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8—897 【介绍】: 唐僧。青州临淄人,一说曹州郝乡人,俗姓郝。投本州龙兴伽蓝,从师剪落。寻往嵩山纳戒,师勉之听习,于经律但染指而已。后居赵州观音院,精心玄悟,受法南泉印可,开物化迷,大行禅道,号赵州法道。卒,谥真际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8—897 俗姓郝,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一作曹州(今山东定陶)郝乡人。幼出家。后至池州,谒南泉普愿而悟禅机。年80,始住赵州观音院,讲习禅法,从者颇多。世称赵州和尚。成德节度使王镕甚加礼敬。其禅语风行天下,时称为赵州门风。享年120岁,卒谥真际大师。《祖堂集》卷一八、《宋高僧传》卷一一、《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古尊宿语录》卷一三、卷一四收其语录及行状。诸书存其诗偈17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郝氏。曹州郝乡人也。童稚出家于州之扈通寺。以沙弥抵池阳。见南泉愿和尚。时泉方偃息。问谂曰。近离什么处。谂云瑞像院。泉云。还见瑞像么。谂云。不见瑞像。只见卧如来。泉云。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谂云。有主沙弥。泉云。主在什么处。谂进前云。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体万福。泉器之。许入室。 异日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谂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谂云。不拟如何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足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耶。谂于言下悟入。乃于嵩岳琉璃坛纳戒。却反南泉。异日问南泉。知有底人。向什么处休歇。泉云。山下作牛去。谂云谢指示。泉云。昨夜三更月到窗。 谂作火头。一日闭却门。烧烟满屋。叫云。救火救火。时大众俱到。谂云。道得即开门。南泉于窗隙中。过钥匙与谂。谂即开门。 谂到黄檗。檗便闭却方丈门。谂持火炬。于法堂内叫云。救火救火。檗开门擒住云。道道。谂云。贼过后张弓。 又到保寿。寿见来即背坐禅床上。谂展坐具礼拜。寿下禅床。谂便出。 到盐官云看箭。官云过也。谂云中也。 到夹山将柱杖入法堂。夹山云。作什么。谂云探水。夹云。一滴也无。探什么。谂倚杖于壁而出。 将游五台。有大德作偈留云。何处青山不道场。不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来非吉祥。谂云。作么生是正眼。大德无对。 众请住赵州观音院。示众云。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枝草。为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为一枝草用。佛是烦恼。烦恼是佛。时有僧问。未审佛为谁家烦恼。谂云。为一切人烦恼。僧云。如何免得。谂云。用免什么。 谂扫地次。僧问。清净伽蓝为什么有尘。谂云。又一点也。 谂问一座主。讲什么经。座云。讲涅槃经。谂云。问一段义得否。座云得。谂以脚踢空吹一吹。是什么义座云。经中无此义。谂云。五百力士揭石业。便道无。 大众晚参。谂云。今夜答话去。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出礼拜。谂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有僧游五台。问一婆子云。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云蓦直去。僧便去。婆云。又恁么去也。僧举似谂。谂云。待我去勘破者婆子。谂明日便去。问台山路如前。婆答谂亦如前。谂归谓其僧曰。我与汝勘破者婆子了也。 僧问。恁么来底人。师还接否。谂云接。僧云。不恁么来底人。师还接否。谂云接。僧云。恁么来者从师接。不恁么来者如何接。