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石下
柳宗元游黄溪记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即焉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分类:石下
《國語辭典》:投石下井  拼音:tóu shí xià jǐng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也作「投井下石」、「投阱下石」。
《國語辭典》:投阱下石  拼音:tóu jǐng xià shí
比喻趁人危急时,又加以陷害。《后汉通俗演义》第三○回:「宋扬削职归里,最可恨的是郡县有司,投阱下石,更将扬砌入罪案,捕系狱中。」也作「投井下石」、「投石下井」。
《漢語大詞典》:驱山(驅山)
指神助 秦始皇 驱赶山石下海造桥的典故。《西湖二集·马神仙骑龙升天》:“ 秦皇 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参见“ 驱石 ”。
《漢語大詞典》:驱石(驅石)
指神助 秦始皇 驱石造桥的典故。典出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八:“逐日巡海右,驱石驾沧津。” 唐 杜甫 《陪李七司马皂江山观造竹桥》诗:“合欢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东海。” 元 郝经 《秋兴》诗之三:“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 秦 人已断鞭。”
《国语辞典》:地滑  拼音:dì huá
一种小规模的地壳运动。形成的原因包括山崩、开发山坡时不慎挖掉岩层的受力部分而迫使岩块多滑至另一著力点、或因河流转弯处因急流的冲刷而造成岩石下滑等。常见的现象包括岩滑、岩流。
《國語辭典》:石鳖(石鱉)  拼音:shí biē
1.动物名。软体动物门双经纲。体椭圆形,色淡紫褐,背面有壳板多片。无头无眼,亦无触手,但壳板的皮膜上有一些感光细胞。附著于海滨的岩缝间,徐徐匐行。触其体,即捲缩。其化石发现于志留利亚纪。
2.装有石头、下沉到水底来系住浮桥的大木箱。《晋书。卷五九。成都王颖传》:「进军屯河南,阻清水为垒,造浮桥以通河北,以大木函盛石,沉之以系桥,名曰石鳖。」
《漢語大詞典》:擂石车(擂石車)
亦作“攂石车”。 古时一种战具。以车载石,转石下击,杀伤敌人。新唐书·李光弼传:“乃彻民屋为攂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輒数十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