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2
词典
1
分类词汇
21
共21,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准量
对准
望山
仪表
锁定
省括
准度
表尺
三注
缺口
扬起
觑定
相矢
准星
端箭
《漢語大詞典》:
准量(準量)
(1).计量;估量。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乃斫孙枝,準量所任;至人攄思,制为雅琴。” 北魏
贾思勰
《
齐民要术·笨麯并酒
》
:“﹝浸药酒法﹞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
《
北史·房彦谦传
》
:“又四方悬远,难可详悉,唯準量人数,半破半成,徒计官员之多少,莫顾善恶之众寡。”
(2).引申为比例。 明
高攀龙
《家谱·内传》
:“ 黄巖公 以后,则高节大略,自淑淑人之概,大抵表见,而业亦渐隆,其起家盖与德相为準量。”
犹瞄准。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十四:“敌臺者以杀敌为义也……其孔内狭外阔,以便左右准量也。”
分類:
准量
瞄准
计量
为比
估量
比例
《國語辭典》:
对准(對準)
拼音:
duì zhǔn
准,箭靶。原指射箭时对正箭靶,后引申为对正目标。如:「对准红心,直射而去。」《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只金子香官星透露,坐的位子也好,靠著墙壁,离著抚台很远,可以做得手脚,便把那课艺取出,对准题目,拣一篇极短的,一字一句写。」
分類:
对准
瞄准
《國語辭典》:
望山
拼音:
wàng shān
古弩上所设的瞄准器。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九。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分類:
望山
瞄准
《國語辭典》:
仪表(儀表)
拼音:
yí biǎo
1.准则、模范。《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2.容貌举止。南朝梁。
沈约
齐丞相豫章文宪王碑
:「位冠朝首,仪表瑰雄,风神秀杰。」《宋史。卷二五二。杨承信传》:「杨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
3.测量指示的器具。如驾驶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仪表」。
分類:
仪表
准则
机弩
测定
外表
温度
部件
立木
法式
气压
为法
容貌
楷模
电量
瞄准
姿态
血压
日影
风度
流量
候天
天象
仪器
太平天国
《国语辞典》:
锁定(锁定)
拼音:
suǒ dìng
瞄准对正。如:「锁定目标」。
分类:
瞄准
《漢語大詞典》:
省括
谓将箭瞄准目标。括,箭杆末端。常用以比喻为政必须合于准则。
《
书·太甲上
》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於度,则释。” 宋
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
诗:“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上立準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清
黄宗羲
《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
:“又言时及艰难,安危省括,悬於督抚,以臣裁量,多不可以备仓卒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
分類:
瞄准
目标
末端
为政
必须
合于
准则
《漢語大詞典》:
准度(準度)
测量;衡量。
《
后汉书·律历志中
》
:“赤道者为中天,去极俱九十度,非日月道,而以遥準度日月,失其实行故也。”
《
礼记·乐记
》
“以绳德厚” 唐 孔颖达 疏:“绳,犹度也。谓準度以道德仁厚也。” 宋
王钦臣
《
王氏谈录·晏相观书
》
:“观书遇事,有可用者,必準度所宜使处,然后默记。”
瞄准器。 宋
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
诗:“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上立準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分類:
测量
瞄准
衡量
《國語辭典》:
表尺
拼音:
biǎo chǐ
枪炮上用来瞄准和测定射程远近的测距器。
分類:
枪炮
瞄准
和数
数字
《漢語大詞典》:
三注
(1).三次瞄准。
《
晋书·宣帝纪
》
:“ 爽 帐下督 严世 上楼,引弩将射帝。 孙谦 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
(2).三宗赌注。如:我们怎么倒稳吃三注呢?
分類:
三次
瞄准
赌注
我们
《國語辭典》:
缺口
拼音:
quē kǒu
1.器物破缺的地方。如:「这样美丽的碗,可惜有一个缺口。」
2.空隙而可通行的地方。如:「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从山的缺口直接通过吧!」
分類:
缺口
缺陷
突破
枪炮
物质
破口
部件
供应
空隙
瞄准
装置
《國語辭典》:
扬起(揚起)
拼音:
yáng qǐ
飞起、上升。如:「一辆车子在泥土路上疾驰而过,扬起了漫天灰尘。」
分類:
扬起
朝上
向上
瞄准
对准
《漢語大詞典》:
觑定
亦作“覷定”。 瞄准;看准。
《水浒传》
第九八回:“ 琼英 左手带住画戟,右手拈石子,将柳腰扭转,星眼斜睃,覷定 扈三娘 ,只一石子飞来,正打中右手腕。” 清
赵翼
《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
》
:“至 昌黎 时, 李 杜 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闢一径。惟 少陵 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覷定,欲从此闢山开道,自成一家。”
分類:
瞄准
《漢語大詞典》:
相矢
相与发誓。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
:“ 吕洞宾 计所度者无虑数千,人人咸喜得道,相矢终身依焉。”
发箭时用一目瞄准。因以喻眇一目者。 宋
秦观
《眇倡传》
:“有书生嘲之曰:‘间者缺然不见,意有奇遇,乃从相矢者处乎!’少年忿曰:‘自余得若人,还视世之女子无不餘一目者,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为!’”
分類:
相与
发箭
发誓
一目
瞄准
《國語辭典》:
准星(準星)
拼音:
zhǔn xīng
枪炮口上端用来瞄准的星尖,与表尺、缺口配合,构成瞄准基线。
分類:
枪炮
瞄准
装置
言行
常位
准确
炮口
上端
《漢語大詞典》:
端箭
谓发箭瞄准时,以一目凝视目标。 唐
张鷟
《
朝野佥载
》
卷四:“修文学士 马吉甫 眇一目,﹝目﹞为端箭师。” 元 马祖常 有
《题〈明皇端箭图〉》
诗。
分類:
发箭
瞄准
准时
一目
凝视
目标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