谂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有新到僧。谓谂曰。某甲从长安来。横担一条柱杖。不曾拨著一人。谂云。自是大德柱杖短。僧无对。 有僧写谂真。呈谂。谂曰。且道似我不似我。若似我即打杀老僧。若不似我即烧却㡧子。 谂上堂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还有答话分也无。后有僧举似洛浦。浦扣齿。又举示云居。居云何必。僧回举似谂。谂云。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僧云。请和尚举。谂才举前语。僧指旁僧云。者个师僧。吃却饭了。作恁么语话。谂休去。 一日真定帅王公。携诸子入院。谂坐而问曰。大王会么。王曰不会。谂云。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明日王公令客将传语。谂下禅床接。侍者问云。和尚昨日大王来。不下禅床。今日军将来。为什么却下禅床。谂云。非汝所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下等人来。山门外接。 谂临终。寄拂子与王公曰。若问何处得来。但道老僧平生受用不尽者。 乾宁四年十一月二日。右胁而寂。寿一百二十。谥真际大师。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从谂。青州临淄人也。童稚之岁孤介弗群。越二亲之羁绊。超然离俗。乃投本州龙兴伽蓝从师剪落。寻往嵩山琉璃坛纳戒。师勉之听习于经律但染指而已。闻池阳愿禅师道化翕如。谂执心定志钻仰忘疲。南泉密付授之。灭迹匿端坦然安乐后于赵郡开物化迷大行禅道。以真定帅王氏阻兵封疆多梗。朝廷患之。王氏抗拒过制。而偏归心于谂。谂尝寄麈拂上王氏曰。王若问何处得此拂子。答道老僧平生用不尽者物。凡所举扬天下传之号赵州去道。语录大行为世所贵也。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参南泉。值泉偃息而问曰。近离甚处。师曰瑞像。泉曰还见瑞像么。师曰。不见瑞像。祇见卧如来。泉便起坐。深器之。许其入室。他日问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师曰。还可趋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道不属知。不属不知。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师于言下悟理。遂乃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于中觅一个道人无。若与空王为弟子。莫教心病最难医。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坏时。此性不怀。祇是个主人公。更向外觅作么。一婆子请转藏经。师却下床转一匝。曰转藏经已竟。婆曰。比来请转。全藏。如何祇为转半藏。一日师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又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老僧在青州。做得一领布衫。重七斤。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曰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狗子为恁么却无。师曰。为伊有业识在。师曰。大众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0—841 【介绍】: 唐僧。果州西充人,俗姓何。曾第进士。于遂州遇道圆禅师,即从其出家受教。又从拯律师受具足戒。文宗大和九年召问佛法大义,赐紫衣为大德。武宗会昌初坐灭于兴福寺塔院。宣宗追谥定慧禅师。有《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注华严法界观门》、《圆觉经大疏》等。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宗密俗姓何氏。果州西充县人。元和二年依遂州道圆禅师出家。住终南山草堂寺。太和三年赐紫。会昌元年卒于兴福塔院。年六十二。谥定慧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素业儒。蚤岁欲以所学于世取名位。