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77,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翟汝文(字 公巽 忠惠 )
富直柔(字 季申 )
冯熙载(字 彦为 )
王时雍(字 朝美 )
白时中(字 蒙亨 崇国公 )
洪兴祖(字 庆善 号 练塘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陈与义(字 去非 号 简斋、无住道人 )
徐师仁(字 从圣、从信 号 壶山 )
何志同(字 彦时 )
周执羔(字 表卿 )
宋齐愈(字 文渊、退翁 )
潘良贵(名 京 字 义荣、子贱 号 默成、默成居士 )
钱周材(字 元英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安中(字 履道 号 初寮 )翟汝文(字 公巽 忠惠 )
富直柔(字 季申 )
冯熙载(字 彦为 )
王时雍(字 朝美 )
白时中(字 蒙亨 崇国公 )
洪兴祖(字 庆善 号 练塘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陈与义(字 去非 号 简斋、无住道人 )
徐师仁(字 从圣、从信 号 壶山 )
何志同(字 彦时 )
周执羔(字 表卿 )
宋齐愈(字 文渊、退翁 )
潘良贵(名 京 字 义荣、子贱 号 默成、默成居士 )
钱周材(字 元英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34 【介绍】: 宋中山阳曲人,字履道,号初寮。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政和中,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以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迁左丞。五年,授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骄横跋扈,安中不能制,曲意奉之。召还,为大名府尹。钦宗靖康初,为言者所劾,累贬象州安置。善属文,尤工四六。有《初寮集》。全宋诗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此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史》本传推算,如按《文忠集》卷一五《跋初寮王左丞赠曾祖诗及竹林泉赋》所记推算,生年提前一年),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徽宗政和间,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疏蔡京罪,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五年,主联金攻辽,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二○)。七年,宋金启衅,以上清宝箓宫使兼侍读召还(同上书职官五四之一一)。除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钦宗靖康初,连贬随州、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四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年五十九。有《初寮集》七十六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王安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初寮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全宋文·卷三一五○
王安中(一○七六——一一三四),字履道,号初寮,中山曲阳(今河北曲阳)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调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为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因疏劾蔡京,迁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初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五年,授庆远军节度使、燕山府路宣抚使,与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安中不能制。召还,除检校太保、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为言者所论,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累贬象州安置。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四年,卒,年五十九。《宋史》卷三五二有传。事迹又见周必大《初寮集序》(《初寮集》卷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6—1141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公巽。哲宗元符三年进士。徽宗时,除秘书郎,拜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强市百姓墓田,增辟园池,黜守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高宗建炎改元,上疏乞请减上供数额。绍兴二年,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好古博雅,工画及篆籀,有《忠惠集》。门人私谥忠惠。全宋诗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丹阳(今属江苏)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为侍亲不仕。亲丧服阕,除议礼局编修官。徽宗召对,除秘书郎。大观元年(一一○七),除著作佐郎。二年,迁起居郎。政和三年(一一一三),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因劾内侍梁师成,出知宣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这`高宗绍兴初,除翰林学士承旨,寻除参知政事。秦桧劾其专擅,罢去。十一年,卒,年六十六。谥忠惠。著有《忠惠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卷。事见《忠惠集》附录《孙繁重刊翟氏公巽埋铭》,《京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三七二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二○五
翟汝文(一○七六——一一四一),字公巽,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镇江)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擢议礼局编修官,召对,徽宗嘉之,除秘书郎。久之,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除中书舍人。出知襄州,移知济州,复知唐州,以谢章自辨罢。未几起知陈州,召拜中书舍人,命同修《哲宗国史》,迁给事中。出守宣州,召为吏部侍郎,出知庐州,徙密州。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改显谟阁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绍兴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政局。忤秦桧,罢去。绍兴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卒于平江府常熟县寓所,享年六十有六。所著有《忠惠集》三十卷、《东汉通史》五十卷、《圃学》五卷、《人物志》五卷、《广闻》三卷。事见《翟氏公巽埋铭》(《忠惠集》附录),《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6 【介绍】: 宋洛阳人,字季申。富弼孙。少敏悟,有才名。以父任补官。钦宗靖康初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高宗建炎四年,累迁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改同知院事。为吕熙浩、秦桧所忌,数月罢。后知衢州,坐事落职奉祠,徜徉山泽,放意吟咏,与苏迟、叶梦得诸人交游。全宋诗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洛阳(今属河南)人。弼孙。钦宗靖康初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授著作佐郎。三年,除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右谏议大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二五)。四年,迁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改同知枢密院事,为吕颐、秦桧所忌,数月即罢,提举临安洞霄宫。起知衢州。十二年,坐事落职(同上书卷一四四)。二十六年卒(同上书卷一七五),年七十三(参《古籍整理与研究》第六期王兆鹏《宋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宋史》卷三七五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三四○二
