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3
词典
2
分类词汇
21
共23,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词典
碑碣
钟鼎碑碣
分类词汇
碑版
刻石
一统
石刻
一片石
碑石
石文
遗碣
刻文
白文
青螭
龟螭
金石文
《國語辭典》:
碑碣
拼音:
bēi jié
碑刻的统称。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后多混用。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诔碑》:「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水浒传》第一回:「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
分類:
碑碣
石碑
前所
纪念
意义
石刻
标志
《分类字锦》:
钟鼎碑碣(钟鼎碑碣)
王回故迹遗文序:子尝阅古钟鼎碑碣之文,以證诸史。
分类:
偶字
《國語辭典》:
碑版
拼音:
bēi bǎn
刻有文字的碑石或石碑上的刻文。《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岗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
分類:
碑版
书法
碑碣
法中
拓印
碑帖
一派
文字
《國語辭典》:
刻石
拼音:
kè shí
1.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2.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分類:
刻石
石上
石刻
雕刻
刻有
文字
图画
碑碣
石壁
《國語辭典》:
一统(一統)
拼音:
yī tǒng
1.全国由一个政府统治而不分裂。如:「大一统是《春秋》大义,就是强调一统的重要性。」
2.一齐。《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再赌一场,一统算帐。」
3.一座。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我久以后索与他盖一所设象的祠,建一统纪节的碑。」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磨障套。尾声〉曲:「立一统碑碣字数行,将德政因由都载上。」
4.古代历法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汉。王充《论衡。谰时》:「积日为月,积月为时,积时为岁,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
分類:
统一
数量
一并
一桩
一齐
全国
碑碣
国统
整体
一座
政权
一统
《國語辭典》:
石刻
拼音:
shí kè
刻有文字或图画的碑碣、崖壁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金。
元好问
济南杂诗
:「石刻烧残宴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
分類:
石刻
刻有
文字
制品
图画
碑碣
石壁
刻字
字画
拓本
《國語辭典》:
一片石
拼音:
yī piàn shí
1.一块石头。指碑碣。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温子升作觊颾山寺碑,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惟有觊颾山一片石堪共语。』」唐。李白〈襄阳歌〉:「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2.河北省临榆县北七十里的关隘。清兵入关败李自成于此。
分類:
碑碣
襄阳
岘山
《國語辭典》:
碑石
拼音:
bēi shí
刻有文字作为纪念的石头。北周。
庾信
〈
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
〉诗:「芸香上延阁,碑石向鸿都。」
分類:
碑石
墓碑
刻有
文字
碑碣
《国语辞典》:
石文
拼音:
shí wén
刻在碑碣瓦砖上的文字。《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下官尝读史记,见此刻石文。」
分类:
碑碣
文字
《漢語大詞典》:
遗碣(遺碣)
前代留传下来的碑碣。 清
陈维嵩
《捧读石斋黄公所撰先少保神道碑赋此追感》
诗:“ 周侯 池畔树苍苍,遗碣岧嶤屹此乡。” 清 汪士鈜
《陈沧洲太守出〈瘞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
:“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分類:
前代
代留
留传
碑碣
《漢語大詞典》:
刻文
(1).刻印文章。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科场·会试刻文
》
:“会试録刻文,先朝多不拘式,如 成化 二年丙戌,五经各刻文三篇,二场乃刻詔。”
(2).刻于碑碣、石壁或器物上的文字。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
:“今传 秦 代度量衡上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
《泰山刻石》
等比较起来是草率急就的,无疑是草篆,大约也就是 秦 代的隶书吧。”
分類:
刻文
刻印
印文
文章
碑碣
石壁
器物
文字
《國語辭典》:
白文
拼音:
bái wén
1.书本中不加注解的正文。
2.镂刻器物或印章,所凹下的文字或花纹部分,称为「白文」。《宋史。卷四。太宗本纪一》:「舒州上玄石,有白文曰:『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也称为「阴文」。
分類:
白色
历史
碑碣
注释
注解
钟鼎
白族
印章
人民
正文
汉字
阴文
基础
创造
《漢語大詞典》:
青螭
(1).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青龙。 晋
王嘉
《
拾遗记·周灵王
》
:“乘游龙飞凤之辈,驾以青螭。”
(2).喻盘屈的树身。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小桂》
:“稜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
(3).宫殿佛寺陛阶上刻凿的饰物。因常用指宫殿、佛寺。 唐
王勃
《游庙山赋》
:“怀妙童与真女,想青螭与碧鸞。”
(4).碑碣上的螭头装饰。因借指碑碣。 唐
罗隐
《经耒阳杜工部墓》
诗:“ 屈原 宋玉 邻君处,几驾青螭缓鬱陶。”
分類:
宫殿
碑碣
盘屈
佛寺
树身
螭头
装饰
无角
刻凿
青龙
饰物
《漢語大詞典》:
龟螭(龜螭)
刻成龟形的碑座和碑碣上刻有螭头的装饰。 明
徐渭
《女状元》
第四出:“碑底龟螭,都供护神灵在四楹,金采上定有瑞芝开。”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
:“诗此硕德,以奠龟螭。”
分類:
龟形
碑座
碑碣
刻有
螭头
装饰
《国语辞典》:
金石文
拼音:
jīn shí wén
1.镌刻于钟鼎、碑碣上的文字。
2.书名。明朝徐献忠撰,七卷。辑录三代以来金石之文,商一卷、周一卷、秦一卷、汉五卷。然未能博徵金石,音训异同,传写亦多舛误,间有附论,亦皆以意推求,别无考證。
分类:
金石文
镌刻
书名
钟鼎
明朝
碑碣
文字
七卷
辑录
三代
金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