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29,分96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冯拯(字 道济 魏国公 文懿 )
黄相( 小德 )
李相如
李相祖(字 时可 )
刘董(字 子舒 )
尼法灯(号 无相 )
僧妙明( 胡 号 无相 )
释海评(号 庐山二龙云 )
释惟净( 光梵大师 李 )
释宗相
斡道冲( 干 )
徐珦(字 温甫 号 止斋 )
尹天民(字 先觉 )
喻南强(名 宽 字 伯强 号 梅隐 )
其它辞典(续上)
王旦(字 子明 文正 )冯拯(字 道济 魏国公 文懿 )
黄相( 小德 )
李相如
李相祖(字 时可 )
刘董(字 子舒 )
尼法灯(号 无相 )
僧妙明( 胡 号 无相 )
释海评(号 庐山二龙云 )
释惟净( 光梵大师 李 )
释宗相
斡道冲( 干 )
徐珦(字 温甫 号 止斋 )
尹天民(字 先觉 )
喻南强(名 宽 字 伯强 号 梅隐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7—1017 【介绍】: 宋大名莘县人,字子明。王祜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真宗咸平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契丹进犯,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尝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天禧元年,以疾罢相。卒赠太师,谥文正。有文集。全宋诗
王旦(九五七~一○一七),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知平江县。荐为著作佐郎,预编《文苑英华》。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右正言、知制诰。累迁知理检院。真宗即位,除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咸平三年(一○○○),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四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景德三年(一○○六),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天禧元年卒,年六十一。赠魏国公,谥文正。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一六五
王旦(九五七——一○一七),字子明,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祜子。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知平江县。迁著作佐郎,预编《文苑英华》。淳化初任转运使,二年拜右正言、知制诰。真宗即位,擢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咸平四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景德三年,拜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两朝国史。大中祥符中从封泰山、祀汾阴,为大礼使,迁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旦执国柄凡十八年,天禧元年九月卒,年六十一,赠魏国公,谥文正。有文集二十卷。《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8—1023 【介绍】: 宋孟州河阳人,字道济。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补大理评事,通判陕州。权知数州,还迁三司度支判官。淳化中,以请立太子事贬岭外,知端、鼎等州。真宗朝,论事多迎合帝意,累迁枢密直学士、权判吏部流内铨,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景德二年,除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中,以疾求罢,知河南府。天禧四年拜同平章事。封魏国公。仁宗天圣初,罢相。卒谥文懿。全宋诗
冯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济,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隆平集》卷四本传)。历知数州。真宗咸平四年(一○○一)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景德二年(一○○五)拜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三)。以疾罢。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知河南府(《隆平集》卷四)。七年,除御史中丞,又以疾出知陈州。天禧四年(一○二○)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充枢密使,进左仆射。仁宗天圣元年罢相,出判河南府(同上书),卒,年六十六。谥文懿。《宋史》卷二八五有传。全宋文·卷一六九
