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知见(知見)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实 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骈字类编》:下知
吕览见上知下。
《韵府拾遗 遇韵》:知数(知数)
越绝书:子胥正君,反以见疏。谗人间之,身且以诛。范蠡闻之,以为不通。知数不用,知惧不去,岂谓智与?
《漢語大詞典》:知闻(知聞)
(1).知悉;知道。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各具宣布,咸使知闻。” 唐 姚合 《送宋慎言》诗:“童稚便知闻,如今只有君。”
(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絶。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来。’”
(3).消息。 唐 张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觅 十娘 兮断知闻。”
(4).交结;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赠》诗:“为报眼波须稳当, 五陵 游荡莫知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唐子西 ﹞后以党祸謫 罗浮 ,作诗云:‘説与门前白鷺羣,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剪灯新话·爱卿传》:“妾即 罗氏 也。感君想念,虽在幽冥,实所惻愴,是以今夕与君知闻耳。”
(5).朋友。 唐 白居易 《黄石岩下作》诗:“教他远亲故,何处觅知闻。”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湖海飘然避世纷,汀鸥沙鷺旧知闻。”
(2).通知,告知。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王遽谓曰:‘亲家翁职守北土,信问不絶。卿但具书状知闻,未用便来。’”
(3).消息。 唐 张鷟 《游仙窟》:“思神仙兮不可得,觅 十娘 兮断知闻。”
(4).交结;交往。 唐 杜牧 《宣州留赠》诗:“为报眼波须稳当, 五陵 游荡莫知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唐子西 ﹞后以党祸謫 罗浮 ,作诗云:‘説与门前白鷺羣,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剪灯新话·爱卿传》:“妾即 罗氏 也。感君想念,虽在幽冥,实所惻愴,是以今夕与君知闻耳。”
(5).朋友。 唐 白居易 《黄石岩下作》诗:“教他远亲故,何处觅知闻。”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湖海飘然避世纷,汀鸥沙鷺旧知闻。”
《漢語大詞典》:权知(權知)
谓代掌某官职。《新唐书·西域传上·党项》:“﹝ 拓拔思恭 ﹞俄进四面都统,权知京兆尹。”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太祖 尝语 赵普 曰:‘ 唐 室祸源在诸侯难制,何术以革之?’ 普 曰:‘列郡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则无虞。’因从之。”
分類: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