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
词典
1
分类词汇
8
其它
2
分类词汇
滩声
石言
鸣石
水苔
乾苔
陟厘
异特龙
三觭龙
《漢語大詞典》:
滩声(灘聲)
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
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
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
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分類:
水激
石发
发出
声音
《漢語大詞典》:
石言
石发声。古人附会为神凭石而言。
《
左传·昭公八年
》
:“石言於 晋 魏榆 。 晋侯 问於 师旷 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今宫室崇侈,民力彫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 杨伯峻 注:“谓有物凭依之而言也。
《
汉书·五行志
》
作‘神或冯焉’,
《
説苑·辨物篇
》
作‘有神冯焉’。”
《
新唐书·五行志二
》
:“ 广明 元年, 华岳庙 玄宗 御制碑隐隐然有声,闻数里间,浹旬乃止。近石言也。”
分類:
石发
发声
附会
《漢語大詞典》:
鸣石(鳴石)
(1).撞击后能传声甚远的石头。可作砧石、磬石。
《
山海经·中山经
》
:“﹝ 长石之山 ﹞其西有谷焉,名曰 共谷 ,多竹, 共水 出焉,西南流注于 洛 ,其中多鸣石。” 郭璞 注:“ 晋 永康 元年, 襄阳郡 上鸣石,似玉,色青,撞之声闻七八里,即此类也。” 袁珂 校注:“鸣石,盖磬石之类。 郭 説 襄阳郡 上鸣石,见
《晋书·五行志》
。”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
诗:“鸣石出 华阴 ,虚桐採凤林。”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轮。”
(2).使山石发出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
:“鸿晨惊以响湍,泉夜下而鸣石。”
分類:
撞击
山石
石发
发出
传声
鸣声
石头
《漢語大詞典》:
水苔
苔藻类植物。也叫石发、石衣、水衣、水绵、藫。可吃。
《
尔雅
》
“藫、石衣” 晋 郭璞 注:“水苔也,一名石髮, 江 东食之。”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
诗:“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凡有要看的人,得拿出一片嫩榆叶,如果住在水排上,就改给一贝壳鲜水苔。”参阅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草十·陟釐
》
。
分類:
水苔
藻类
植物
石发
《国语辞典》:
乾苔
拼音:
gān tái
植物名。石莼科石发属,黄绿色藻类。为细长管状体,由一层细胞所组成,乾燥后可食用,可治瘿瘤、淋巴腺肿症。产于浅海。也称为「苔菜」、「海苔」。
分类:
植物
植物名
石发
黄绿
绿色
藻类
细长
《漢語大詞典》:
陟厘(陟釐)
(1).一种蕨类植物。生池泽阴湿岩石上,一名石发。可入药,又可造纸。 南朝 梁
陆倕
《以诗代书别后寄赠》
:“ 刘侯 有餘冷,宜饵陟釐方。” 唐
陆龟蒙
《苔赋》
:“散巖竇者石髮,补空田者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釐。”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草十·陟釐
》
﹝集解﹞引
《别录》
:“陟釐生 江 南池泽。”
(2).指陟釐纸。 宋
陆游
《杂题》
诗之六:“安得陟釐三万箇,为君尽写暮年诗。”参见“ 陟釐纸 ”。
分類:
蕨类植物
阴湿
岩石
石上
石发
《国语辞典》:
异特龙(异特龙)
拼音:
yì tè lóng
动物名。恐龙类。化石发现于北美及东非侏罗纪后期的地层中。体重约二吨,体长约十公尺,肉食,牙齿和爪子锐利,尾巴强劲而有力。
分类:
动物名
恐龙
龙类
化石
石发
发现
东非
侏罗纪
后期
地层
《国语辞典》:
三觭龙(三觭龙)
拼音:
sān jī lóng
动物名。恐龙类。体长约三丈,其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及中国蒙古、山东之白垩纪地质系统中。有一骨板由头后缘伸至肩甲,以保护颈部,头上有角一对,形似牛角,头前正中线上,另有一小角,故称为「三觭龙」。
分类:
动物名
恐龙
龙类
三丈
化石
石发
发现
北美洲
中国
山东
地质
系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