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矛盾  拼音:máo dùn
1.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誇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2.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漢語大詞典》:矛楯
亦作“ 矛盾 ”。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魏书·李业兴传:“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
《漢語大詞典》:磨盾
(1).见“ 磨盾鼻 ”。
(2).犹磨练。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半月之中,凡是下场的最好过也最不好过,好过的是磨盾三年,算完了一桩大事,且得消閒几日。”
分類:磨练
《漢語大詞典》:磨盾鼻
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亦省作“ 磨盾 ”。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或可执鞭,愿供磨盾。”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 程君 磨盾亦奇才,一挥万汇驱风埃。”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漢語大詞典》:赵盾(趙盾)
见“ 赵盾日 ”。
分類:赵盾
《漢語大詞典》:赵盾日(趙盾日)
左传·文公七年:“ 酆舒 问於 贾季 曰:‘ 赵衰 、 赵盾 孰贤?’对曰:‘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 赵盾 日,欣逢 傅説 霖。”亦省称“ 赵盾 ”。 宋 张耒 《仲夏》:“云间 赵盾 益可畏,渊底 武侯 方熟眠。”
分類:夏天烈日
《漢語大詞典》:盾鼻
盾牌的把手。 唐 韩翃 《寄哥舒仆射》:“郡公盾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荀济 ﹞与上有布衣之旧,知上有大志,然负气不服,常谓人曰:‘会於盾鼻上磨墨檄之。’” 宋 陆游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征 辽 詔下倘可期,盾鼻犹堪试残墨。”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展诵之馀为题长句兼怀亡友璞函》诗:“矛头米淅咽风餐,盾鼻墨磨挥露布。”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盾鼻墨痕人不见,向天涯,空读行行泪。”
分類:盾牌把手
《漢語大詞典》:钩盾(鉤盾)
亦作“钩盾”。 古代职官和官署名。 汉 少府属官有钩盾令,职掌园苑游观之事, 晋 亦有之; 隋 唐 曰钩盾署,属司农寺,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以供祭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又中书謁者、黄门、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八﹞官令丞。” 颜师古 注:“鉤盾主近苑囿。”文选·张衡〈东京赋〉:“奇树珍果,鉤盾所职。” 薛综 注:“鉤盾,今官,主小苑。” 清 赵翼 《米贵》诗:“祗应钩盾田犹旷,可惜高空种不成。”
《漢語大詞典》:盾墨
盾鼻上磨墨。后借指紧急时写的檄文。《花月痕》第五十回:“当南风解愠於薰琴,正秋露垂珠於盾墨。”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宋贵庙碑:“当盾墨磨成之日,是鞾刀誓死之秋。”参见“ 盾鼻 ”、“ 楯2墨 ”。
《漢語大詞典》:甲盾
见“ 甲楯 ”。
《漢語大詞典》:甲楯
亦作“ 甲盾 ”。
(1).盔甲和盾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墨子·非攻中:“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居无何, 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宋史·外戚传中·李昭亮:“ 昭亮 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
(2).泛指武器。 清 唐甄 潜书·卿牧:“无征伐转输之劳,以造舟车,增甲楯。”
(3).指披甲持盾的士兵。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宋 李纲 《议国是》:“夫 吴 伐 越 , 勾践 以甲楯三百,栖於 会稽 。”
(4).披甲持盾。 明 刘基 《次韵追和音上人》:“他年甲楯孤臣泣,此日斋鐘老衲闲。”
(5).指仪仗卫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仪卫具五兵,今不言他兵,独以甲楯为名者,行道之时,甲楯居外,餘在内。”
《漢語大詞典》:磨盾鼻
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亦省作“ 磨盾 ”。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或可执鞭,愿供磨盾。”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 程君 磨盾亦奇才,一挥万汇驱风埃。”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漢語大詞典》:戈盾
亦作“ 戈楯 ”。
(1).戈和盾。亦泛指兵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臧氏 使五人以戈楯伏诸 桐汝 之閭。”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
(2).借指战争。 明 方孝孺 《奉怀太史公》诗:“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
分類:战争兵器
《漢語大詞典》:盾矛
矛盾。 明 宋濂 《〈释氏护教编〉后记》:“呜呼!教之与禪,本无二门……奈何后世各建门庭,互相盾矛,教则讥禪滞乎空寂,禪则讥教泥乎名相,藉藉纷纷,莫克有定。” 明 胡应麟 《〈丹铅新录〉引》:“故有於前人之説,疑也骤而信之,是也骤而非之,至剽敚陈言,盾矛故帙。”参见“ 矛盾 ”。
分類:矛盾
《國語辭典》:矛盾  拼音:máo dùn
1.矛、盾,武器名,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兵器。相传有一人卖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坚固,任何东西都戳不破。后来又誇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一人问他若拿他的矛来刺他的盾会如何,他却回答不出来。典出《韩非子。难势》。后比喻言语行为自相抵触。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2.理则学上指不可同为真,亦不可同为假的概念或命题。
《漢語大詞典》:龙盾(龍盾)
亦作“ 龙楯 ”。 画有龙的盾牌。《诗·秦风·小戎》:“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毛 传:“龙盾,画龙其盾也。”隋书·音乐志中:“武弁,朱褠衣,乌皮履,三十二人,执戈,龙楯。”
分類:盾牌
《分类字锦》:扬盾(扬盾)
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元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
分类:干盾
《漢語大詞典》:中盾
古官名。即中允。汉书·叙传上:“ 成帝 季年,立 定陶王 为太子,数遣中盾请问近臣。” 颜师古 注:“盾读曰允。《百官表》云:‘詹事之属官也。’《汉旧仪》云:‘秩四百石,主徼廵宫中。’”参见“ 中允 ”。
《國語辭典》:中允  拼音:zhōng yǔn
1.职官名。汉置,太子属官。南朝宋、齐时,改称为「中舍人」。唐再改称为「中允」,负责掌管侍从礼仪、审覈太子给皇帝的奏章文书、监管用药等事。明、清制与唐同,清末始废。
2.公正诚实。《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体正而王,中允克明。」
《漢語大詞典》:赵盾日(趙盾日)
左传·文公七年:“ 酆舒 问於 贾季 曰:‘ 赵衰 、 赵盾 孰贤?’对曰:‘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 赵盾 日,欣逢 傅説 霖。”亦省称“ 赵盾 ”。 宋 张耒 《仲夏》:“云间 赵盾 益可畏,渊底 武侯 方熟眠。”
分類:夏天烈日
《國語辭典》:后盾(後盾)  拼音:hòu dùn
背后的支援或依赖的力量。如:「他以民意为后盾,驰骋议场,意气风发!」《清史稿。卷一三九。兵志一○》:「上擐甲乘马,诸贝勒率护军如对严敌,亲军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