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21
词典
2
分类词汇
219
共219,分15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礼数
节文
执礼
觐礼
燕毛
仪节
礼体
跪礼
仪适
遇礼
礼乐
再拜
顿首
握手
去就
《國語辭典》:
礼数(禮數)
拼音:
lǐ shù
1.按官阶品级而分的礼仪制度。唐。
韩愈
〈
桃源图
〉诗:「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新唐书。卷一二七。列传。裴耀卿》:「班爵与公同,而礼数异。」
2.礼节。唐。
杜甫
〈
哭韦大夫之晋
〉诗:「丈人叨礼数,文律早周旋。」《红楼梦》第五六回:「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分類:
礼数
礼节
名位
礼仪
等级
制度
官阶
品级
《國語辭典》:
节文(節文)
拼音:
jié wén
1.礼节、仪式。《荀子。乐论》:「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
2.节度。《孟子。离娄上》:「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
分類:
礼节
减省
省文
文字
定礼
仪式
礼仪
《國語辭典》:
执礼(執禮)
拼音:
zhí lǐ
1.守礼。汉。桓宽《盐铁论》:「昔周公处谦以卑士,执礼以治下。」
2.对人的礼貌。《列子。汤问》:「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
分類:
赞礼
执守
礼节
守礼
礼制
《國語辭典》:
觐礼(覲禮)
拼音:
jǐn lǐ
古时诸侯秋天进见天子的礼仪。《礼记。郊特牲》:「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
分類:
诸侯
臣下
朝见
秋天
天朝
见天
礼节
仪式
帝王
《國語辭典》:
燕毛
拼音:
yàn máo
古礼,祭毕宴饮时,按发色安排长幼的坐次。《礼记。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
分類:
祭祀
宴饮
时年
年长
长者
居上
上位
须发
礼节
颜色
长幼
《漢語大詞典》:
仪节(儀節)
(1).礼法;礼节。 汉
刘向
《
列女传·楚成郑瞀
》
:“妾闻妇人以端正和颜为容,今者大王在臺上而妾顾,则是失仪节也。” 汉
蔡邕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
:“舒详闲雅,仪节孔备。”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
:“其事父母,视寝,视膳,视药,恪有仪节,深心欵然。”
(2).谓仪礼的程序形式。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
卷一:“
《曾子》
十篇,儒言纯粹在
《
孟子
》
上,投壶仪节,较
《小戴》
为详。” 茅盾
《追求》
一:“这是每次遇见时照例的仪节。”
分類:
仪节
礼法
仪礼
礼节
程序
《漢語大詞典》:
礼体(禮體)
礼节;规矩。 唐
常衮
《授李涵尚书右丞制》
:“雅有学行,通於礼体。”
《
旧唐书·穆宗纪
》
:“坐日所有君臣献替,事关礼体,便随日撰録,号为
《圣政纪》
。”
《西游记》
第十八回:“你是他门下一个女壻,全没些儿礼体。”
《
儒林外史
》
第二二回:“小价村野之人,不知礼体,老先生休要见笑。”
分類:
礼节
规矩
《漢語大詞典》:
跪礼(跪禮)
指下跪的礼节。 清
王士禛
《
香祖笔记
》
卷十二:“以 江陵 之薰灼,至使羣臣上疏不敢斥名,亲王次辅皆称晚生,在外布、按二司至行跪礼,而屈体媚璫乃如此。”
分類:
跪礼
下跪
礼节
《漢語大詞典》:
仪适(儀適)
仪式;礼节。
《
后汉书·窦融传
》
:“ 融 先遣从事问会见仪适。” 李贤 注:“犹言仪注。”
分類:
仪式
礼节
《漢語大詞典》:
遇礼(遇禮)
指诸侯相见的礼节。
《孔子家语·相鲁》
:“以遇礼相见。” 王肃 注:“会遇之礼,礼之简略者也。”
分類:
诸侯
相见
礼节
王肃
《國語辭典》:
礼乐(禮樂)
拼音:
lǐ yuè
礼与乐。礼乃行为道德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二者皆可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礼记。礼器》:「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脩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梁书。卷三五。列传。萧子恪》:「伏以圣旨所定乐论钟律纬绪,文思深微。命世一出,方悬日月,不刊之典,礼乐之教,致治所成。」
分類:
礼节
节和
和音
音乐
帝王
礼乐
尊卑
有序
远近
和合
统治
治目
《國語辭典》:
再拜
拼音:
zài bài
1.古代礼仪,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书信中用为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汉。扬雄〈剧秦美新〉:「诸吏中散大夫臣雄稽首再拜。」
2.第二拜。如:「一拜天地,再拜高堂。」
分類:
敬词
书信
恭敬
开头
末尾
礼节
《國語辭典》:
顿首(頓首)
拼音:
dùn shǒu
1.以头叩地而拜。《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奉申纳币之敬,子婿韩师愈顿首百拜。」
2.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南朝梁。
丘迟
〈
与陈伯之书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福顿首泣奏丞相已亡;将丞相临终言语,细述一遍。」
3.谓整理头发。《韩非子。初见秦》:「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于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
分類:
磕头
书简
整理
表奏
理头
头发
礼节
致敬
结尾
不停
停留
《漢語大詞典》:
九拜
(1).古代祭祀时的九种礼拜形式。
(2).九次礼拜。
《
黄庭内景经·常念
》
“存漱五牙不飢渴” 唐 梁丘子 注:“常以立春之日鸡鸣时入室,东向礼九拜,平坐,叩齿九通。”
分類:
九拜
九次
祭祀
礼拜
九种
梁丘
《國語辭典》:
握手
拼音:
wò shǒu
彼此伸手相互握住,是见面时的礼节,亦可表示亲近或信任。《后汉书。卷一二。彭宠传》:「宠谓至当,迎閤握手,交欢并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抢上前,和主人握手相见过了。」
分類:
握手
死者
执手
入殓
手指
拉手
见面
分别
手上
礼节
离别
会晤
或有
慰问
嘱托
祝贺
《國語辭典》:
去就
拼音:
qù jiù
1.取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2.担任官职或不担任官职。
3.体统、礼数。宋。洪迈《夷坚乙志。卷四。赵士藻》:「汝曹为士大夫,当知去就。」
4.行为举动。《三国志。卷十六。魏书。杜畿传》:「且观畿去就,于门下斩杀主簿已下三十馀人。」
分類:
去就
举止
离去
去留
符合
取舍
行动
不定
合礼
接近
礼节
担任
任官
官职
体统
列举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