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25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定国。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真宗咸平初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建言放逋负一千余万、释系囚三千余人。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咸平四年为参知政事。景德元年契丹入侵,密请真宗赴金陵,为寇准所阻。累表罢职。判尚书都省,领修《册府元龟》,揽功委过。大中祥符中,承密旨造天书,献符瑞,以天书仪卫副使从封泰山,祀汾阴。累迁吏部尚书,加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加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罢相出判杭州。仁宗天圣元年再相。智数过人,奸邪险伪,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交结,时谓之“五鬼”。卒谥文穆。有《卤簿记》、《圣祖事迹》等。
全宋诗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馀)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文庄集》卷二八《王公行状》),为亳州防禦推官。真宗咸平三年(一○○○)擢翰林学士(《同上》)。四年,参知政事(《学士年表》),加给事中。景德元年(一○○四)判天雄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隆平集》卷四)。天禧元年(一○一七)拜左仆射(《东都事略》卷四九本传)。三年,出判杭州。四年,判河南府(《隆平集》),以擅去官守降分司南京。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复同平章事。二年,封冀国公。三年卒,年六十四(《文庄集》卷二九《王公墓志铭》)。谥文穆。《宋史》卷二八三有传。今录诗四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钦若(962~1025) 北宋官员。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淳化三年(992)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山南东道(治所湖北襄阳)节度使等职。宋真宗时期两度出为宰相,人称为“瘿相”,是主和势力代表。追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曾主持编纂《册府元龟》。《宋史·王钦若传》载王钦若出生于黄鹤楼:“父仲华,侍祖郁官鄂州。会江水暴至,徙家黄鹤楼,汉阳人望见楼上若有光景,是夕,钦若生。”
全宋文·卷一九一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淳化三年进士甲科,为亳州防禦推官。召试学士院,拜右正言、知制诰,翰林学士。咸平四年参知政事。景德初,契丹南下,密请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判天雄军,提举河北转运司,又以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间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力主封泰山,祀汾阴。历礼、户、吏三部尚书,天禧元年迁枢密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出判杭州。仁宗时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进司徒,封冀国公,天圣三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曾领修《册府元龟》及道书,撰《翊圣保德真君传》二卷(存)、《先天记》三十卷、《五岳广闻》一百卷等。《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17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永年。幼好学,年十三著《皇纲论》万余言。南唐李煜召入宫与幼子游。金陵平,师事徐铉。太宗雍熙二年进士。真宗景德初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预修《册府元龟》。附王钦若、丁谓,预东封、西祀。大中祥符元年与丘雍同修《广韵》。六年为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因修国史。九年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天禧大礼,为天书仪卫副使、参详仪制奉宝册使。卒谥文僖。性敏给,博闻强记,详练仪制沿革、刑名之学。有《唐纪》、《江南别录》及文集。
全宋文·卷一八七
陈彭年(九六一——一○一七),字永年,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雍熙二年第进士,调江陵府司理参军,历澧、怀二州推官。迁秘书郎,为大理寺详断官。咸平中,召试学士院,迁秘书丞、知金州。景德初,代还,直秘阁。以杜镐等荐,命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迁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大中祥符初,进秩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三年改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六年,召入翰林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国史成,迁工部侍郎。九年,拜刑部侍郎、参知政事,进兵部侍郎。天禧元年卒,年五十七。彭年著述甚富,有文集百卷、《唐纪》四十卷,早佚。今存《江南别录》、《贡举叙略》,并预修《册府元龟》、《玉篇》、《广韵》等书。《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 【介绍】: 宋沧州清池人,字用晦,一字晦之。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真宗咸平中奏言当世要务,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进右司谏,出知邓州,赈关右饥民。擢龙图阁待制,再迁工部郎中,建言矫任官重内轻外之弊,自请补外。大中祥符九年拜参知政事。以与王钦若议论相失辞位。仁宗即位,召为枢密副使,天圣三年拜相。慎名器,无毫发私,虽显贵,清约如寒士。卒谥文节。
全宋文·卷一八九
张知白(?——一○二八),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拱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权右正言、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勾京东转运司事,知邓州。大中祥符九年,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以议论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疾辞位,出知大名府。徙南京留守,复徙亳州。仁宗即位,进尚书右丞、枢密副使。天圣三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相位。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四,《宋史》卷三一○本传。又,今人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据张秀民《始祖文节公年谱》,谓其生于建隆二年(九六二)。
乐黄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或972—1027 【介绍】: 宋抚州宜黄人,字公礼。乐史子。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知寿安县。真宗咸平中,迁殿中丞,上言请效唐制,慎选州县长吏。历知制诰、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坐事出知荆南、潭州,终知亳州。有文集及《学海搜奇录》、《圣朝郡国志》。
全宋文·卷一九五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乐史次子。淳化三年举进士第,补伊阙尉,历知寿安、浚仪县,度支、盐铁判官,京西转运使。大中祥符中,为广西、陕西转运使。天禧初知制诰,权知开封府,降知荆南府,徙潭州。五年,代还,知审官院,出知亳州,卒,年五十六。著有《学海搜奇录》四十卷、《圣朝郡国志》二十卷、《遗集》五十卷。《宋史》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1013 【介绍】: 宋宗室,字子礼。赵惟吉弟。太宗端拱元年,授右武卫将军。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累迁右千牛卫大将军。好学,为诗颇清丽,优游典籍,以礼法自居,为宗室所推重。
全宋诗
赵惟和(九七八~一○一三),字子礼,宋宗室燕王德昭第五子。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授右武卫将军。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知澄州,四年迁右千牛卫大将军,六年卒,年三十六。真宗尝录其稿二十二轴,亲制序,藏于秘阁。事见《宋史》卷二四四《燕王德昭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仁府济阴人,字仪父。李涛孙。真宗咸平五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终户部侍郎。卒年七十。性醇易,好饮酒。言谈不及势力,时称长者,然吏事非所长。有《冠凤集》。
全宋文·卷二七八
