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1,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目真邻陀山
出缠真如
白真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弘愿真宗
百光王遍照真言
死王真言
至真
安土地真言
安立真如
光明真言
光明真言秘印
光明真言本尊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佛类词典(续上)
目真邻陀目真邻陀山
出缠真如
白真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弘愿真宗
百光王遍照真言
死王真言
至真
安土地真言
安立真如
光明真言
光明真言秘印
光明真言本尊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目真邻陀
【佛学大辞典】
(异类)(参见:目支邻陀)
(异类)(参见:目支邻陀)
目真邻陀山
【佛学大辞典】
(地名)Mucilinda,又作目邻山。龙王名。取所住之龙王以名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目脂邻陀山,旧言目真邻陀,或作牟真邻陀,此云脱也。」慧苑音义下曰:「目真或作牟真此云解脱,是龙名也。邻陀此云处,谓有龙于此窟中因闻法解脱龙苦,故名解脱处窟。」
(地名)Mucilinda,又作目邻山。龙王名。取所住之龙王以名山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目脂邻陀山,旧言目真邻陀,或作牟真邻陀,此云脱也。」慧苑音义下曰:「目真或作牟真此云解脱,是龙名也。邻陀此云处,谓有龙于此窟中因闻法解脱龙苦,故名解脱处窟。」
出缠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在缠真如之对。二真如之一。(参见: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二真如之一。(参见:二真如)
(术语)在缠真如之对。二真如之一。(参见:真如)
【佛学常见辞汇】
二真如之一。(参见:二真如)
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二真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真如)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一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也。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之妄法是为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然其真性不变,谓之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不变真如故,万法即真如。是华严之终教,天台之别教已上所谈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离染法而如明镜,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净法,如明镜之现万象,谓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论等之说。三清净真如,染净真如也。是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异名,出于释摩诃衍论三。四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也。众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诸佛所显之真如云无垢真如。此为大乘止观二所说。五在缠真如,出缠真如也。是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之异名。出于起信论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空人我而所显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显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为唯识论所说。七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也。真如之体,本来离言辞之相,离心念之相,是云离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说而显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论所说。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之异名。探玄记等所说。九相待真如,绝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异名。华严大疏钞所说。
【佛学常见辞汇】
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叫做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但其真性不变,叫做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就是万法,因不变真如故,万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有垢真如是众生所有的真如;无垢真如是诸佛所显的真如。3。在缠真如和出缠真如。这是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的别名。4。生空真如和法空真如。空人我之后所显的真如叫做生空真如;空法我之后所显的真如叫做法空真如。5。依言真如和离言真如。真如之体,本来就是离言词之相和心念之相,叫做离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说而显其相,叫做依言真如。6。安立真如和非安立真如。这是依言真如和离言真如的别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安立真如〕,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离言真如〕,谓真如之体,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故名离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谓真如之体,性本虚融,不碍言说,以依言说能显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不变真如〕,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寂静,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名数)(参见:真如)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一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也。