元和二年。偕计吏入京。道谒遂州圆禅师。一见未及语。深有所欣慕。遽从薙染。顷之进具于拯律师。寻谒荆南张。张曰。传教人也。后当宣导于都邑。复谒洛阳照。照曰。菩萨人也。谁能识之。晚谒上都华严观。观曰。毗卢华藏从我游者其惟汝乎。初居乡里。尝赴斋民家。偶受经。得圆觉阅之。妙领义趣。于是誓传是经。又因汉上病僧授华严。即能讲演。由是著华严圆觉涅槃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四分律等疏钞。及法义类例。礼忏脩證。图传篡略。诸宗禅言为禅藏。并酬答书偈等。凡二百馀卷。图六面。皆本一心而贯诸法。显真体而融事理。超群有于对待。冥物我而独运者矣。累入内殿。询问秘要。大和二年。庆成节。诏赐紫方袍为大德。寻请归山。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逝于兴福院。貌加润悦。其年二月十三日。道俗奉全身。茶毗干圭峰。获舍利藏之石室。俗龄六十二。法腊三十四。 密始与宰臣李训善。甘露之祸。宦官率禁兵。所遇屠戮。王涯贾餗舒元舆奔入终南。依密避难。训亦在。且求剪发以匿。不可。因走龙翔仇士良命逮密。至左军立之廷。而数其不告之罪。趣使害之。密徐曰。贫道识训久。亦知其每有反叛意。然而舍身命。以救一切。此吾本师遗训。故遵守惟谨。今日之死因所甘心。宦官鱼恒志悯其诚。而奏释之。闻者为出涕。相国裴休尝著论以辟。或者学行不纯之议。多不录。宣宗御极。谥定慧禅师塔号青莲。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宗密。姓何氏。果州西充人也。家本豪盛少通儒书。欲干世以活生灵。负俊才而随计吏。元和二年偶谒遂州圆禅师。圆未与语密。欣然而慕之。乃从其削染受教。此年进具于拯律师。寻謁荆南张。张曰。汝传教人也。当宣导于帝都。复见洛阳照禅师。照曰。菩萨人也。谁能识之。末见上都华严观。观曰。毗卢华藏能随我游者其唯汝乎。初在蜀因斋次受经。得圆觉十二章。深达义趣誓传是经。在汉上因病僧付华严句义。未尝隶习。即尔讲之。由是乃著圆觉华严及涅槃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等疏钞及法义类例礼忏修證图传纂略。又集诸宗禅言为禅藏。总而序之。并酬答书偈议论等。又四分律疏五卷钞悬谈二卷。凡二百许卷。图六面。皆本一心而贯诸法。显真体而融事理。超群有于对待。冥物我而独运矣。密累入内殿问其法要。大和二年庆成节。徵赐紫方袍为大德。寻请归山。会昌元年正月六日坐灭于兴福塔院。俨若平日容貌益悦。七日迁于函。其自證之力可知矣。其月二十二日道俗等奉全身于圭峰。二月十三日茶毗得舍利数十粒。明白而润大。后门人泣而求诸煨中必得而归。悉敛藏于石室。其无缘之慈可知矣。俗龄六十二。僧腊三十四。遗诫令舁尸施鸟兽。焚其骨而散之勿塔。勿得悲慕以乱禅观。每清明上山。必讲道七日而后去。其馀住持仪则当合律科。违者非吾弟子。初密道既芬馨名惟炟赫。内众慕膻既如彼。朝贵答响又如此。当长庆元和已来。中官立功。执政者孔炽。内外猜疑人主危殆。时宰臣李训酷重于密。及开成中伪甘露发。中官率禁兵五百人出閤。所遇者一皆屠戮。时王涯贾餗舒元舆。方在中书会食。闻难作奔入终南投密。唯李训欲求剪发匿之从者止之。训改图趋凤翔。时仇士良知之。遣人捕密入左军。面数共不告之罪将害之。密怡然曰。贫道识训年深。亦知其反叛。然本师教法遇苦即救。不爱身命死固甘心。中尉鱼恒志嘉之。奏释其罪。朝士闻之扼腕出涕焉。或曰。密师为禅耶律耶经论耶。则对曰。夫密者四战之国也。人无得而名焉。都可谓大智圆明自證利他大菩萨也。是故裴休论撰云。议者以师不守禅行而广讲经论。游名邑大都以兴建为务。乃为多闻之所役乎。岂声利之所未忘乎。嘻议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夫一心者万法之总也。分而为戒定慧。开而为六度。散而为万行。万行未尝非一心。一心未尝违万行。禅者六度之一耳。何能总诸法哉。且如来以法眼付迦叶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證者为法。随愿而起者为行。未必常同也。然则一心者万法之所生。而不属于万法。得之者则于法自在矣。见之者则于教无碍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说。本非教不可以教传。岂可以轨迹而寻哉。自迦叶至富那奢。凡十祖皆罗汉所度。亦罗汉。马鸣龙树提婆天亲始开摩诃衍。著论释经。摧灭外道。为菩萨唱首。而尊者阇夜独以戒力为威神。尊者摩罗独以苦行为道迹。其他诸祖或广行法教。或专心禅寂。