富直柔(一○八四——一一五六),字季申,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富弼之孙,富绍庭之子。以父任补官,靖康初召赐同进士出身,建炎初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右谏议大夫,出知鼎州。四年,入为给事中,迁御史中丞,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兴元年,除同知枢密院事,为吕颐浩、秦桧所忌,遂罢,以本官奉祠。八年,起知衢州,罢,又知泉州,复以失入死罪落职奉祠。后复端明殿学士。绍兴二十六年卒于建州,年七十三。见《宋史》卷三七五本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三四、一七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四、一五,王兆鹏《南渡六诗人生卒年考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寿州寿春人,字蒙亨。进士。哲宗元祐中为同州教授,累官吏部侍郎。坐事降秩,知郓州。徽宗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次年为中书侍郎。宣和六年,除太宰兼门下侍郎。时燕山告急,恬不为虑。钦宗即位,李纲荐时中守卫京师,怒辞。罢为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御史劾其孱儒不才,落职。寻卒于镇江。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白时中(?——一一二七),字蒙亨,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绍圣中累官太学博士,除正字,迁秘书郎。进吏部侍郎,同知贡举。降知郓州,复召为刑部尚书。政和中历翰林学士、承旨,除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迁尚书右丞,加中书侍郎。重和元年,进门下侍郎。宣和六年,除特进、太宰兼门下,封崇国公,进庆国。靖康元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寻知寿春府。建炎元年卒于镇江。编有《政和新修御试贡士敕令格式》一百五十九卷、《政和新修贡士敕令格式》五十一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五一八,《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一三、职官七之二五、职官五四之一一、选举一之一三、刑法三之六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5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字庆善,号练塘。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高宗初,授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博士。绍兴四年,应诏上疏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饶州,所至有惠政。以忤秦桧,编管昭州卒。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左氏通解》、《楚辞补注》及《考异》等。全宋诗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为陈州商水主簿(《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召试,授秘书省正字。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应诏上疏,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徙饶州。因序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注》,忤秦桧,编管昭州。二十五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年六十六。有《楚辞补注》等行于世。《宋史》卷四三三有传。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登政和八年上舍第,为湖州士曹。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绍兴四年,上疏言时政,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江东提刑,又历知真、饶二州。时秦桧当国,言官争弹劾以媚桧,兴祖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次年复其官,特赠直敷文阁。兴祖好古博学,著有《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春秋本旨》、《古文孝经序赞》、《老庄本旨》、《韩子年谱》(存)、《楚辞补注》(存)等。见《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颍昌府学教授。累官著作郎,假太常少卿使金贺正旦归,迁司门员外郎。靖康改元,致仕归,寓居临海(《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历福建路转运副使,以忤秦桧,主管崇道观。桧死,累官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孝宗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贺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移籍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登政和五年进士第,任颍州府学教授,入秘书省为校书郎、著作佐郎。假太常少卿,迁司门员外郎。致仕。绍兴八年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参议官,九年入为仓部郎,转吏部。请外,除福建路转运副使。迁吏部尚书。二十九年,除参知政事,踰年告老。孝宗隆兴二年复起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俄罢,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谥清简。著有文集奏议若干卷。见韩元吉《贺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8 【介绍】: 宋洛阳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号简斋。陈希亮曾孙。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充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金兵破开封,避乱南下。高宗绍兴元年至行都绍兴,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工诗,初学黄庭坚、陈师道,后师杜甫,抒写家国之感,伤时恨别,悲壮苍凉。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亦能词。有《简斋集》、《无住词》。