冯拯(九五八——一○二三),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太平兴国间进士,补大理评事、通判陕州,权知泽州,徙坊州,权知石州,判三司户部理欠凭由司,为度支判官。淳化中贬知端州,徙鼎州,改通判广州,移知江州。真宗即位,还判三司度支勾院,兼御史知杂事,权判吏部流内铨,同勾当三班院。咸平四年同知枢密院事,景德初改签书院事。景德二年除参知政事,大中祥符间以疾罢知河南府,又知陈州,再知河南府。天禧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枢密使。天圣初罢相,判河南府。卒,谥文懿。《东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光泽人,字时可。李闳祖弟。从学朱熹,用心精切。编有《书说》。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杭州临川人,俗姓胡,号无相。尝面壁静坐,顿悟。能诗文,名公多与之交。晚年结庵,行头陀法,久之,趺坐而化,年八十余。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三
惟净,南唐吉王李从谦之子,李煜从子。幼时入经院习梵字,解五竺国梵语。太宗时度为僧,与法护同译新来诸经,任译经鸿胪少卿,赐号光梵大师。庆历中朝廷百度例务减省,知言者必乞罢译经,遂预奏乞罢。见《湘山野录》卷上,《补续高僧传》卷一。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法护。中天竺国人。景德改元。赍梵筴入京。赐紫衣束帛。馆于传法院。时天息灾法贤。相继迁逝。虽译事不𥨊。而司南乏人。佥议非法护不可。遂被诏补其处。仍敕光梵大师惟净试光禄卿。同预译经。参政赵安仁等润文。礼数有加。译佛吉祥等经二百馀卷。并自太平兴国以来所翻。合经律论。共成四百十三卷。净与秘书监扬亿编次。又与安仁等。编修大藏经录。凡二十一卷。赐名大中祥符法宝录。宸裁序文。置于录首。仁宗即位。净与翰林学士夏竦。进新译经音义七十卷。净又进大藏经目录二帙。赐名天圣释教录。凡六千一百九十七卷。南海驻辇国遣使。进金叶梵经。诏法护译之。御制译经颂为赐。至和元年。敕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三藏法护。戒德高胜。可特赐六字师号。曰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是时。译场久开。润文官。非位德并隆者。不得参预。如吕夷简宋绶。如富弼文彦博韩琦。皆以宰臣入选。弘阐之盛。古所未有。况梵本甚富。不容尽翻。夷简绶奉诏。续修法宝录。自祥符至景祐。已编成一百六十卷矣。至是。净上言。西土进经。新旧万轴。鸿胪之设。有费廪禄。欲乞停罢。中丞孔辅道。亦以为言。上出净疏示之。谕以先朝盛典。不可辄废。译虽不停。自是势亦少缓。不似如前之锐也。至徽宗大观中。犹有译经三藏金总持。即击磬以觉嘉州定僧者。与译语。仁义笔受。宗正南游江浙。则其译场冷淡可知矣。护终于嘉祐三年。净未详所终。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又同时与法护共译事者,有惟净绍德。惟净姓李氏,江南李煜之从子,太平兴国八年,奏选童子五十人学梵字,诏高品、王文寿典选政,以净等充选引见,令入经院受学。净天资颖妙,冠绝流辈,口授梵章,便解文义,岁馀度为僧,与护同译新来诸经。所译《佛说身毛喜竖经》三卷,《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二十卷,即《大宝积第三金刚力士会》同本异译,分作二十五品,《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十八卷,即《大集经海慧菩萨品第五》也。又译《大乘中观释论》九卷。赐以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号为光梵大师。仁宗庆历三年,净见执政裁省译经之务,因自奏疏,乞罢,敕曰:“三圣崇奉,朕何敢罢?且琛贡所入皆异域文字,非鸿胪谁识不凡?”未几,御史中丞孔道辅等果乞罢译馆,仁宗以净疏示之,其议遂止。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四五
宗相,湖州(治今浙江湖州)僧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或作干。宋灵武人。其先从夏主迁兴州,世掌夏国史。道冲通五经,为蕃汉教授。尝译《论语注》,别作《解义》。后官至夏国中书宰相。有《周易卜筮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上饶人,字温甫,号止斋。高宗朝进士。授辰州教授,为删定编修官。转池州通判,有政绩。致仕后,三上宰相书,皆道义之言。有《语孟易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虔州会昌人,字先觉。为太学博士,出知相如县。张商英罢相,刘嗣明论商英引天民等入政典局,矫为敕语,坐责。时王黼得政,黼旧在太学为天民所隶斋生,有强天民谒黼者,天民笑日:“见王丞相岂不得好官,但恐为颜闵所笑。”后除侍讲不就,清议高之。有《易论要纂》、《易说拾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义乌人,初名宽,字伯强,号梅隐。喻侃从弟。少从陈亮游。亮以非罪下大理,门生皆噤不敢言,南强独见叶适诉冤状。适为书数通,使持见诸台官,诵言无忌,卒直亮冤。累乡试不第,用右科调富阳尉,转缙云丞卒,年七十一。有《梅隐笔谈》。全宋文·卷六七七○
喻南强,字伯强,号梅隐,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少负奇气,与陈亮游。亮以非罪下狱,门人噤不敢出声,贻书责之;复走东瓯见叶适,适为作书数通与台官,卒直亮之冤。累贡于乡,不得第。用右科调富阳尉,转缙云丞。卒,年七十一。著有《梅隐笔谈》十四卷。见《金华先民传》卷一○,《宋元学案》卷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