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卷九十三〈佞幸列传·董贤〉~3733~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父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馀,贤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繇是始幸。问及其父为云中侯,即日徵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钜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父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馀,贤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繇是始幸。问及其父为云中侯,即日徵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钜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
《史记》卷六十三〈韩非列传·说难〉~254~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之矣。
典故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胡质矫
相关人物
胡质
参考典故
胡家清白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胡质传〉~74~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县民郭政通于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冯谅系狱为證。政与妹皆耐掠隐抵,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质至官,察其情色,更详其事,检验具服。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雠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馀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威弟罴,字季象,征南将军;威子奕,字次孙,平东将军;并以洁行垂名。」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县民郭政通于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冯谅系狱为證。政与妹皆耐掠隐抵,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质至官,察其情色,更详其事,检验具服。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雠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曰:「威字伯虎。少有志尚,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馀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威弟罴,字季象,征南将军;威子奕,字次孙,平东将军;并以洁行垂名。」
例句
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赠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漢語大詞典》:矫激(矯激)
(1).犹诡激。奇异偏激,违逆常情。《后汉书·第五伦传论》:“君子侈不僭上,俭不偪下,岂尊临千里而与牧圉等庸乎?詎非矫激,则未可以中和言也。”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 东汉 之衰也,时人莫不矫激而奋厉,故贤不肖不相容,以至於乱。”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或取深山穷谷以为家,指泉石风月以为友,是岂迂僻矫激不近于人情?” 清 赵翼 《读史》诗之八:“衰世尚名义,作事多矫激。”
(2).指诗文风格特异而激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 以后,歌行则学流荡於 张籍 ,诗章则学矫激於 孟郊 。”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每闻諫諍辞,苦意多矫激。” 李大钊 《青春》:“ 拜轮 此言,固甚矫激,且寓风刺之旨。”
(3).激励。 唐 韦皋 《鹦鹉舍利塔记》:“因可以矫激流俗,端严梵伦。”
(2).指诗文风格特异而激切。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 以后,歌行则学流荡於 张籍 ,诗章则学矫激於 孟郊 。” 宋 梅尧臣 《依韵奉和永叔感兴》:“每闻諫諍辞,苦意多矫激。” 李大钊 《青春》:“ 拜轮 此言,固甚矫激,且寓风刺之旨。”
(3).激励。 唐 韦皋 《鹦鹉舍利塔记》:“因可以矫激流俗,端严梵伦。”
《漢語大詞典》:矫枉(矯枉)
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孟子·滕文公下》“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汉 赵岐 注:“人当以直矫枉耳。”《后汉书·朱祐景丹传论》:“ 光武 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 李贤 注:“矫,正也。枉,曲也。” 唐 元希声 《赠皇甫侍御赴都》诗之四:“刺邪矫枉,非贤勿居。” 宋 秦观 《送洪景之循州参军》诗:“寒梅不自重,輒花桃李先。矫枉有佳菊,最后众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