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之妄法是为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然其真性不变,谓之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即万法,不变真如故,万法即真如。是华严之终教,天台之别教已上所谈也。二空真如,不空真如也。真如究竟离染法而如明镜,是云空真如,真如具一切净法,如明镜之现万象,谓之不空真如。是亦起信论等之说。三清净真如,染净真如也。是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之异名,出于释摩诃衍论三。四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也。众生所具之真如云有垢真如,诸佛所显之真如云无垢真如。此为大乘止观二所说。五在缠真如,出缠真如也。是有垢真如无垢真如之异名。出于起信论疏。六生空真如,法空真如也。空人我而所显之真如曰生空真如,空法我而所显之真如曰法空真如。此为唯识论所说。七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也。真如之体,本来离言辞之相,离心念之相,是云离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说而显其相,是云依言真如。是亦起信论所说。八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也。是依言真如离言真如之异名。探玄记等所说。九相待真如,绝待真如也,是亦安立真如非安立真如之异名。华严大疏钞所说。
【佛学常见辞汇】
1。随缘真如和不变真如。随无明之缘而起九界的妄法,叫做随缘真如;虽随缘而为妄法,但其真性不变,叫做不变真如。因随缘真如故,真如就是万法,因不变真如故,万法就是真如。2。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有垢真如是众生所有的真如;无垢真如是诸佛所显的真如。3。在缠真如和出缠真如。这是有垢真如和无垢真如的别名。4。生空真如和法空真如。空人我之后所显的真如叫做生空真如;空法我之后所显的真如叫做法空真如。5。依言真如和离言真如。真如之体,本来就是离言词之相和心念之相,叫做离言真如;依假名之言说而显其相,叫做依言真如。6。安立真如和非安立真如。这是依言真如和离言真如的别名。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安立真如〕,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离言真如〕,谓真如之体,离名字相,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故名离言真如。
〔二、依言真如〕,谓真如之体,性本虚融,不碍言说,以依言说能显真如,故名依言真如。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不变真如〕,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寂静,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白真
【佛学大辞典】
(仪式)又曰叹真。祖师忌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谓之白真。表白于真影之义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曰:「维那白真宣疏。」
(仪式)又曰叹真。祖师忌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谓之白真。表白于真影之义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曰:「维那白真宣疏。」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别行翻译。不入于正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别行翻译。不入于正经。
弘愿真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念佛成佛之法。对于定散二善而曰弘愿,对于八万四千之假门而曰真宗。弥陀十八愿所誓大乘真实之法也。
(术语)念佛成佛之法。对于定散二善而曰弘愿,对于八万四千之假门而曰真宗。弥陀十八愿所誓大乘真实之法也。
百光王遍照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南摩三曼多勃驮喃。
(真言)南摩三曼多勃驮喃。
死王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阎魔王之真言也。(参见:琰魔)
(真言)阎魔王之真言也。(参见:琰魔)
琰魔
【佛学大辞典】
(天名)Yama-ra%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阇、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慧琳音义五曰:「爓摩梵语,鬼趣名也。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及以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即其事也。」又译曰遮止。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又曰诤息,息诤息恶之义。慧苑音义上曰:「阎罗,具正云琰魔逻阇。此云遮止。谓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记八曰:「琰魔王,旧云阎逻者,讹也。琰魔,此云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罪。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瑜伽伦记十六曰:「燄摩即本地分曰静息王,静息诸罪也。」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使诸逻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又】密教摄之于天部。金刚界曼陀罗之第一根本成身会,及第二羯磨会中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罗以为第十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
