” 唐 孔颖达 疏:“礼郊在国外,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正厥位’,谓正此郊庙朝社之位也。”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之一:“壮情抃驱驰,猛气捍朝社。”
分類:朝廷社稷
《漢語大詞典》:归脤(歸脤)
赠送祭社稷或祭宗庙所用的生肉。归,通“ 馈 ”。周礼·秋官·大行人:“閒问以諭诸侯之志,归脤以交诸侯之福。” 孙诒让 正义:“此言脤不言膰者,对文则脤为祭社稷肉,膰为祭宗庙肉。散文则祭宗庙肉亦得称脤,以其同盛於蜃器也。”《穀梁传·定公十四年》:“天王使 石尚 来归脤。” 范宁 注:“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
《漢語大詞典》:守祀
守宗庙、祀社稷山川的人。借指国君。国语·晋语四:“ 晋 仍无道,天祚有德, 晋 之守祀,必公子也。”
《漢語大詞典》:宝策(寶策)
宝鼎神策。语本《史记·封禅书》:“ 黄帝 得宝鼎神策。”后以“宝策”象征天命或社稷。宋书·朱龄石毛脩之等传论:“然后可以变国情、愜民志,抚归运而膺宝策。”《南齐书·高帝纪上》:“神鼎将迁,宝策无主,实赖英圣,匡济艰危。”
《漢語大詞典》:楚社
楚 国社稷。借指故国。 明 夏完淳 《六君咏·史太师可法》:“金臺涕泗中,发愤復 楚 社。出师计不就,战死 维扬 野。” 明 夏完淳 《六哀·徐冢宰》诗:“遗恨 楚 社虚, 秦 仇竟谁雪?”
《國語辭典》:帗舞  拼音:fú wǔ
周代的一种舞蹈。舞者扎五色缯帛的舞具而舞,用于祭祀社稷。《周礼。地官。舞师》:「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
《漢語大詞典》:次祀
古代指对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的祭祀。因其仪式次于祭天地、宗庙的大祀,故称。周礼·春官·肆师:“立次祀,用牲币。”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大祀又有宗庙,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岳。”
《漢語大詞典》:社君
(1).古称社稷之主。史记·殷本纪“从 汤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裴駰 集解引 汉 刘向 《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 司马贞 索隐:“三岁社君,谓在襁褓而主社稷,若 周成王 、 汉昭 、 平 等是也。”
(2).鼠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子日称社君者,鼠也。”
《漢語大詞典》:郊血
古天子祭社稷仪式之一。即以牛马之血献于尸座前。礼记·郊特牲:“郊血,大饗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饗味而贵气臭也。” 孔颖达 疏:“谓正祭之时荐於尸坐之前也。”
《漢語大詞典》:陵社
陵庙与社稷。借指国家。 清 傅鼎铨 《忆剑》诗:“陵社沉沦伤北极,孤提一剑答君亲。”
分類:社稷国家
《漢語大詞典》:希衣
古代帝王祭社稷、五祀时所穿的绣有各种花纹的礼服。希,通“ 黹 ”。《周礼·夏官·弁师》“五采繅十有二就” 汉 郑玄 注:“希衣之冕,五斿,用玉百二十。” 孙诒让 正义:“希冕前后十斿,以十乘十二,则百二十也。”参见“ 希冕 ”。
《漢語大詞典》:希冕
即希衣之冕。古代帝王祭社稷、五祀时所戴的与希衣相配的礼冠。希,通“ 黹 ”。《周礼·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则希冕。” 段玉裁 《周礼汉读考》卷三:“﹝ 郑玄 ﹞注:希,读为‘黹’(今本作‘絺’),或作‘絺’(今本作‘黹’)…… 周 冕服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繢,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黹(今本作‘希’)以为绣……黹,刺粉米无画也。”按,广韵·上旨“黹”下引周礼:“祭社稷、五祀则用黹冕也。”“希”正作“黹”。参见“ 希衣 ”。
《国语辞典》:嫠忧宗周(嫠忧宗周)  拼音:lí yōu zōng zhōu
寡妇不忧愁自己纺织的纬纱,而担心周王朝的宗庙社稷,怕国亡祸己。典出《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抑人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损,为将及焉。』」后比喻人忧国而忘身。也作「嫠不恤纬」、「嫠纬之忧」。
《漢語大詞典》:球锽(球鍠)
(1).指磬和钟,庙堂乐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至於林籟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鍠。” 清 冯桂芬 《顾侍萱学博蓉湖渔隐图》诗:“君才球鍠天庙器,射策金门不得志。”
(2).比喻社稷英才。
《国语辞典》:匡济之才(匡济之才)  拼音:kuāng jì zhī cái
1.人有匡正时弊、拯救社稷的才能。《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
2.具有匡时济世才能的人。如:「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匡济之才,这次组阁,众望所归。」
《漢語大詞典》:诫社(誡社)
后代所建前朝的社稷。意在引为鉴戒,故称。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王者诸侯必有诫社者何?示有存亡也。明为善者得之,为恶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