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77,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龚茂良(字 实之 庄敏 )
丁娄明(字 如晦 )
刘季裴(字 少度 )
程大昌(字 泰之 文简 )
杨邦弼(字 良佐 )
汪若思(字 行父 )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陈之茂(字 卓卿、阜卿 号 锡山 )
郑伯熊(字 景望 文肃 )
梁克家(字 叔子、叔予 文靖 仪国公 )
员兴宗(字 显道 号 九华、九华子 )
张孝祥(字 安国 号 于湖居士 )
沈有开(字 应先 )
凌景夏(字 季文 )
其它辞典(续上)
王扬英(字 昭祖 )龚茂良(字 实之 庄敏 )
丁娄明(字 如晦 )
刘季裴(字 少度 )
程大昌(字 泰之 文简 )
杨邦弼(字 良佐 )
汪若思(字 行父 )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陈之茂(字 卓卿、阜卿 号 锡山 )
郑伯熊(字 景望 文肃 )
梁克家(字 叔子、叔予 文靖 仪国公 )
员兴宗(字 显道 号 九华、九华子 )
张孝祥(字 安国 号 于湖居士 )
沈有开(字 应先 )
凌景夏(字 季文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昭祖。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初为遂昌主簿,历太常博士、著作郎。累官直秘阁知眉州,在任鼎新校舍,广劝士子学,其地为刻石记功。后除成都路运判,未就,报罢归。全宋诗
王扬英,字昭祖,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为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京口耆旧传》卷五)。二十一年,上书荐秦熺为相,知泰州(《宋史》卷四七三《秦桧传》)。官终知眉州。事见《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全宋文·卷四○八三
王扬英(?——一一五九),字昭祖,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擢宣和六年进士第,为遂昌县主簿。绍兴八年献《黼扆箴》十二篇,擢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权吏部员外郎。出任浙东安抚司参谋官,移知泰、眉州。于两州大兴学事,士子皆勤于学。就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未上,报罢归。绍兴二十九年卒。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二○、选举二○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四、一三四、一四八、一六二,《京口耆旧传》卷五,《宋史》卷二○五、四七三,《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78 【介绍】: 宋兴化军人,字实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历迁监察御史,敢言阙失。后除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时江西连年大旱,遂措置一路荒政,免税发廪,全活甚众。孝宗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奏请取封桩米赈济淮南饥民。二年,叶衡罢相,以首参行相事。因主和议,责降安置英州,卒于贬所。谥庄敏。有《静泰堂集》。全宋诗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七)。历州、县属官,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监察御史、右正言。上疏劾龙大渊、曾觌,出知建宁府。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为广东提刑,就知广州(宋王十朋《梅溪后集》卷二六《广州重建学记》)。除江西运判,因救荒有功,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拜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八)。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落职放罢,安置英州,五年,卒于贬所(《宋史》卷三五《孝宗本纪》)。《宋史》卷三八五有传。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四八七四
龚茂良(?——一一七八),字实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进士。为南安簿、邵武司法,调泉州察推。改宣教郎,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上言,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极论龙大渊、曾觌奸回,除直秘阁、知建宁府。二人既逐,起广东提刑,就知信州。除直显谟阁、江西运判、兼知隆兴府。会江西连岁大旱,以右文殿修撰再任,全活数百万。进敷文阁待制、除礼部侍郎。淳熙元年拜参知政事,以首参行相事。淳熙四年为谢廓然所构,责降英州安置,次年卒。后复资政殿学士,谥庄敏。著有《静泰堂集》。见《宋史》卷三八五本传,雍正《福建通志》卷四四。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 【介绍】: 宋福州长溪人,字少度。十岁能文。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历秘书丞、监察御史,累官秘阁修撰。孝宗乾道间进十论,所论何承天屯田,规划甚详。孝宗极称赏之,每延顾问,所对皆称旨。有《颐斋遗稿》等。全宋诗
刘季裴(一一二二~?),字少度,原籍开封(今属河南),寓居长溪(今福建霞浦)。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二十六(《绍兴戊辰同年小录》)。知政和县(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为秘书丞兼国史馆编修官,迁监察御史(《南宋馆阁录》卷七、八)。七年,除将作监兼太子侍讲,八年,以起居舍人兼太子左谕德;九年,以秘阁修撰致仕(《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二九,七七之八三)。有《颐斋类稿》,已佚。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95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泰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孝宗时,累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所至留心民困。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平生笃学,长于考订名物典故。有《禹贡论》、《诗论》、《易原》、《雍录》、《易老通言》、《考古编》、《演繁露》、《北边备对》等。全宋诗
