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伙伴关系
同其他人交往的事实或条件
同伙关系,友好关系;不拘礼节的友好
《國語辭典》:过节儿(過節兒)  拼音:guò jié ér
1.礼节。《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无奈她此时是凝心静气,聚精会神,生怕错了过节儿。」
2.节日过了以后。如:「这笔帐只好过节儿再还了。」
3.嫌隙仇恨。如:「我是为解决你们之间的过节儿而来的。」
《漢語大詞典》:辩献(辯獻)
普遍献酒。古代宴饮或举行大典时的一种礼节。辩,通“ 徧 ”。仪礼·燕礼:“辩献大夫,遂荐之。” 郑玄 注:“徧献之乃荐,略贱也。”
《漢語大詞典》:彻幂(徹冪)
亦作“ 彻幂 ”。 谓撤去食物上的罩巾。古代宴宾时的一种礼节。仪礼·燕礼:“公有命彻幂,则卿大夫皆降西阶下北面东上,再拜稽首。”新唐书·礼乐志九:“行乡饮酒之礼,皆刺史为主人……执尊者彻幂。主人适篚,跪取爵,兴,适尊实之,进宾席前,西北面献宾。”
《漢語大詞典》:把体面(把體面)
谓注重礼貌;按照礼节。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小姐,把体面拜哥哥者。”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兀那秀才,你过去把体面见员外者。”
《漢語大詞典》:抱见礼(抱見禮)
清 代王公大臣觐见皇帝时的一种隆重礼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命王公大臣皆从往陪宴, 阿 逆行抱见礼,上从容抚慰。”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 皇太极 亲自出城十里迎接,见面时,以 饶余郡王 阿巴泰 为首,一个一个轮流屈一膝跪在他的面前,抱住他的腰,头脑左右摆动两下,而他则松松地搂抱着对方的肩背。行毕这种最隆重的抱见礼,一起回到京城。”
《國語辭典》:卑礼厚币(卑禮厚幣)  拼音:bēi lǐ hòu bì
态度谦卑,赠礼丰富。指招聘贤人的礼物厚重与态度殷切。语出《史记。卷四四。魏世家》:「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后亦用于形容请教他人的态度。《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而后任帐房同前任帐房,却要卑礼厚币,柔气低声,以为事事叨教地步。」
《漢語大詞典》:卑辞重币(卑辭重幣)
谓言辞谦恭,礼物丰厚。战国策·秦策三:“卑辞重币以事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齐 惧,必卑辞重币以事 秦 。”亦作“ 卑辞厚币 ”。新唐书·李抱真传:“ 抱真 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裕靖节公殉难:“ 若木 由是名闻 江 南,凡 两江 总督到任,必卑辞厚币,敦请入幕,为上宾者数十年。”
《漢語大詞典》:大红全帖(大紅全帖)
旧时表示郑重礼节的红柬。用梅红纸折成帖式,共十面,故称全帖。《老残游记》第七回:“那时又有一个家人揭了门帘,拿了好几个大红全帖进来。”
《國語辭典》:地主之谊(地主之誼)  拼音:dì zhǔ zhī yì
本地主人应尽的情谊。指招待外地来的客人。《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文明小史》第一回:「况且他们来的是客,你我有地主之谊,书上还说送往迎来,这是一点不错的。」
《國語辭典》:晨参暮省(晨參暮省)  拼音:chén cān mù xǐng
早晚参拜问候。《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欢喜国王缘》:「夫人既去,王乃难留。便使嫔妃,相随至舍。莫不晨参暮省,送药送茶。」也作「晨参暮礼」。
《國語辭典》:打恭作揖  拼音:dǎ gōng zuō yī
两手抱拳,弯腰行礼。《红楼梦》第二六回:「薛蟠连忙打恭作揖陪不是,又求不要难为了小子,都是我逼他去的。」也作「打躬作揖」。
《漢語大詞典》:打拱
礼节的一种。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走到马前,躬身打拱。”《说唐》第六六回:“﹝ 英盖史 ﹞到了仪门下马,走到里边,看见 程咬金 、 尉迟恭 坐在堂上。心内大惊,只得上前打拱。”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接着,两厢里一般老年太婆、中年大嫂,以及年岁参差的掌柜们,也都冲着他打拱的打拱,作揖的作揖,满口道喜,道贺。”
《漢語大詞典》:谦癖(謙癖)
谓过分讲究谦让礼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平生有谦癖,拜起紆迟。”
《國語辭典》:寝苫枕草(寢苫枕草)  拼音:qǐn shān zhèn cǎo
睡在草垫上,以草束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左传。襄公十七年》:「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也作「寝苫枕块」。
《漢語大詞典》:碰头礼(碰頭禮)
藏 族最亲密的礼节。行礼时双方脸擦脸、额触额或头碰胸部。这种礼节只有在家人或最亲密的人远行时才举行。 藏 族民歌《尼洋河畔的深夜》:“亲人呀!明天就要离别,让我们紧偎在一起举行碰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