全宋诗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为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复为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为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为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为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为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陈与义(1090-1139) 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有《简斋集》、《无住词》。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又号无住道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历太学博士、著作佐郎等。靖康之乱,避地襄汉,辗转湖湘广闽。绍兴元年,召至行在所,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出知湖州,复入为给事中,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八年卒,年四十九。与义工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有盛名于世。著有《简斋集》(存)、《无住词》(存)、《陈简斋内外制》(佚)。见张嵲《陈公资政墓志铭》(《紫微集》卷三五),《宋史》卷四四五本传,《遂初堂书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从圣,一字从信。徐确子。幼敏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官校书郎、史馆检讨、著作佐郎。尝预修国史,以能称。全宋诗
徐师仁(一○九一~?),字从圣(《莆阳比事》卷二作从信),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时年十八。历泉州司法参军,秘书省校书郎,国史院检讨,著作佐郎。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三。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三二三
徐师仁(一○九一——?),字从圣,号壶山,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时年十八。授泉州司法。改袁州户曹。召为秘书省校书郎,除国史院检讨官兼次《崇文总目》,再岁迁著作佐郎。累官朝请郎。著有《壶山集》。见雍正《福建通志》卷六八,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徐确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70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表卿。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历太学博士、通判湖州。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使还,兼权吏部侍郎,同知贡举。因反对秦桧以科第私其子,罢去。后起知眉州,累除敷文阁待制。孝宗乾道二年,拜礼部尚书,屡劝帝辨忠邪、纳谏诤。尝奉命釐正《统元历》,撰有《历议》、《历书》、《五星测验》。全宋文·卷四○六七
周执羔(一○九四——一一七○),字表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第二,绍兴五年,通判湖州,累迁右司员外郎,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使还,兼权吏部侍郎。因劾秦桧以科第私其子,罢去。起知眉州,徙阆州,又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乾道初,守婺州。次年四月,复为礼部侍郎。寻拜本部尚书。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撰有《历议》、《历书》、《五星测验》各一卷。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蜀人,字文渊,一字退翁。徽宗宣和三年上舍第一。钦宗靖康元年,官右谏议大夫。高宗建炎元年,为左司员外郎,试起居郎。以推举伪楚张邦昌,论死。全宋文·卷四○四六
宋齐愈,字文渊,一字退翁,邛州依政(今四川邛崃东)人。宣和三年上舍第一,积官著作佐郎,靖康元年除御史。建炎元年,为右司员外郎,试起居郎,迁右谏议大夫,旋罢。或告其推举张邦昌,是年七月,处以腰斩。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五、六、七及张栻《记宋退翁齐愈被祸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50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初名京,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以上舍释褐为博士,迁秘书郎。蔡京欲与交,遭拒。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首请诛叛国者,主养兵以图恢复,被黄潜善等排挤而去。累官中书舍人,以徽猷阁待制奉祠。还里,十年不出。有《默成文集》。全宋诗
潘良贵(一○九四~一一五○),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金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𣓨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串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年五十七。有《默成居士集》十五卷,已佚。清康熙初由其裔孙辑成《默成文集》八卷。《宋史》卷三七六、《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 潘良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校以《敬乡录》卷二(简称敬乡)所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全宋文·卷四○七八
潘良贵(一○九四——一一五○),初名京,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政和五年,以上舍释褐为辟雍博士,迁秘书郎、主客郎中,出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靖康元年,召还赐对,因言时宰何㮚、唐恪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首论伪党当诛,为汪、黄所恶,书奏三日而左迁。越数年,提点荆湖南路刑狱,除考功郎,迁左司。求出,以直龙图阁知严州,转秘书少监,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以廷叱言者忤旨,求去,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明州。期年,除徽猷阁待制、提举亳州明道宫。绍兴二十年卒,年五十七。著有《默成文集》,朱熹为序,极推重之。见朱熹《金华潘公文集序》(黄刻本《潘默成公文集》卷首)及《宋史》卷三七六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67 【介绍】: 宋江宁溧阳人,字元英。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大理司直、晋安郡王府教授。累迁刑部侍郎、中书舍人。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即位,以旧学召对便殿,为中书舍人,迁给事中,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致仕。全宋文·卷四一九六
钱周材(一○九六——一一六七),字元英,江宁府溧阳(今江苏溧阳)人。建炎二年进士。绍兴中累迁大理司直,秘书省校书郎兼普安郡王府教授,著作郎,起居舍人,权刑部侍郎。十七年,除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兼侍讲,出知常州。奉祠归。孝宗隆兴初为中书舍人,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丁母忧,以龙图阁直学士奉祠告老。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二。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一五三、一五四、一五六、一六三、一六五、一七三,《翰苑群书》卷一一,《景定建康志》卷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