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4,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律与天通
引磬
金磬
无常磬
饭磬
磬
张润(字 汝霖 号 西磬、西磐 恭肃 )
张四维(字 子维 号 凤磬、凤磐、凤盘 贡事 文毅 )
周泗(字 磬石 )
彭遵泗(字 磬泉 号 石甫 )
张振夔(字 庆安 号 磬庵 )
分类词汇(续上)
绿玉琢成律与天通
佛类词典
手磬引磬
金磬
无常磬
饭磬
磬
其它辞典
成伣(字 磬叔 )张润(字 汝霖 号 西磬、西磐 恭肃 )
张四维(字 子维 号 凤磬、凤磐、凤盘 贡事 文毅 )
周泗(字 磬石 )
彭遵泗(字 磬泉 号 石甫 )
张振夔(字 庆安 号 磬庵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朝鲜人,字磬叔。昌宁巨族,高祖昌宁府院君成汝完,曾祖成石因,祖成掩,父成念祖。有《虚白堂诗集》十五卷,《虚白堂补集》五卷,《虚白堂文集》十五卷,《风雅录》上下卷,《浮休子谈论》六卷,《奏议稗说》六卷,《慵斋閒话》十二卷,《锦囊行迹》四十三卷,《桑榆备览》四十卷,《经纶大轨》五十馀卷,未就而卒,《风骚轨范》三十卷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2 【介绍】: 明山西临汾人,字汝霖,号西磬。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宜阳知县。正德时擢给事中,抗言大计,侃侃不阿。核甘肃边储,稽察精明。迁户科都给事中。历顺天巡抚,条上边民疾苦等事,均见施行。后为宁夏巡抚,边备颇饬。以户部尚书致仕。维基
张润(1470年—1552年),字汝霖,号西磐,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人,民籍,官至户部尚书。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山西乡试第一名解元,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三甲第六十名进士。初授河南宜阳县知县,正德元年(1506年)擢刑科给事中,累迁礼科右、吏科左,升户科都给事中。九年擢顺天府丞,十三年转左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十四年丁外艰,十六年起宁夏巡抚,嘉靖二年(1523年)召还理院事,四年以九载考绩,晋左副都御史理院,六年以大狱谴归。嘉靖十八年诏复原职,转兵部右侍郎,又转户部左侍郎,督太仓。嘉靖十九年(1540年),晋工部尚书。二十年因内艰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尚书,二十七年以考绩赴京,觐见后即便道过家,恳求致仕,时已改户部尚书,仍督太仓,被准致仕,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恭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6—1586 【介绍】: 明山西蒲州人,字子维,号凤磬。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隆庆初进右中允直经筵。倜傥有才智,习知边务,为高拱所器重,累擢为吏部右侍郎,参预决定俺答封贡事。万历初以张居正荐,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赞机务。谨事居正,不敢相可否,日久以后,关系渐坏。居正卒,为首辅,乃力反前事,汲引为居正裁抑之官吏。寻以父丧归。卒谥文毅。有《条麓堂集》。维基
张四维(1526年—1585年),字子维,号凤磐,或作凤盘。山西蒲州平阳(今属山西省临汾市)人。嘉靖癸丑进士,万历时接替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张四维出生于山西盐商世家,为蒲州豪贾。十五岁举秀才,名列优等,学政甚奇之。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高中山西乡试第二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授翰林院编修。隆庆元年(1567年),因分摹《永乐大典》有功,升右春坊右中允,充任经筵日讲官,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四维倜傥有才智,明习时事,有“真博物君子”之誉,为内阁首辅高拱所器重。隆庆三年(1569年),高拱提拔其为翰林院学士,再升吏部右侍郎。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蒙古可汗俺答之孙汉那吉归降朝廷,朝议纷纷,四维力挺高拱、张居正,促成「俺答封贡」。升为吏部左侍郎,以疾乞归。万历二年(1574年)复原官,仍掌詹事府事,充任《世宗实录》副总裁。万历三年(1575年)为张居正引荐,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赞机务。