程大昌(一一二三~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为太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著作佐郎,历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出为浙东提点刑狱、江西转运副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召为秘书少监。三年,权刑部侍郎。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简。有《程文简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论》、《演繁露》、《考古编》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程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四九○八
程大昌(一一二三——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主吴县簿,历太学正、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迁著作佐郎,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除浙东提刑。召为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除权刑部侍郎,兼给事中,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移知建宁府。光宗嗣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三,谥文简。著有文集、《易老通言》等,今存《易原》八卷,《禹贡论》五卷、《后论》一卷,《禹贡山川地理图》二卷,《雍录》十卷,《考古编》十卷,《考古续编》十卷,《演繁露》十六卷,《续演繁露》六卷,《文简公词》一卷等。见周必大《程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六三),《宋史》卷四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徙家居吴,字良佐。杨亿四世孙。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为太学博士,调通判信州,寻以大理卿改湖南漕,迁秘书丞、著作佐郎。两迁礼部,官至起居郎、中书舍人。尝从王蘋游,探研理学。全宋诗
杨邦弼,字良佐,亿四世孙。其先建宁浦城人,从王蘋学,徙家震泽(今江苏吴江西南)。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进士,为太学博士。逾年,通判信州,迁湖南转运使。官终中书舍人。事见《王著作集》卷五。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八九三
杨邦弼(?——一一六一),字良佐,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杨亿四世孙。来从王蘋学,遂居平江府吴江。绍兴十二年进士第三,选为太学博士。逾年通判信州,寻以大理卿改湖南漕。迁秘书丞,著作佐郎,礼部郎,起居舍人,起居郎,中书舍人。绍兴三十一年九月卒。见《王著作集》卷五《杨邦弼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19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初,知处州,修复通济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除中书舍人。淳熙五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奉祠。后因病,退居故里石湖。卒赠少师,追封崇国公,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诗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编类高宗圣政所兼敕令所检讨官。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为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静江知府、资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工诗词,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集》等。孝宗淳熙四年(1177)中秋,由四川卸任东回临安,经过武昌时曾数次登临黄鹄山南楼,作《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并载入其所撰《吴船录》,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开登南楼题黄鹤楼词之先河。并在南楼题诗七律《鄂州南楼》,描绘武昌中秋之夜的迷人景象,表达出对江城的赞美之情。全宋文·卷四九七五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号此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隆兴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乾道元年升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三年,起知处州。五年,召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擢起居舍人兼侍讲,仍兼实录院检讨官。六年五月,迁起居郎。使金还,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九年,出为广西经略安抚使兼知静江府。淳熙元年,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四年,以病丐归。入对,除权礼部尚书。五年知贡举,寻兼直学士院,以中大夫参知政事,兼权修国史日历。出知婺州、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帅江东兼行宫留守、知建康府。十年丐闲。十五年起知福州,力辞。绍熙三年,知太平州,旋丐归。四年薨,年六十八。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本传,于北山《范成大年谱》,孔凡礼《范成大年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卓卿,一作阜卿,号锡山。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廷对忤权相,被黜。状元张九成叩头殿阶,称己学不如之茂,之茂能言人不敢言,宜奖不宜黜。高宗览对悚然,赐同进士出身。除休宁尉,以经学为诸儒倡。孝宗隆兴中仕至吏部侍郎。善诗画,刚果识治体,未及大用而卒。全宋诗
