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重规迭矩
1.谓前后相合,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
2.比喻因袭、重复。
《國語辭典》:重规叠矩(重規疊矩)  拼音:chóng guī dié jǔ
1.规、矩各相重叠。比喻情事相同。三国魏。明帝〈改元景初以建丑月为正月诏〉:「此历数之序,乃上与先圣合符同契,重规叠矩者。」也作「重规袭矩」。
2.比喻因袭重覆。如:「不好的制度就应该改革,不要重规叠矩,毫无进步。」
《國語辭典》:重规累矩(重規累矩)  拼音:chóng guī lěi jǔ
规、矩各相重叠。比喻情事相同。晋。王廙〈白兔赋〉:「昔周旦翼成,越裳重译而献白雉,著在前典,历代以为美谈。今在我王,匡济皇维,而有白兔之应,可谓重规累矩,不忝先圣也。」也作「重规袭矩」。
《國語辭典》:重规袭矩(重規襲矩)  拼音:chóng guī xí jǔ
规、矩各相重叠。比喻情事相同。汉。王符《潜夫论。思贤》:「是故虽相去百世,县年一纪,限隔九州,殊俗千里,然其亡徵败迹,若重规袭矩,稽节合符。」也作「叠矩重规」、「规重矩叠」、「重规叠矩」、「重规累矩」。
分類:郭璞校正
《漢語大詞典》:珠规玉矩(珠規玉矩)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 清 龚自珍 《瑶台第一层》词附某侍卫《王孙传》:“某王孙者,家城中,珠规玉矩,不苟言笑。”
《漢語大詞典》:周规折矩(週規折矩)
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语出礼记·玉藻:“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二》:“今天下内訌外侮,诚宜得倜儻非常之人任而使之,非为其能周规而折矩,前拱而后揖也。” 清 冯桂芬 《复庄卫生书》:“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
谓合乎规矩。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都是那 燕北闲人 的无中生有的营生,便有这位 安水心 先生给他週规折矩的办理。”
《分类字锦》:为世规矩(为世规矩)
周书裴侠传:除河北郡守,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分类:能政
《韵府拾遗 麌韵》:宋矩
晋书忠义传:宋矩,字处规,敦煌人也。张重华据凉州地,以矩为宛戍都尉。石季龙遣将麻秋攻大厦护军,梁彧执太守宋晏以城应。秋遣晏以书致矩,矩先杀妻子,自刎而死。秋曰:此义士也。葬之。
《漢語大詞典》:通矩
犹通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然则明理引乎成辞,徵义举乎人事,迺圣贤之鸿謨,经籍之通矩也。”
分類:通则
《漢語大詞典》:偃矩
贴合矩度。 章炳麟 《文例杂论》:“余每读 顾先生 《救文格论》,叹其绳约骫骳,偃榘削墨,后之治文笔者得是为同律,其远乎鄙倍矣。”
《漢語大詞典》:寻矩(尋矩)
犹规矩。新唐书·怀懿太子凑传:“ 凑 少雅裕,有寻矩。”
分類:规矩
《國語辭典》:循规蹈矩(循規蹈矩)  拼音:xún guī dào jǔ
遵守礼法,不踰越法度。明。无名氏《霞笺记》第六出:「吾辈朋友李玉郎,一向在先生面前,何等循规蹈矩。」《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老爷又是位循规蹈矩,听天任命,不肯苟且的人,只得呈报销假投供。」也作「蹈规循矩」、「蹈矩循规」、「应规蹈矩」。
《分类字锦》:轩辕规矩(轩辕规矩)
古史考: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
分类:
《分类字锦》:修饬仪矩(修饬仪矩)
见上注。
分类:卿监
《漢語大詞典》:小矩
短小的标尺。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 海州 ,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
分類:短小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