万历六年(1578年)春,主持神宗婚礼,加少保,晋武英殿大学士。最初在内阁时,张四维多曲从张居正,逐渐不堪忍受,拟旨不尽如居正之意,于是张居正逐渐渐恶张四维。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逝,张四维代为首辅,一反张居正的改革措施,缓和矛盾,收拢人心,随即拟旨宣布张居正「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籍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累官加至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万历十一年四月,张四维因父丧而回乡守孝,临行前向神宗进言道「臣行能薄劣,日侍左右无所裨益。今当远离,伏望皇上法祖,孝亲,讲学,勤政,清心,寡欲,惜财,爱民,日慎一日,保终如始。臣不胜惓惓犬马至愿」。以父丧离职,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月,服丧将满,病殁于家。神宗辍一日视朝,卒谥文毅。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三
周泗,字磬石,巴县人。诸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四川丹棱人,字磬泉,号石甫。彭端淑弟。乾隆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官至甘肃凉州府同知。善诗,尤长于古文。有《蜀碧》记张献忠在蜀事。另有《丹溪遗稿》。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彭遵泗,字磬泉,丹棱人。乾隆丁巳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凉州同知。有《丹溪遗稿》。维基
彭遵泗,字磬泉,四川眉州丹棱人(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翰林,历史学家。自幼为神童,七岁在河边洗手,随口吟出“素手濯长渠,扬波混太虚。还将指上沥,惊散水中鱼”。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科四川乡试第一名举人。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七年(1754)擢兵部员外郎。十五年(1750)外放甘肃凉州(今甘肃武威县)同知,十七年(1752)转调湖北,署黄州府(今湖北黄冈)同知,十九年(1754)再改江防同知。有政绩。乾隆二十一年(1756),辞官归里。与兄彭端淑、彭肇洙皆是进士,同有文名,有「丹棱三彭」之称。遵泗著《蜀碧》一书,共四卷,内容为张献忠军在四川的活动,起自明思宗崇祯元年,止于康熙二年,《蜀碧》中所引證的书目几乎收尽了当时记载张献忠据蜀的所有史料,包括《明史》、《明史纲目》、《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五种。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七
张振夔,字庆安,号磬庵,永嘉人。嘉庆戊寅举人,官镇海教谕。有《介轩诗钞》。
手磬
【佛学大辞典】
(物名)捧于手以桴鸣之者。日本禅林名之曰铃。
(物名)捧于手以桴鸣之者。日本禅林名之曰铃。
引磬
【佛学大辞典】
(物名)用于佛事之乐器。鸣之引大众之注意者,故名。碗状之小钟,于隆起之顶点贯纽,附之以木柄,便于携取者,故亦名手磬。
(物名)用于佛事之乐器。鸣之引大众之注意者,故名。碗状之小钟,于隆起之顶点贯纽,附之以木柄,便于携取者,故亦名手磬。
金磬
【佛学大辞典】
(物名)金属制之磬也。
(物名)金属制之磬也。
无常磬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云引磬。人命临终所打之磬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终亡者,打无常磬。」同资持记曰:「天台智者临终语维那曰:人命将终,得闻钟磬,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声磬耶(今时死已方打,故知无益)。」
(杂语)又云引磬。人命临终所打之磬也。行事钞下四之一曰:「若终亡者,打无常磬。」同资持记曰:「天台智者临终语维那曰:人命将终,得闻钟磬,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声磬耶(今时死已方打,故知无益)。」
饭磬
【佛学大辞典】
(杂语)僧寺中,每饭时击磬以召僧徒,故名饭磬。沈炯诗曰:驯乌逐饭磬。
(杂语)僧寺中,每饭时击磬以召僧徒,故名饭磬。沈炯诗曰:驯乌逐饭磬。
磬
【佛学大辞典】
(物名)梵语犍稚。译为钟或磬。犍稚与磬,质形虽异,而其用法则同,故配译之耳。磬原为支那之乐器,以石为本。金者假用也。(参见:犍稚)
(物名)梵语犍稚。译为钟或磬。犍稚与磬,质形虽异,而其用法则同,故配译之耳。磬原为支那之乐器,以石为本。金者假用也。(参见:犍稚)