陈之茂(?~一一六六),字阜卿,无锡(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六年,为休宁尉(《新安志》卷四)。三十年,为秘书省著作郎,监察御史。三十一年,知吴兴,次年改知平江(《嘉泰吴兴志》卷一四)。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知建康,二年知隆兴(《南宗制抚年表》卷上)。乾道二年再知建康,旋致仕(《景定建康志》卷一四)。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二四五
陈之茂(?——一一六六),字卓卿,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绍兴二年以太学生廷试,赐同进士出身,与州助教。历绍兴通判。三十年,自著作佐郎除监察御史。次年,为吏部员外郎。出知平江府、建康府。乾道初迁吏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兼中书舍人、直学士院。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二、一七二、一八五、一八九,《宋会要辑稿》仪制九之二二,《南宋馆阁录》卷七、八,《景定建康志》卷一四,洪武《无锡志》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127—1181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景望。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累官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建宁府。与同里薛季宣皆以学行闻名,尤精于古人经制治法。与弟伯英、伯海,以振起伊洛之学为任,由是永嘉学者,咸宗郑氏。卒谥文肃。有《郑景望集》、《郑敷文书说》。全宋诗
郑伯熊,字景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调黄岩尉。孝宗隆兴初召试正字,除太常博士,迁吏部侍郎,宗正少卿。出知宁国府,改知建宁。有《郑景望集》,已佚。事见明嘉靖《温州府志》卷三。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四六七三
郑伯熊,字景望,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绍兴十五年第进士,历黄岩尉,婺州司户。隆兴初,召试正字,除太常博士。出为福建提举。除魏王府司马,改江西提刑,奉祠。起知婺州,入为吏部郎官兼太子侍读。历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移知建宁,卒,后谥文肃。伯熊邃于经学,与弟伯英并称「二郑」,由是永嘉之学以郑氏为宗。著有《郑伯熊集》三十卷。今存《书说》一卷。见《万姓统谱》卷一○七,《宋元学案》卷三二,《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1187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叔子。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第一。累擢著作佐郎,时下诏求言,因条上六事,语甚切直。历中书舍人、给事中。遇事不可,必执奏无隐。孝宗乾道八年,累拜右丞相兼枢密使。近戚权幸,不少假借。出知建宁,临行劝帝无求奇功。淳熙九年,复为右丞相。卒谥文靖。有《淳熙三山志》。全宋诗
梁克家(一一二八~一一八七),字叔予,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授平江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中书舍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六年,参知政事,七年,兼权知枢密院事。八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以论金使朝见授书仪不合,求去,淳熙六年(一一七九)出知建宁府。九年,入拜右丞相。旋得疾,十四年卒,年六十。谥文靖。有《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宋史》卷三八四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五○一三
梁克家(一一二八——一一八七),字叔子,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绍兴三十年进士第一,授平江签判。历著作佐郎、中书舍人、给事中。乾道五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明年,参知政事,又明年,兼知枢密院事。八年,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寻出知建宁府。淳熙八年起知福州,九年封仪国公,拜右丞相,十三年以内祠兼侍读。次年卒,年六十。谥文靖。编有《淳熙三山志》。见《宋史》卷三八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州仁寿人,字显道,仕前居九华山,号九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荐除教授。召试,擢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所上奏议,大抵毅然抗论,指陈时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贵幸,中谗去职,侨居润州而终。多与张栻、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全宋诗
