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29,分96页显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40 41 42 43 下一页
天息灾( 慧辩 )
田锡(字 表圣 献翼 )
僧法天( 法贤 玄觉法师、慧辩、玄觉 )
耶律隆运(别称 韩德让 晋王 文忠 )
崔仁冀(字 子迁 )
张齐贤(字 师亮 文定 )
吕蒙正(字 圣功 莱国公 文穆 )
魏咸信(字 国宝 )
李沆(字 太初 文靖 )
耶律善补(字 瑶升 )
向敏中(字 常之 文简 )
郭延泽(字 德润 )
耶律奴瓜(字 延宁 )
罗彧(字 仲文 )
其它辞典(续上)
毕士安( 士元 字 舜举、仁叟 文简 )天息灾( 慧辩 )
田锡(字 表圣 献翼 )
僧法天( 法贤 玄觉法师、慧辩、玄觉 )
耶律隆运(别称 韩德让 晋王 文忠 )
崔仁冀(字 子迁 )
张齐贤(字 师亮 文定 )
吕蒙正(字 圣功 莱国公 文穆 )
魏咸信(字 国宝 )
李沆(字 太初 文靖 )
耶律善补(字 瑶升 )
向敏中(字 常之 文简 )
郭延泽(字 德润 )
耶律奴瓜(字 延宁 )
罗彧(字 仲文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8—1005 【介绍】: 宋代州云中人,徙居郑州,原名士元,字舜举,改字仁叟。太祖乾德四年进士。历监察御史、知制诰、翰林学士。真宗景德初,契丹谋入境,应诏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被采纳。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旋拜平章事。真宗赴澶渊亲征,士安扶疾从。和议既成,择良将守边,许通互市,量时制法,次第施行。卒谥文简。有文集。全宋诗
毕士安(九三八~一○○五),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太祖乾德四年(九六六)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九九一),召入翰林为学士。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初,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二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宋史》卷二八一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一
毕士安(九三八——一○○五),本名士元,字舜举,改字仁叟,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乾德四年进士。雍熙中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端拱中知制诰。淳化中为翰林学士。景德元年除参知政事,力荐寇准,与准同拜平章事。景德二年十月卒,谥文简。有文集三十卷。《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叠来。各献梵筴。集置甚富。上。方锐意翻传。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为译主。诏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传法院。以须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国人。妙解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与通梵学沙门法进。译无量经七佛赞。守臣表上之。上览之大悦曰。胜事成矣。与天息灾施护同召见。问佛法大意。对扬称旨。赐紫方袍。并居传法院。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先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所须受用。悉从官给。三师述译经仪式上之。且请。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回护。恐妨经旨。诏答。佛经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未一月新译经成。天息灾上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艰。三师。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證之。曜众乃服。上览新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君正心无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车驾幸译经院。赐坐慰劳。增什物给童子。悉出禁中所藏梵本。令其翻译。复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證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以经付藏颁行。适西国有进大乘祝藏经。诏法天详定。天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况其中无请问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天谕曰。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此本。以绝后惑。下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时新经陆续以进上如次披览。谓宰臣曰。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用冠新译之首。中云。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当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辉华。旷劫而昏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净界腾音。及真宗即位。礼部侍郎陈恕。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上不听。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从法贤请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灾示寂。谥慧辩。敕有司具礼祭葬。次年法贤亡。谥玄觉。礼视慧辩。施护先逝。三师遭逢圣世。首隆译场。续狮弦之响。发空谷之音。阐宣之功。无忝前哲矣。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天息灾者,中天竺惹兰陀难国密林寺僧也。宋太平兴国五年二月,与施护西来,止于汴京,时法天蚤至,方译《大乘庄严宝王经》,太宗为制《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诏普度天下童男为僧,使习梵书,复敕设译经传法院于东京太平兴国之西,如唐故事,以宰辅为译经润文使。息灾译经十馀部,中有《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二十有八品,又《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佛在舍卫国,有无量菩萨及八部男女集,从大地狱出大光明遍照园中,见大庄严,除盖障菩萨请问因缘,佛为说圣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及说所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身毛诸孔希有功德,普贤菩萨十二年不得边际云云。词义明晓。施护译《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语意简括,皆依次呈览。宋自太宗尊崇梵典,译经设官,前后所翻新来一切经律都九十馀部。真宗为制《继圣教序》,护与息灾皆承锡三藏朝奉大夫光禄卿,并号传法大师。而息灾更得紫方袍之赐。咸平三年八月,息灾示寂,谥曰慧辨法师,敕有司具礼送终。宠恤并优。施护者,乌埙曩国人,其国属北印度,故称北印度僧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0—1003 【介绍】: 宋嘉州洪雅人,祖籍京兆人,字表圣。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累官河北转运副使,知相州、睦州。慕魏征、李绛为人,以谏诤为己任,屡上疏言时政。真宗咸平三年,上《御览》、《御屏风》,以为治乱兴亡之鉴。五年,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连上八疏,皆直言时政得失。有《咸平集》。全宋诗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为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诗,以宜秋馆刻《宋人集》丁编本为底本,校以毛晋藏明钞本(简称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位抄本(简称张本,藏北京图书馆)、汪士钟藏抄本(简称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六卷。另从《天台续集》等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八○
