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迎风则偃(迎风则偃)
外国图:僬侥国人长一尺六寸,迎风则偃,背风则伏。
分类:短小
《分类字锦》:州民尽短(州民尽短)
唐书阳城传: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州人感之,以阳名子。
分类:短小
《分类字锦》:尪么(尪么)
蔡邕短人赋:唯有晏子,在齐辨勇。匡景拒崔,加刃不恐。其馀尪么,劣厥偻窭。啧啧怒语,与人相拒。
分类:短小
《分类字锦》:望见内轻(望见内轻)
汉书龚遂传: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荅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分类:短小
《分类字锦》:微小短瘠
荀子: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耳。
分类:短小
《國語辭典》:五短身材  拼音:wǔ duǎn shēn cái
形容四肢、身躯都很短小的身材。《水浒传》第一○回:「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金瓶梅》第九回:「第四个孙雪娥,乃房里出身,五短身材,轻盈体态。」
《分类字锦》:四体取足(四体取足)
郭璞僬侥赞:僬侥极么,竫人又小;四体取足,眉目才了。
分类:短小
《漢語大詞典》:缇钥
古代一种管乐器。似笛而短小,赤黄色。亦可用作舞具。
《分类字锦》:体小名高(体小名高)
曹植相论:世固有人身瘠而志立,体小而名高者,于圣则否。
分类:短小
《國語辭典》:衣不曳地  拼音:yī bù yì dì
衣服短小,不拖曳在地。形容衣著朴素无华。《汉书。卷四。文帝纪。赞曰》:「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惟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后宫悉去罗纨,衣不曳地。」
《分类字锦》:形如小儿(形如小儿)
北史李弼传:弼弟𢷋,长不盈五尺,性果决,有胆气。为周文帝帐内都督,从复弘农,破沙苑。𢷋时跨马运矛,冲坚陷阵,隐身鞍甲之中,敌人见之,皆避此小儿。不知𢷋之形貌,正自如此。周文初亦闻𢷋骁悍,未见其能,至是方嗟叹之,谓曰:但问胆决如何,何必要须八尺之躯也。
分类:短小
《國語辭典》:小辫儿(小辮兒)  拼音:xiǎo biàn ér
细小的发辫。如:「妈妈帮她把头发编成两条小辫儿,而且用红丝带绑了两个漂亮的蝴蝶结。」
《漢語大詞典》:小矩
短小的标尺。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 海州 ,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
分類:短小标尺
《漢語大詞典》:小楼罗(小樓羅)
亦作“ 小娄罗 ”。亦作“ 小嘍囉 ”。
(1).指短小而精悍伶俐的人。宋史·张思钧传:“ 思钧 起行伍,征讨稍有功,质状小而精悍。 太宗 尝称其楼罗,自是人目为‘小楼罗’焉。” 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小娄罗,你跟了我 酷寒亭 救哥哥走一遭去。”
(2).指绿林的兵卒。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不知后面几个小娄罗赶上,把一条索子,将 杨温 缚了。”《水浒传》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伙强人,扎下一个山寨,在上面聚集着五七百个小嘍囉。”
(3).今多指坏人的走卒。
《国语辞典》:见识浅短(见识浅短)  拼音:jiàn shì qiǎn duǎn
经验不够,眼光短小。如:「他是一个见识浅短的人,难怪老是出一些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