员兴宗(?~一一七○),字显道,自号九华子,仁寿(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初为太学教授。乾道四年(一一六八),擢校书郎兼国史编修官。五年,迁著作佐郎。六年,兼实禄院检讨官,以抗疏言事去职,主管台州崇道馆,卒。著《九华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李心传序、附录金山住持印老祭文,《南宋馆阁录》卷七、八。 员兴宗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九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八三四
员兴宗(?——一一七○),字显道,号九华,陵州(治今四川仁寿)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权差黎州教授。乾道中诏试禁林,赐诰第一,擢著作郎、国子编修、实录院检讨,与修四朝国史。国有大议,皆直言敢谏,遇事有不可,即指陈利害,如茹物于中,一吐为快。以此触怒权贵,以谗去职,侨居润州。乾道六年卒。著有《辩言》(存)、《采石战胜录》(存)、《九华集》。见本集《答程用之书》、《上宰相书》、《上四叔承事书》及李心传《九华集序》,王颐《祭员兴宗文》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1170 【介绍】: 宋和州乌江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张祁子。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历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除知抚州,莅事精确,人所不及。知平江府,剖决繁事,庭无滞讼。为广西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后徙荆湖北路安抚使、知荆南府,筑寸金堤,州息水患;置万盈仓,以储漕粮。以疾致仕。善诗文,尤工词,风格宏伟豪放。有《于湖集》、《于湖词》。全宋诗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为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为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赞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赞张浚主战,为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复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乾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溪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张孝祥(1132—1170) 南宋词人、书法家。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生于浙江鄞县。绍兴二十四年(1154)状元及第,历任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建康留守、潭州知府、荆湖北路安抚使等职,颇有政绩。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善诗文,尤工词,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所作《满江红·听雨》中写到南楼。全宋文·卷五六九一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以第一人登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上书乞昭雪岳飞,为权相秦桧所忌。次年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迁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出知抚州、平江府,入为中书舍人,领建康府留守。复出知静江府、潭州、荆南府,为荆湖北路安抚使,所至有政声。乾道五年以疾卒,年仅三十九。孝祥善诗文翰墨,尤工于词,在宋代词人中占有重要地位。著有《于湖集》。事见王质《于湖集序》(《雪山集》卷五),《宣城张氏信谱传》(《于湖集》附录),《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212 【介绍】: 宋常州人,字应先。尝从张栻、吕祖谦、薛季宣等游,教授处州。累官太学博士,与诸生讲学罢,杜门读书,不事请谒。进枢密院编修兼实录院检讨,擢秘书丞,建言振拔知名士。宁宗在嘉邸时,以著作郎充嘉王府赞读兼兵部郎。宁宗即位,迁起居舍人、起居郎,皆兼侍讲。寻为忌者排斥,起知徽州、太平州,连疏求去,加直龙图阁致仕。简介
沈有开,字应先,无锡人。宋淳熙戊戌进士,起家太学博士,寻迁直龙图阁,授朝议郎。全宋文·卷五八○○
沈有开(一一三四——一二一二),字应先,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淳熙五年登进士第,教授处州,历迁工部、刑部架阁文字,太学博士,枢密院编修兼实录院检讨。绍熙三年进秘书丞、著作郎,充嘉王府赞读,兼兵部郎。宁宗即位,迁起居舍人、起居郎,兼侍讲。为忌者排陷,废斥十年,起知徽州,复知太平州致仕,又几十年。嘉定五年卒,年七十九。见《水心文集》卷二一《沈公墓志铭》,《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5 【介绍】: 宋临安府馀杭人,字季文。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以言宋金和议非便,忤秦桧意,出知外郡,闲居十余年。桧死,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抚州,徙襄阳、鼎州、宣州。官终吏部侍郎。全宋文·卷四一九四
凌景夏,字季文,馀杭(今浙江杭州西)人。绍兴二年对策第二,任绍兴府观察推官。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工部员外郎,寻知外郡。绍兴二十六年由知筠州除军器监,任起居舍人兼权给事中,迁中书舍人。知抚州、襄阳府、鼎州、宣州。三十年,加集英殿修撰,次年任吏部侍郎。隆兴二年,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年垂八十。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四,汪应辰《祭凌尚书文》(《文定集》卷二○),《咸淳临安志》卷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