李仲容,字仪父,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咸平五年进士,除大理评事、知三原县。累擢监察御史,诏试中书,擢左司谏、直史馆。天圣中,以起居郎为知制诰,累迁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官至户部侍郎,卒年七十。自集制草为《冠凤集》十二卷。《宋史》卷二六二《李涛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50 【介绍】: 宋杭州人,寓居开封,字审礼。真宗李宸妃弟。少穷困,访得于民间,历官至贺州刺史。所获赐公使钱,悉作军费。仁宗时官至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八年,进侍中。位列将相,能小心静默,推远权势。卒谥恭僖。
全宋文·卷三六二
李用和(九八八——一○五○),字审礼,先世杭州人,后徙开封(今河南开封)。仁宗生母李宸妃之弟。少穷困,居京师凿纸钱为业,章献太后使求得于民间,以为三班奉职。累迁殿前副都指挥使、改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灵宫使。列位将相,小心静默,推远权势,论者称之。皇祐二年卒,年六十三。谥恭禧,赠陇西郡王。见宋祁《景文集》卷六一《李郡王行状》,又《宋史》卷四六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尉氏人,字元之。家本茶商,娶刘美女。初补越州上虞尉,入为刑部详覆官。仁宗初,太后临朝,迁光禄寺丞。累擢兵部郎中。因缘以进,无他行能。太后崩,降屯卫将军,滁州安置,徙寿州,致仕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42 【介绍】: 宋歙州新安人,字长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进士。嗜学好古,尤工诗。大臣交荐,由连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校勘馆阁书籍。与撰《景祐广乐记》,特迁刑部郎中、直集贤院。奉使辽,辽主慕其文词,礼遇甚厚。累迁翰林学士、判昭文馆兼侍读学士。有《蕲春集》等。
全宋文·卷三六四
聂冠卿(九八八——一○四二),字长孺,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大中祥符五年进士,授连州军事推官,迁大理寺丞,为集贤校理、通判蕲州。再迁太常博士,预撰《景祐广乐记》,特擢刑部郎中、直集贤院。以兵部郎中、知制诰判太常礼院。使契丹,还为翰林学士,同知通进银台司、审刑院。庆历二年九月卒,年五十五。冠卿嗜学好古,工诗,有《蕲春集》十卷。《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52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
全宋诗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历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词学图录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苏州吴县。庆历间授参知政事,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词一卷,见《彊村丛书》。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举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历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直言立朝,屡遭贬黜。历知饶、润、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杭、青、颍诸州。皇祐四年卒,谥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刘立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四年(1037)任荆湖南路转运使,7月,归馆供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65 【介绍】: 宋开封人,祖籍真定获鹿,字子明。贾琰从孙。真宗天禧初,献文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国子监说书。仁宗朝,历崇政殿说书、天章阁侍讲、知制诰。累迁权御史中丞兼判国子监。时用兵西夏不利,上备边六事,多施行之。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充枢密使。五年,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七年,罢相判大名府。英宗即位,徙凤翔节度使,进封魏国公。卒谥文元。博学善论说。有《群经音辨》、《通纪》、《本朝时令》、《奏议》及文集等。
全宋诗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开封(今属河南)人。真宗天禧元年(一○一七)赐同进士出身,补常州晋陵县主簿。累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庆历元年(一○四一),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三年,拜参知政事。四年,为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数与参知政事吴育争事,出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嘉祐元年(一○五六),又兼侍中,寻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拜凤翔节度使、左仆射。二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有文集三十卷,不传。事见宋王圭《华阳集》卷五六《贾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八一
贾昌朝(九九八——一○六五),字子明,真定获鹿(今河北鹿泉)人。天禧元年献颂,赐同进士出身,授晋陵主簿。历知宜兴、东明县。迁尚书礼部郎中、史馆修撰,擢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兼侍讲,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次年,以工部侍郎充枢密使。五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仍兼枢密使。七年,出判大名府,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后除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嘉祐元年,进封许国公。英宗即位,进封魏国公。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八。著《群经音辨》十卷(今存本为七卷)、《春秋要论》十卷、《通纪》八十卷、《本朝时令》十二卷,奏议、文集各三十卷。见王圭《华阳集》卷三七《贾文元公昌朝墓志铭》,《宋史》卷二八五本传。
刘礼钊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四年(1037)任赵州刺史。
慎知礼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四年(1037)任庐州知州兼安抚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78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明仲。曾会子。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知会稽县,立斗门,泄镜湖水,民受其利。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出知郑州,有能声。嘉祐初,擢参知政事,除枢密使。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加尚书左仆射。曾荐王安石可大用,后又暗助其变法。熙宁三年,罢相。次年,判永兴军,旋以太傅致仕。卒谥宣靖。尝与丁度编《武经总要》。
全宋诗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知会稽县。累迁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嘉祐元年(一○五六),除给事中、参知政事。五年,除枢密副使,兼群牧制置使。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英宗即位,依旧执政。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进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三年,以老避位。六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谥宣靖。有文集三十卷,《元日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曾太师公亮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五四八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曾会之子。天圣二年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后擢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以端明殿学士出知郑州,复入知开封府,迁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除枢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神宗时累封鲁国公。熙宁三年以年老辞相位,拜司空兼侍中,判永兴军。元丰元年卒于京师,年八十,谥宣靖,尝奉敕撰《武经总要》四十卷(存)。见曾肇《曾太师公亮行状》(《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宋史》卷三一二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