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46,分21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不自知
知见
下知
知数
不知名
同知
同知
知闻
亲知
粗知
不可知
求知
知觉
权知
眷知
《国语辞典》:不自知  拼音:bù zì zhī
自己没觉察到。如:「权力早已腐化他原本纯洁的心灵,不自知的将自己推向毁灭的边缘。」
分类:自己觉察
《漢語大詞典》:知见(知見)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实 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骈字类编》:下知
吕览见上知下。
《韵府拾遗 遇韵》:知数(知数)
越绝书:子胥正君,反以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范蠡闻之,以为不通。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
《国语辞典》:不知名  拼音:bù zhī míng
不晓得名字。如:「星期日我们一家出去郊游,一路上见到许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
《國語辭典》:同知  拼音:tóng zhī
1.共知。《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
2.职官名。指正官之副。凡主管一事而不授以正官之名,则谓之知某事,如宋代不以枢密院使授人,则称为「知枢密院事」,副使则称为「同知」。辽、金以后,沿此习惯,如府之主官称「知府」,而以府之佐官为「同知」。《西游记》第九回:「星夜令金牌下户唤到江州同知、州判二人,丞相对他说知此事,叫他提兵相助,一同过江而去。」《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侯同知晚上回府,便会同了众捕快,次日解官。」
《漢語大詞典》:同知
见解相同。知,“ 智 ”的古字。 汉 王充 论衡·死伪:“与世俗同知,则死人之实未可定也。”
分類:见解
《漢語大詞典》:知闻(知聞)
(1).知悉;知道。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各具宣布,咸使知闻。” 唐 姚合 《送宋慎言》诗:“童稚便知闻,如今只有君。”
(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絶。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来。’”
(3).消息。 唐 张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觅 十娘 兮断知闻。”
(4).交结;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赠》诗:“为报眼波须稳当, 五陵 游荡莫知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唐子西 ﹞后以党祸謫 罗浮 ,作诗云:‘説与门前白鷺羣,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剪灯新话·爱卿传》:“妾即 罗氏 也。感君想念,虽在幽冥,实所惻愴,是以今夕与君知闻耳。”
(5).朋友。 唐 白居易 《黄石岩下作》诗:“教他远亲故,何处觅知闻。”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湖海飘然避世纷,汀鸥沙鷺旧知闻。”
《國語辭典》:亲知(親知)  拼音:qīn zhī
亲戚与知己。《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浩荡别亲知,连翩戒征轴。」唐。白居易山中问月〉诗:「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
《漢語大詞典》:粗知
略知。 清 洪亮吉 《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梢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
分類:略知
《国语辞典》:不可知  拼音:bù kě zhī
1.不明白、不清楚。如:「至于合约内容写些什么就不可知了。」
2.无法预测。如:「对于不可知的明天,我无法给你答案。」
《國語辭典》:求知  拼音:qiú zhī
探求知识。唐。皇甫湜 上江西李大夫书:「所以勤身苦心,矻矻皇皇,出其家,辞其亲,甘穷饿而乐别离者,岂有二事哉!笃守道而求知也。」
《國語辭典》:知觉(知覺)  拼音:zhī jué
1.知道、察觉。《西游记》第三九回:「但恐官家有人知觉,泄漏我的事机,反为不美。」《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休使他知觉逃走了,不好回文。」
2.感官接受外界讯息,抽取特徵及加以组织,并参照过去的知识与经验,而获得对外界刺激的了解。例如:透过视网膜接收到「蘋果」的视觉刺激,经由视觉处理而得到「蘋果」的立体形状与颜色,并参照过去的相关经验而辨识出「蘋果」。
《漢語大詞典》:权知(權知)
谓代掌某官职。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 拓拔思恭 ﹞俄进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太祖 尝语 赵普 曰:‘ 唐 室祸源在诸侯难制,何术以革之?’ 普 曰:‘列郡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则无虞。’因从之。”
分類:官职
《漢語大詞典》:眷知
恩宠和知遇。亦泛指相知。旧唐书·裴延龄传:“良以内顾庸昧,一无所堪,夙蒙眷知,唯以诚直。”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虽迫於典故,姑令 王勃 以居前,而结此眷知,行见 鲁公 之拜后。”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以上异恩,有一於此,皆足为当世希艳,而臣愚一旦兼得之,其何以仰答眷知,副此千载一时之盛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