或蝉蜕而去。或火化而灭。或攀树以示终。或受害而偿债。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且循辙迹者非善行。守规墨者非善巧。不迅疾无以为大牛。不超过无以为大士。故师之道也。以知见为妙门。寂净为正味。慈忍为甲盾。慧断为剑矛。破内魔之高垒。陷外贼之坚阵。镇抚邪杂解释缧笼。遇穷子则叱而使归其家。见贫女则呵而使照其室。穷子不归贫女不富。吾师耻之。三乘不兴四分不振。吾师耻之。忠孝不并化荷担不胜任。吾师耻之。避名滞相匿我增慢。吾师耻之。故遑遑于济拔汲汲于开诱。不以一行自高。不以一德自耸。人有依归者不俟请则往矣。有求益者不俟愤则启矣。虽童幼不简于应接。虽骜很不怠于叩励。其以阐教度生助国家之化也如此。故亲师之法者。贫则施。暴则歛。刚则随。戾则顺。昏则开。堕则奋。自荣者慊。自坚者化。徇私者公。溺情者义。凡士俗有舍其家与妻子同入其法分寺而居者。有变活业绝血食持戒法。起家为近住者。有出而修政理。以救疾苦为道者。有退而奉父母以丰供养为行者。其馀憧憧而来欣欣而去。扬袂而至实腹而归。所在甚众不可以纪。真如来付嘱之菩萨。众生不请之良友。其四依之人乎。其十地之人乎。吾不识其境界庭宇之广狭深浅矣。议者又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其为识达大人之所知心为若此也。密知心者多矣。无如升平相国之深者。盖同气相求耳。宣宗再阐真乘。万善咸秩。追谥曰定慧禅师。塔号青莲。持服执弟子礼四众数千百人矣。 系曰。河东相国之论撰。所谓极其笔矣。然非夫人之为极笔。于他人岂极其笔乎。观夫影响相随未始有异也。影待形起。响随声来。有宗密公。公则有裴相国。非相国曷能知密公。相续如环未尝告尽。其二公之道如然。则知谛观法王法。则密公之行甚圆。应以宰官身。则裴相之言可度。今禅宗有不达而讥密不宜讲诸教典者。则吾对曰。达磨可不云乎。吾法合了义教。而寡学少知自既不能。且与烦惑相应可不嫉之乎。或有诮密不宜接公卿而屡谒君王者。则吾对曰。教法委在王臣。苟与王臣不接。还能兴显宗教以不。佛言。力轮王臣是欤。今之人情见近王臣者则非之。曾不知近王臣人之心。苟合利名则谢君之诮也。或止为宗教亲近。岂不为大乎。宁免小嫌嫌之者。亦嫉之耳。若了如是义。无可无不可。吁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大和中。徵入内。赐紫衣。帝累问法要。朝士归慕。裴相国深入堂奥。受教为外护。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遂著禅源诸诠一藏。其序略曰。禅是天竺之语。源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名为禅。此性是禅。之本源。故名禅源。忘情契之。是禅行。如谈禅理。而不说禅行。是不辨华竺之音也。况此真性非惟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识。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万行不出六波罗密。禅者但是六中之一。当其第五。岂可都目。真性为一禅行哉。三乘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惟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2—865 【介绍】: 唐僧。扬州人,俗姓柳。初于本州出家。宪宗元和元年,在润州受戒。嗣章敬怀恽,不习经论,唯慕禅那。穆宗长庆二年,住建阳东禅院。文宗开成元年起,住福州长溪龟山,世称龟山和尚。武宗会昌间,被迫归俗。宣宗大中初,仍为僧。卒谥归寂禅师。所作诗偈,一时颇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2—865 俗姓柳,扬州(今属江苏)人。初于本州出家,宪宗元和元年(806)在润州受戒。嗣章敬怀恽,不习经论,唯慕禅那。穆宗长庆二年(822)住建阳东禅院。文宗开成元年起,住福州长溪龟山,世称龟山和尚。武宗会昌间被迫还俗。宣宗大中初仍为僧。卒谥归寂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九有传。此书及《祖堂集》卷一七、《淳熙三山志》卷三七存其诗偈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长庆中上锐意佛事。真承诏入内殿。祇奉四年。赴禁中道场。上御法席。顾问三宝功德。真进对详尽。辨给援据。出入粲然。上大悦。 真因奏云。开坛受戒。久废不举。盖自两河用兵已来。虽僧之未全法者。亦皆老朽。惟陛下哀怜。寻诏两街佛寺。各置僧尼受戒。坛场。可始自三月十日。至四月十日。两街功德使。选择有戒行僧。谓之大德者。考试男童女童等经。男童能暗诵一百五十纸。女童一百纸者。即与度。诏可。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