犍稚
【佛学大辞典】
(物名)Ghan!ta%,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槌。」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中用椎或槌字者,总为稚之写误也。元照谓书为椎或槌训为地者本也,书为稚直训为地者,后人妄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犍椎,椎宜作稚,稚音直致切。」同一曰:「犍椎,椎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同十六曰:「犍稚直致切,旧经多作犍迟。(中略)今经律多作犍椎误也。」次元照释南山行事钞上之一所谓:「出要律仪,引声论翻:犍(巨寒反)、椎(音地),此名磬,亦名为钟。」(案现本之行事钞此处之椎字作稚据元照之意固作椎)。于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诸律论,并作犍槌,或作犍椎,如字而呼,乃是梵言讹转,唯独声论正其音耳,今须音槌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见稚字呼为地也。后世无知,因此(羯磨疏犍地之文字)一误。于钞文前后以及一宗祖教,凡犍椎字,并改为稚,直呼为地。请寻古本写钞及大藏经律考之,方知其谬。但以稚椎相滥,容致妄改。今须依律论并作犍槌,至呼召时。自从声论,或作椎亦尔。世有不识梵语者,云是打钟之槌及砧槌等,此又不足议也。」然而据南山行事钞(前所引者)。则犍稚虽翻为磬或钟。而据同师之尼钞则谓彼无钟磬,故翻为打木。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准尼钞,西传云:时至应臂吒犍槌。臂吒此云打,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玄应音义之说(前所引者)亦据之。然元照等疑之。同资持记注曰:「应法师经音义,大同尼钞。然祇桓图中,多明钟磬。而云彼无者,或恐少耳。」名义集七曰:「应法师释云:梵语臂吒,此云打。梵语犍槌,此云所打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彼无钟磬故也。音义指归斥云:祇如梵王铸祇桓寺金钟,又迦叶结集挝铜犍槌,岂无钟耶?但天竺未知有磬。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地。」释氏要览下曰:「今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
(物名)Ghan!ta%,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槌。」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中用椎或槌字者,总为稚之写误也。元照谓书为椎或槌训为地者本也,书为稚直训为地者,后人妄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犍椎,椎宜作稚,稚音直致切。」同一曰:「犍椎,椎直追反,经中或作犍迟。案梵本,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同十六曰:「犍稚直致切,旧经多作犍迟。(中略)今经律多作犍椎误也。」次元照释南山行事钞上之一所谓:「出要律仪,引声论翻:犍(巨寒反)、椎(音地),此名磬,亦名为钟。」(案现本之行事钞此处之椎字作稚据元照之意固作椎)。于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诸律论,并作犍槌,或作犍椎,如字而呼,乃是梵言讹转,唯独声论正其音耳,今须音槌为地。又羯磨疏中,直云犍地,未见稚字呼为地也。后世无知,因此(羯磨疏犍地之文字)一误。于钞文前后以及一宗祖教,凡犍椎字,并改为稚,直呼为地。请寻古本写钞及大藏经律考之,方知其谬。但以稚椎相滥,容致妄改。今须依律论并作犍槌,至呼召时。自从声论,或作椎亦尔。世有不识梵语者,云是打钟之槌及砧槌等,此又不足议也。」然而据南山行事钞(前所引者)。则犍稚虽翻为磬或钟。而据同师之尼钞则谓彼无钟磬,故翻为打木。资持记上一之四曰:「若准尼钞,西传云:时至应臂吒犍槌。臂吒此云打,犍槌此云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玄应音义之说(前所引者)亦据之。然元照等疑之。同资持记注曰:「应法师经音义,大同尼钞。然祇桓图中,多明钟磬。而云彼无者,或恐少耳。」名义集七曰:「应法师释云:梵语臂吒,此云打。梵语犍槌,此云所打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彼无钟磬故也。音义指归斥云:祇如梵王铸祇桓寺金钟,又迦叶结集挝铜犍槌,岂无钟耶?但天竺未知有磬。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地。」释氏要览下曰:「今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