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五推
乡礼
仪体
宗仪
盘还
礼射
礼禁
末失
禘礼
豆俎
凶仪
资礼
乐仪
等籍
五仪
《漢語大詞典》:五推
谓扶耒耜往还五度。古代的一种耕种籍田的礼仪。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御之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老臣位忝诸侯,合预五推之礼。”参见“ 三推 ”。
《國語辭典》:三推  拼音:sān tuī
古代天子于每年三月,亲扶耒耜于田里来返三次,以劝农功之礼。《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躬耕帝藉。天子三推,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文选。张衡。东京赋》:「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漢語大詞典》:乡礼(鄉禮)
乡间的礼仪、礼节。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 汉 郑玄 注:“乡礼,春秋射国,蜡而饮酒养老。” 清 丘逢甲 《游东津》诗:“春酒既已佳,乡礼亦不繁。” 清 谭嗣同 《宿田家》诗:“肫挚存野人,繁冗见乡礼。”
《漢語大詞典》:仪体(儀體)
礼仪的程序法式。汉书·郊祀志上:“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体。”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孝文帝》:“ 孝成皇帝 好,通览古今,间习朝廷仪体,尤善 汉 家法度故事。”南史·刘师知传:“﹝ 师知 ﹞好学,有当务才,博涉书传,工文笔,善仪体,臺阁故事,多所详悉。”通典·职官四·尚书省:“诸立格制及详讞大事,郊庙朝廷仪体,亦左丞上署,右丞次署。”
《漢語大詞典》:宗仪(宗儀)
指有关宗庙的典章礼仪。 汉 蔡邕 《宗庙迭毁议》:“今圣朝遵古復礼,以求厥衷,诚合事宜。《传》封仪,自依家法,不知国家旧有宗仪,圣主贤臣所共剏定。欲就六庙,黜损所宗,违先帝旧章,未可施行。”
《漢語大詞典》:盘还(盤還,槃還)
指古代礼仪中依循一定程式的回旋进退。礼记·投壶:“主人阼阶上拜送,宾盘还曰辟。” 陆德明 释文:“还,音旋。”参见“ 盘旋 ”。
槃還:古代行礼时回旋揖让的动作。《淮南子·齐俗训》:“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还之礼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
《國語辭典》:槃旋  拼音:pán xuán
萦绕回旋的样子。如:「老鹰在空中槃旋猎取食物。」
《國語辭典》:盘旋(盤旋)  拼音:pán xuán
1.周旋进退。《淮南子。泛论》:「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脩礼。」《西游记》第一五回:「来来往往,战罢多时,盘旋良久,那条龙力软筋麻,不能抵敌。」
2.旋转、环绕。《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八月,宣和殿有玉芝生于桧树上,又有鹤三万馀只,盘旋云霄之间。」《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后主焚香祝毕,师婆忽然披发跣足,就殿上跳跃数十遍,盘旋于案上。」
3.徘徊逗留。如:「出国留学前,他回故乡盘旋了好几天,舍不得离开。」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漢語大詞典》:礼射(禮射)
上古礼仪之一。在一定的礼节要求下,依循乐声而射矢。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仪礼·乡射礼:“礼射不主皮,主皮之射者,胜者又射,不胜者降。” 郑玄 注:“礼射,谓以礼乐射也,大射,宾射、燕射是矣。”礼记·射义“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 唐 孔颖达 疏:“此一经明男子重射之义,以男子生三日射人以桑弧蓬矢者则有为射之志,故长大重之。桑弧、蓬矢者,取其质也,所以用六者,射天地四方也,所以礼射唯四矢者,示事有不用也。四矢者,象御四方之乱。”礼记·射义“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 唐 孔颖达 疏:“凡天子、诸侯及卿大夫礼射有三:一为大射,是将祭择士之射;二为宾射,诸侯来朝,天子入而与之射也,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也;三为燕射,谓息燕而与之射。” 孙希旦 集解谓礼射有四:一曰大射,二曰宾射,三曰燕射,四曰乡射。见 孙希旦 礼记集解·射义题解。
《漢語大詞典》:礼禁(禮禁)
谓礼仪与禁制。后汉书·循吏传·许荆:“郡滨 南州 ,风俗脆薄,不识学义。 荆 为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
分類:礼仪
《漢語大詞典》:末失
指衰世违反礼仪的行为。礼记·檀弓上:“小敛之奠在西方, 鲁 礼之末失也。” 郑玄 注:“末世失礼之为。” 孔颖达 疏:“依礼,小敛之奠设於东方。”
《漢語大詞典》:禘礼(禘禮)
禘祭之礼仪。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 孔颖达 疏:“此一节明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文物具备之仪。”明史·礼志五:“ 虞 、 夏 、 商 、 周 ,世系明白,故禘礼可行…… 宋神宗 尝曰:‘禘者,所以审諦祖之所自出。’是则莫知祖之所自出,禘礼不可行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满洲跳神仪合于禘祭:“按古 董子 云:‘禘者,禘其所自出也。’禘礼上溯远祖,旁及毁庙。”
分類:禘祭礼仪
《漢語大詞典》:豆俎
(1).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明 徐渭 《赠梁尚书公序》:“大者鼎釜,无不告矣;小者豆俎,无不咨矣。”
(2).用以指礼仪。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幼狎櫜鞬,耄肄豆俎。”
《國語辭典》:凶仪(凶儀)  拼音:xiōng yí
丧葬的礼仪。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须臾,遂有数百人,著衰麻服,持棺迎丧,凶仪皆备。」唐。白行简《李娃传》:「共计其凶仪斋祭之用。」
《漢語大詞典》:资礼(資禮)
资望礼仪。汉书·蔡义传:“﹝ 蔡义 ﹞以明经给事大将军莫府。家贫,常步行,资礼不逮众门下,好事者相合为 义 买犊车,令乘之。”
分類:资望礼仪
《漢語大詞典》:乐仪(樂儀)
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周礼·春官·乐师:“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薺》,车亦如之。” 郑玄 注:“教乐仪,教王以乐出入于大寝朝廷之仪。”
《漢語大詞典》:等籍
关于礼仪等级的典籍。周礼·秋官·掌讶:“掌邦国之等籍,以待宾客。” 郑玄 注:“等,九仪之差数。” 贾公彦 疏:“九仪之差数,即大行人命者五,爵者四,以九以七以五为差数是也。”
《漢語大詞典》:五仪(五儀)
(1).古代五等爵的礼仪。《周礼·春官·典命》:“掌诸侯之五仪。” 郑玄 注:“五仪,公、侯、伯、子、男之仪。”
(2).五等。管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王先谦 集解:“仪,犹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