释法真。不知何许人也。器识悠深学问宏博。研穷梵典旁赜儒书。讲导之馀吟咏情性。公卿贵士无不宗奉。洎长庆中帝颇锐怀佛事。真屡膺召命内殿祗奉。四年赴禁中道场。睿武昭悯皇帝御于法席顾问三宝功能。真得应对。而辩给圜转援据粲然。帝悦。因请云。久废坛度僧未全法者皆老朽。盖两江间兵革未偃之故。寻诏两街佛寺各置僧尼受戒坛场。自三月十日始至四月十日停。仍令两街功德使各选择有戒行僧谓之大德者。考试僧尼等经。僧能暗诵一百五十纸。尼一百纸。即令与度。真频奉敕修功德。故遂奏请。真之德望实唱导之元。罔知终所。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和汉朗咏集》作亘玄,《全唐诗逸》作真元。唐宪宗至文宗时僧人。与元稹有过从。事迹据其诗推知。《千载佳句》收其诗2联,《全唐诗逸》仅收1联,《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吴季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文宗大和七年,自东都盐铁院官,拜宿州刺史。八年,授邕管经略使。
赵真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文宗开成中,历金部、仓部、吏部三曹郎中。宣宗大中中,官太子宾客,封汉中郡公。放志云水,不事趋竞。五年,除右散骑常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1—900 【介绍】: 唐僧。嘉禾人,俗姓朱。七岁出家。后往越州开元寺学《法华经》,于赵郡受近圆登习《四分律》。懿宗咸通十年居杭州龙泉院,凡十一年。昭宗大顺元年赐号无著。时称禅门真知识。
槜李诗系·卷三十
文喜,姓朱氏,崇德人。七岁剃染,遍参诸方。尝往五台,至金刚窟,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入寺堂,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绣墩命坐。翁曰:“近自何来?”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众?”曰:“或三百、或五百。”喜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曰:“多少众?”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致茶,并进酥酪。喜纳其味,心意豁然。辞退。翁曰:“童子相送。”喜问:“此何处?”曰:“此般若寺。”乃悟翁即文殊也。稽首童子,乞一言为别。童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讫,与寺俱隐。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师子往来。时有沧州僧修政等至,尚闻山石震吼之声。咸通三年,至洪州参仰山。一日煮粥,见文殊现镬上,喜以搅粥篦掌之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文殊涌空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后筑室千顷山。光启三年,钱王请住龙泉,奏赐紫衣,号无著。将顺寂,告众曰:“三界心尽,即是涅槃。”跏趺而逝。白光照室,竹树同色。塔于灵隐山之西坞。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嘉禾禦儿朱氏子。母方娠梦。得三蒂桃吞之。而产。孩孺却荤膻味。七岁依邑之常乐寺僧清国出家。国盖其舅氏也。使习经忏。乃遂薙落。俄学法华。及阅天台文句于越州之开元寺。即事敷演。开成三年。登具足戒。无何属会昌变。故操行愈益属。大中初。再获度于盐官之齐丰寺。大慈山性空禅师。指使参方。咸通壬午岁。见仰山寂公于豫章观音寺。顿契心法。仰山因令曲知常住。一日有客比丘。中后求食。食既尽。喜以事冗偶未食。遂馈客。