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7,分232页显示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3  84  85  8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鹬蚌相危
鹬蚌相斗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鹬蚌相持
阴阳相薄
治行相齐
意气相投
意气相得
殷鲜相杂
音影相接
以音相授
以类相动
以类相从
以礼相待
以沫相濡
《漢語大詞典》:鹬蚌相危(鷸蚌相危)
同“ 鷸蚌相持 ”。 北齐 魏收 《为东魏檄梁文》:“鷸蚌相危,我乘其弊。”
《漢語大詞典》:鹬蚌相斗(鷸蚌相鬥)
同“ 鷸蚌相持 ”。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下:“要之蛮触相争,原无关於轻重,鷸蚌相斗,要自互有损伤。”
《國語辭典》: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战国时,赵欲伐燕,苏代说赵惠王,以鹬蚌相争持,渔翁得利的比喻,力劝赵王三思后行,以免强秦坐收渔利。典出《战国策。燕策二》。后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获利。《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自古说:『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到收场想一想,总是被没相干的人得了去」《明史。卷三二四。外国列传五。占城列传》:「如必驱兵苦战,胜负不可知,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也作「渔人得利」、「渔人之利」、「渔翁得利」、「渔翁之利」、「鹬蚌相争,渔人获利」。
分類:不肯
《漢語大詞典》:鹬蚌相持(鷸蚌相持)
“鷸蚌相持,渔人得利”的省语。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鷸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喒渔人含笑再中兴。”《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李都管 本欲唆 孙寡妇 、 裴九老 两家与 刘秉义 讲嘴,鷸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分类字锦》:阴阳相薄(阴阳相薄)
榖梁传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
分类:
《分类字锦》:治行相齐(治行相齐)
唐书贾敦颐传徙瀛州刺史时弟敦实为饶阳令政清静吏民嘉美旧制大功之嫌不连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齐故不徙以示宠
分类:能政
《國語辭典》:意气相投(意氣相投)  拼音:yì qì xiāng tóu
彼此的性情志趣相投合。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就有那一班儿意气相投的人,成群集党,如兄若弟往来。」也作「意气相合」、「意气相倾」。
分類:意气相投
《漢語大詞典》:意气相得(意氣相得)
谓彼此在志趣上投合。北齐书·高乾传:“ 魏 领军 元叉 ,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 乾 甚厚。” 清 戴名世 《赠叶苍岩序》:“ 苍巖 与吾生同岁,自儿时初学文,即意气相得甚欢。”亦作“ 意气相投 ”。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司理姓 郑 名 安 , 滎阳 旧族,也是个少年才子,一见 单司户 ,便意气相投。” 柳青 《狠透铁》:“ 曹同志 赏识这个有涵养的农民……两个人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
《漢語大詞典》:意气相得(意氣相得)
谓彼此在志趣上投合。北齐书·高乾传:“ 魏 领军 元叉 ,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 乾 甚厚。” 清 戴名世 《赠叶苍岩序》:“ 苍巖 与吾生同岁,自儿时初学文,即意气相得甚欢。”亦作“ 意气相投 ”。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司理姓 郑 名 安 , 滎阳 旧族,也是个少年才子,一见 单司户 ,便意气相投。” 柳青 《狠透铁》:“ 曹同志 赏识这个有涵养的农民……两个人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
《分类字锦》:殷鲜相杂(殷鲜相杂)
李商隐 槿花诗 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分类:杂花
《分类字锦》:音影相接
南越志孔雀不必匹合止以音影相接便孕亦与蛇偶
分类:孔雀
《分类字锦》:以音相授
通志琴之九操十二引以音相授并不著辞琴之有辞自梁始
分类:
《韵府拾遗 董韵》:以类相动(以类相动)
礼记乐记倡和有应回和曲直各归其分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
《漢語大詞典》:以类相从(以類相從)
谓按其类别各相归属。荀子·正论:“故象刑殆非生於治古,并起於乱今也。治古不然,凡爵列、官职、赏庆、刑罚皆报也,以类相从者也。”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异姓封侯者……虽名班胙土,而礼异人君,必编世家,实同列传。而 马迁 强加别録,以类相从,虽得画一之宜,詎识随时之义?”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又分造词赋,以类相从,或称大山,或称小山,其义犹之有《大雅》《小雅》也。”
分類:类别归属
《國語辭典》:以礼相待(以禮相待)  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
用尊敬、礼貌的态度相对待。如:「无论贫富贵贱,她对上门购物的顾客莫不以礼相待,所以生意特别兴隆。」
《國語辭典》:以沫相濡  拼音:yǐ mò xiāng rú
比喻人同处于困境,而互相以微力救助。参见「相濡以沫」条。宋。范成大 次韵龚养正病中见寄诗:「激水要令风在下,涸泉翻以沫相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