(天名)Yama-ra%ja,又作炎摩、燄摩、阎魔、琰摩、爓魔、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阇、阎罗等。译曰缚。缚罪人之义。又曰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又曰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又曰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地狱之总司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燄摩或作琰摩,声之转也。旧云阎罗,又云阎摩罗,此言缚,或言双世也。谓苦乐并受,故云双世,即鬼官总司也。又作夜磨卢迦,亦作阎摩罗社。阎摩,此云双。罗社,此云王。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慧琳音义五曰:「爓摩梵语,鬼趣名也。义翻为平等王,此司典生死罪福之业,主守地狱八热八寒,及以眷属诸小狱等。役使鬼卒,于五趣中,追摄罪人,捶拷治罚,决断善恶,更无休息。故三启经云:将付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即其事也。」又译曰遮止。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又曰诤息,息诤息恶之义。慧苑音义上曰:「阎罗,具正云琰魔逻阇。此云遮止。谓遮止罪人,不更造罪。」俱舍光记八曰:「琰魔王,旧云阎逻者,讹也。琰魔,此云诤息。谓犯罪人,不自知过,于苦不忍,违拒狱卒,更造过罪。由王示语,便知己罪,意分而受,息诤息罪。皆由王故,故名诤息。」瑜伽伦记十六曰:「燄摩即本地分曰静息王,静息诸罪也。」俱舍论十一曰:「琰魔王使诸逻刹娑掷诸有情置地狱者。」【又】密教摄之于天部。金刚界曼陀罗之第一根本成身会,及第二羯磨会中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一。又胎藏界曼陀罗以为第十二外金刚部院之一众。
至真
【佛学大辞典】
(杂语)如来离一切之虚伪,故曰至真。行事钞下之二曰:「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
(杂语)如来离一切之虚伪,故曰至真。行事钞下之二曰:「南无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
安土地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即「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坚牢地神也。凡有三宝建立道场,诵经坐禅讲解之处。此坚牢地神禀报上天,常来拥护故,乃诵此真言也。」
(真言)即「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地尾萨婆诃。」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坚牢地神也。凡有三宝建立道场,诵经坐禅讲解之处。此坚牢地神禀报上天,常来拥护故,乃诵此真言也。」
安立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真如)
【三藏法数】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三藏法数】
安立,即建立之义。谓如来所说一切众生色身业行有为之法,迷真逐妄,受生死苦,皆依真如之体建立,是名安立真如。论云:我所说诸苦圣谛。是也。(苦圣谛者,圣,正也。谛,即审实不虚之义。谓谛了生死实是苦也。)
(术语)(参见:真如)
【三藏法数】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三藏法数】
安立,即建立之义。谓如来所说一切众生色身业行有为之法,迷真逐妄,受生死苦,皆依真如之体建立,是名安立真如。论云:我所说诸苦圣谛。是也。(苦圣谛者,圣,正也。谛,即审实不虚之义。谓谛了生死实是苦也。)
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光明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唵阿谟伽尾卢左曩摩诃母捺罗么扼钵纳么入嚩攞钵啰哆袜野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于西方安乐国土。」又于息灾法用之。明者真言之异名,烦恼为闇,真言为明。明闇相违,故以慰我及病者魔鬼等,则除闇而瘉病。光明真言仪轨曰:「若摩诃迦罗神作病恼者,亦能治遣。」摩诃迦罗者大黑也。此真言者光明也,为相违之法,故能除遣之。
(真言)陀罗尼之名。诵此陀罗尼,则得佛之光明,除诸罪报,故云光明真言。出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唵阿谟伽尾卢左曩摩诃母捺罗么扼钵纳么入嚩攞钵啰哆袜野吽。经曰:「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此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死骸上。(中略)神通威力,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于西方安乐国土。」又于息灾法用之。明者真言之异名,烦恼为闇,真言为明。明闇相违,故以慰我及病者魔鬼等,则除闇而瘉病。光明真言仪轨曰:「若摩诃迦罗神作病恼者,亦能治遣。」摩诃迦罗者大黑也。此真言者光明也,为相违之法,故能除遣之。
光明真言秘印
【佛学大辞典】
(印明)金刚合掌,二中指立合,二头指置于二中指背,二大指附于二中指中节,而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
(印明)金刚合掌,二中指立合,二头指置于二中指背,二大指附于二中指中节,而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
光明真言本尊
【佛学大辞典】
(修法)或大日,或阿弥陀也。又有一流之极秘传者以日天子为本尊,因日轮者光藏界大日之示现,除暗遍明之自体故也。
(修法)或大日,或阿弥陀也。又有一流之极秘传者以日天子为本尊,因日轮者光藏界大日之示现,除暗遍明之自体故也。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佛学大辞典】
(书名)日僧梅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三)与愿施无畏印。为法报应三身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七)八叶莲华印。解之。载于心舟七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三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
(书名)日僧梅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三)与愿施无畏印。为法报应三身之印明,以(四)宝生如来印。(五)无量寿如来印。(六)智拳印。(七)八叶莲华印。解之。载于心舟七刀印田一。其第四以下之印,最宜秘之,以除灭三毒者。是灭罪生善之根本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