顷之仰山问曰。求食比丘。已證果位。汝给之否。答辍已分给之。仰山曰。汝得利益。何可言耶。七年还居馀杭之千顷山。十年檀越刘严马徵等。请居龙泉古城院。居凡十一年。乾符己亥。巢寇掠地馀杭。又徙霅之馀。不亭避之。刺史杜孺休以仁王院邀焉。光启三年。钱谬始牧杭。疏以龙泉廨署迎致。即今之慈光院也。僧问如何是涅槃相。喜曰香烟尽处验。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喜唤院主曰。者师僧患颠。问如何是自己。喜默然。僧罔措。再理前问。喜曰青天夜蒙昧。不向月边飞。 大顺初。威胜军节度使董昌。与武肃同表荐。赐紫衣。乾宁四年。赐号无著。光化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坐逝于廨署。寿八十。夏六十。十一月二十二日。塔于灵隐山之西坞。 喜性资纯谨。至诚可格物。广明元年夏。螟蝗蔽天下。则野为之赭。喜以柱杖。标袈裟畎浍中。厉声叱之。蝗无下者。是岁一境之内。独喜所耕十顷。为有秋。将终之时。方丈发白光。竹树皆变白。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文喜。嘉禾语儿溪人。姓朱氏。开成年间进具。初习四分律。兼讲法华。常往五台山礼文殊大士。夜投古寺。遇老僧问南方佛法住持众数。师皆答已。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僧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又问多少众。僧曰。前三三后三三。师罔然。吃茶毕。令童子送出门。俄失所在。但见高林深谷而已。后参仰山契悟。命为典座。一日见文殊跨狮子缘鼐侧。师诃曰。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遂掌之。文殊涌空曰。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咸通中。筑室千顷山居之。光启三年。钱武肃王请住馀杭慈光院。奏赐紫衣及无著号。光化三年。移住无著院。是冬夜半告众曰。三界心尽。即是涅槃。趺坐而化。时方丈发白光垂树同色。建塔灵隐之西坞。 赞曰。 未见仰山  五台遭卖  既见仰山  何劳缘鼐 物罕为奇  客频招怪  咄咄文殊  草贼自败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文喜。姓朱氏。嘉禾禦儿人也。母氏方娠梦吞桃三蒂。至诞弥不味荤膻。七岁诣本邑常乐寺僧清国下出家。国即喜之渭阳也。勒诵经并忏又十卷。方遂削染。往越州开元寺学法华经。集天台文句即时敷演。则救蚁分中便能讲训也。开成二年届赵郡受近圆登习四分律。属会昌澄汰变素服。内秘之心无改。遇大中初年例重忏度。于盐官齐丰寺讲说。后往礼大慈山性空禅师。诲之曰。子何不学善财遍参乎。咸通壬午岁至豫章观音院见仰山。喜于言下了其心契。仰山令典常住。一日有异貌僧就求斋食。喜减己食馈之。仰山预知。故问曰。此果位僧求食。汝供给周旋否。答曰。辍己分回施。曰汝大得利益。七年旋浙右止千顷山。筑室居之。十年馀杭刘严合马。徵请居龙泉古城院。凡十一年。乾符己亥岁巢寇掠地至馀杭。喜避地湖州馀不亭。刺史杜孺休请住仁王院。光启三年武肃王钱氏。始牧杭郡降疏请住龙泉廨署。今慈光院是也。大顺元年威胜军节使董昌武肃王同年发表荐论。两赐紫衣。乾宁四年奏师号曰无著。光化三年示疾。十月二十七日加趺坐而终于州郭廨署。春秋八十。僧夏六十。终时方丈上发白色光。竹树变白。十一月二十二日迁塔于灵隐山西坞。喜形貌古朴骨强而瘦。戒德禅门真知识也。初喜寓居霅川。广明元年夏有蝗飞翳天下食田苗。喜自将拄杖悬挂袈裟标于畎浍中。其虫将下遂厉声叱之。悉翻飞而去。十顷之苗斯年独稔。其感通如此。或云所传得马祖细衲袈裟以为信宝矣。迁葬之后。天复二年壬戌八月中。宣城帅田頵应杭将计思叛涣。纵兵大掠。发喜塔见肉身不坏如入禅定发爪俱长。武肃王奇之。遣裨将邵志祭。后重封瘗焉。
神僧传·卷第八
无著文喜禅师。入五台山求见文殊。忽见山翁。著揖曰。愿见文殊大士。翁曰。大士未可见。汝饭未。著曰未。翁引入一寺引著升堂命坐。童子进玳瑁杯。贮物如酥酪。著饮之觉心神清朗。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曰。末代比丘少奉戒律。曰多少众。曰或三百或五百。著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曰众几何。曰前三三后三三。遂谈论及暮。翁命童子引著出。行未远悽然悟翁即文殊也。不可再见。稽首童子乞一言为别。童子有无垢无染即真常之语。言讫童子与寺俱隐。但见五色云中文殊乘金毛狮子往来。白云忽覆之不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2—908 【介绍】: 唐僧。泉州南安人。俗姓曾。年十七出家,谒芙蓉山恒照大师。后北游吴、楚、梁、宋、燕、秦,受具足戒于幽州宝刹寺。懿宗咸通中归芙蓉山,后住雪峰山广福院,因称雪峰义存。四方僧人,云集法席,门徒常数千人。僖宗赐号真觉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2—908 俗姓曾,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12岁出家,17岁落发。宣宗大中间,北游吴楚、梁宋等地,于幽州受戒。后至武陵,嗣德山宣鉴。懿宗咸通六年(865)归住福州芙蓉山。后于福州西二百里雪峰山建院而居,世称雪峰和尚。僖宗时赐号真觉大师。四方禅侣从学者,常年有1500人,历40年而不衰。唐末五代间,其门人遍布闽粤江浙一带,开云门、法眼二宗。《祖堂集》卷七、《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续藏经》有《雪峰义存禅师语录》二卷,录其谈禅之语,并录诗偈4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曾氏。泉之南安人。家世奉佛。九岁求脱俗。父母以其幼。未许也。年十二。父游莆田之玉润寺。存侍焉。寺有律师庆玄。操行峻特。存见而遽拜之曰。我师也。遂留不肯归。十七年落发。谒芙蓉山恒照大师。属会昌之祸。遂遁止其所。久之大中既中兴大法。北游吴楚梁宋燕秦。受具戒于幽州之宝刹寺。历揽名山。遍扣禅会。卒获益于武陵之德山。咸通六年。始营雪峰之居。天下锡衲响应影随。乾符中。观察使京兆韦公。中和中。司空颍川陈公。俱仰入府。问道要。或以闻之僖宗皇帝。遣闽人陈延效赐紫伽梨。并真觉师号。岁辛亥。杖屦游丹丘四明。明年王氏审知。始以侍中入闽。据有其地。而存适不在。若相避然。后二年。还自吴。王氏大加礼异。斋僧构宇。设像铸钟。复时迎而馆之于府之东西甲第。或油幢。临席听法。其熊罢之士。渔猎之民。皆变情易行。薰其德而善矣。 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存云。阇梨行脚为什么事。 存问僧。近离什么处。僧云离浙中。存云。船来陆来。僧云。二途不涉。存云。争得到者里。僧云有什么隔碍。存便打。 上堂。举拂子云。者个为中下。僧问上上人来如何。存举拂子。僧云。又道者个为中下。存以拂子蓦口打。 存因举六祖风幡话。乃云。大小祖师。龙头蛇尾。好与二十柱杖。时大原孚上座侍立。闻之咬齿。存云我适来与么道。也好与二十柱杖。 戊辰年。春三月示疾。王使医以药进。存却不受。夏五月二日夜乃灭。寿八十七。腊五十九。其月十五日入塔。嗣其法者。则玄沙师备。云门文偃。洞岩可休。鹅湖智孚。长庆慧棱。鼓山神晏。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义存。长庆二年壬寅生于泉州南安县曾氏。自王父而下皆友僧亲佛清净谨愿。存生而鼻逆荤血。乳抱中或闻钟磬或见僧像。其容必动。以是别垂爱于膝下。九岁请出家。怒而未允。十二从家君游蒲田玉润寺。有律师庆玄持行高洁。遽拜之曰。我师也。遂留为童侍焉。十七落发来谒芙蓉山恒照大师。见而奇之。故止其所。至宣宗中兴释氏。其道也涅而不缁。其身也袖然而出。北游吴楚梁宋燕秦。受具足戒于幽州宝刹寺。讫巡名山扣诸禅宗。突兀飘飖云翔鸟逝。爰及武陵一面德山。止于珍重而出。其徒数百咸莫测之。德山曰。斯无阶也吾得之矣。咸通六年归于芙蓉之故山。其年圆寂大师亦自沩山拥徒至于怡山王真君上升之地。其徒孰(就师已嗣德山)累累而疑关。存拒而久之。则有行实者。始以存同而议曰。我之道魏魏乎。法门围绕之所不可造次。其地宜若布金之形胜可矣。府之西二百里有山焉。环控四邑峭拔万仞。崷崒以支圆碧。培楼以𤫽群青。怪石古松栖蛰龟鹤。灵湫邃壑隐见龙雷。山之巅先冬而雪盛夏而寒。其树皆别垂藤萝。䒠茸而以为之衣。交错而不呈其形奇姿异景不可殚状。虽霍童武夷无以加之。实闽越之神秀而古仙之未攸居。诚有待于我也。祈以偕行去。秋七月穿云蹑藓陟险升幽。将及之。存曰。真吾居也。其夕山之神果效灵。翌日岩谷爽朗烟霞飞动。云庵既立月构旋隆。繇是柅法轮于无为。树空门于有地行实乃请名其山曰雪峰。以其冬雪夏寒取鹫岭猴江之义。斯则庚寅逮于乙未。存以山而道任。山以存而名出。天下之释子不计华夏。趋之若召。乾符中观察使京兆韦公。中和中司空颖川陈公。每渴醍醐而不克就饮。交使驰恳。存为之入府从人愿也。其时内官有复命于京语其道。其侪之拔俗悟空者。请蜕浮华而来脱屣。僖宗皇帝闻之。翰林学士访于闽人陈延效得其实奏。于是乃锡真觉大师之号。仍以紫袈裟俾延效授焉。存受之如不受。衣之如不衣。居累夏。辛亥岁朔遽然杖屦。其徒启而不答。云以随之。东浮于丹丘四明。明年属王侍中之始据闽越。乃洗兵于法雨致礼于禅林。馥存之道常东望顶手。后二年自吴还闽大加礼异。及闽王王氏誓众养民之外雅隆其道。凡斋僧构刹必请问焉。为之增宇设像。铸钟以严其山。优施以充其众。时则迎而馆之于府之东西甲第。每将俨油幢聆法论未尝不移时。仅乎一纪勤勤恳恳。熊罴之士因之投迹檀那。渔猎之逸其或弭心鳞羽。戊辰年春三月示疾。闽王走医。医至粒药以授存曰。吾非疾也。不可罔子之工。卒不饵之。其后札偈以遗法子。函翰以别王庭。夏五月二日鸟兽悲鸣云木惨悴。其夜十有八刻时灭度。俗寿八十有七。僧腊五十有九。以其月十五日塔而藏之。尔日奔走闽之僧尼士庶。巷无居人。闽王涟如出涕。且曰。师其舍予一何遽乎。遣子延禀躬祭奠之。复斋僧焉。存之行化四十馀年。四方之僧争趋法席者不可胜算矣冬夏不减一千五百。徒之环足其趋也。驰而愈离。辩而愈惑。其庶几者。一曰师备。拥徒于玄沙(今安国也)次曰可休。拥徒于越州洞岩。次曰智孚。拥徒于信州鹅湖。其四曰惠棱。拥徒于泉州招庆。其五曰神晏。住福州之鼓山分灯化物。皆膺圣奖赐紫袈裟。而玄沙级宗一大师焉。 系曰。雪峰道也恢廓乎骏奔四海学人。所出门生形色不类何邪。玄沙乘楞严而入道。识见天殊。其犹谚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尝在明经。故有过师之说。一则雪峰自述塔铭。已尽其致也。一则玄沙安立三句决择群见。极成洞过欤。今江表多尚斯学。此学虚通无系了达逍遥勿拘。知乘急也。雪峰化众切乎杜默禅坐。知戒急也。其能各舍一缓以成一全。则可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 【介绍】: 唐僧。初住瑞州上蓝山。嗣夹山善会。后于洪州创禅苑,仍以上蓝为名,世称上蓝和尚。通术数,善言未来事。江西帅钟传礼敬之。卒谥元真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0 唐末禅僧。初住瑞州上蓝山。嗣夹山善会。后于洪州创禅苑,仍以上蓝为名。世称上蓝和尚。通术数,善言未来事。江西帅钟传敬礼之。卒谥元真大师。《祖堂集》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全唐诗》谶记类收其谶诗3则,署上蓝和尚。《悦心集》卷一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敦煌(今属甘肃)僧人。原为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宣宗大中五年(851)入长安,授京城临坛大德,后为河西释门都僧统,知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达30余年。及离长安,两街僧众多作诗赠别。卒于昭宗龙纪元年(889)以后,年逾80。能诗文。敦煌遗书中收其诗11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俞洛真 朝代:唐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长安平康妓。有风貌而辩慧,淫冶任酒,曾为席纠,颇善章程。初为进士于税所纳,月余出之。复嫁一胥吏,期年而复入南曲为妓。僖宗广明初,为进士李渭所眷。值长安乱而离散。
胡真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江陵人。体貌宏壮,善骑射。初从黄巢涉淮、浙,陷许、洛,入长安。后随朱温归唐,屡破巢兵,又以奇兵袭取滑州,表为郑滑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官终宁远军节度使、容州刺史、检校太保。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传为唐末仙人。事迹略见《蜀中名胜记》卷六。《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禅僧。嗣曹山本寂。后住襄州鹿门山华严院。《景德传灯录》卷二〇有传,并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