田锡(九四○——一○○三),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四川洪雅)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高等,释褐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郎、京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历知相州、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以本官知制诰。端拱二年忤宰相,出知陈州,坐稽狱,责授海州团练副使,徙单州,俄诏直集贤院。真宗时出使秦、陇,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五年再掌银台,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病卒,年六十四。著《奏议》二卷、《咸平集》五十卷、《别集》三卷、《唐明皇制诰后集》一百卷、《曲本草》一卷(存)。《宋史》卷二九三有传。端平初谥曰献翼,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1 【介绍】: 宋僧。天竺摩伽陀国人。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太祖建隆六年召见,赐紫衣师号,入译经传法院。太宗雍熙二年改名法贤。真宗咸平元年复进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卒谥玄觉法师。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天息灾。北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太平兴国中。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至京师。时梵德前后叠来。各献梵筴。集置甚富。上。方锐意翻传。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为译主。诏于太平兴国寺西。建译经传法院。以须之。先是。有梵德法天者。中天竺国人。妙解五明。深入三藏。初至蒲津。与通梵学沙门法进。译无量经七佛赞。守臣表上之。上览之大悦曰。胜事成矣。与天息灾施护同召见。问佛法大意。对扬称旨。赐紫方袍。并居传法院。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法天传教大师。施护显教大师。令先以所将梵本。各译一经。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笔受缀文。光禄卿杨说。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殿直刘素监护。所须受用。悉从官给。三师述译经仪式上之。且请。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前代不避。若变文回护。恐妨经旨。诏答。佛经用字。宜从正文。庙讳御名。不须回避。未一月新译经成。天息灾上圣佛母经。法天上吉祥持世经。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诏两街。选义学沙门百人。详定经义。时左街僧录神曜等言。译场久废。传译至艰。三师。即持梵文先翻梵义。以华文證之。曜众乃服。上览新经。示宰臣曰。佛氏之教。有裨政理。普利群生。达者自悟渊源。愚者妄生诬谤。朕于此道。微识其宗。凡为君正心无私。即自利行。行一善以安天下。即利他行。如梁武舍身为奴。此小乘偏见。非后代所宜法也。车驾幸译经院。赐坐慰劳。增什物给童子。悉出禁中所藏梵本。令其翻译。复选梵学沙门。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證义。自是每岁诞节。必献新经。皆召坐赐斋。以经付藏颁行。适西国有进大乘祝藏经。诏法天详定。天奏。此经是于阗书体。非是梵文。况其中无请问人。及听法众。前后六十五处。文义不正。帝召天谕曰。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佛教也。宜焚弃此本。以绝后惑。下诏曰。朕方隆教法。用福邦家。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时新经陆续以进上如次披览。谓宰臣曰。天息灾等。妙得翻译之体。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法天改名法贤。并月给酥酪钱有差。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用冠新译之首。中云。法师天息灾等。常持四忍。早悟三空。翻贝叶之真诠。续人天之圣教。芳猷重启。偶运当时。润五声于文章。畅四始于风律。堂堂容止。穆穆辉华。旷劫而昏蛰重明。玄门昭显。轨范而宏光妙法。净界腾音。及真宗即位。礼部侍郎陈恕。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上不听。且制序文。命置先帝序后。从法贤请也。咸平三年八月。天息灾示寂。谥慧辩。敕有司具礼祭葬。次年法贤亡。谥玄觉。礼视慧辩。施护先逝。三师遭逢圣世。首隆译场。续狮弦之响。发空谷之音。阐宣之功。无忝前哲矣。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法天,一曰法贤,中天竺摩伽陀国人。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共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州牧王龟从润色之,献阙下。太祖建隆六年八月,召见赐紫。初兴译事,诏童子五十人习梵书。法天所译,《大方等总持宝光明经》五卷,《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六卷、《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二纸馀,《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七纸馀,《佛说圣曜母陀罗经》三纸半,《圣无能胜金刚大陀罗尼经》三纸半,《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五纸,《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三纸馀,《诸佛心印陀罗尼经》一纸半,《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六纸馀,《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一纸弱,《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经》五纸,《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七纸,《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二纸强,《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二卷,《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佛说金刚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三卷,《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六纸馀,《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经》二卷,《大寒林圣拿罗陀罗尼经》四纸馀,《最胜佛顶陀罗尼经》二纸强,《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七纸半,《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一纸半,《佛说圣宝藏神仪轨经》二卷,《七佛赞呗伽陀》二纸强,《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弱,《犍椎梵赞》七纸半,《佛说长者施报经》六纸馀,《佛说七佛经》一卷,《毗婆尼佛经》二卷,《佛说大三摩惹经》四纸半,《妙法圣念处经》八卷,《佛说分别缘生经》一纸馀,《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三纸馀,《佛说诸形有为经》一纸强,《佛说目莲所问经》二纸弱,《佛说苾刍五法经》四纸馀,《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二纸半,《菩提心观释》二纸馀,《佛一百八名赞》二纸馀,《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七纸弱,《六道伽陀经》五纸。综上所译,都四十四种,大小百一十九纸,成帙者三十五卷,其所敷者博,而功亦勤矣。自太祖以来,迄于真宗,四十馀年中,累承恩锡,赐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号曰“传教大师”。太宗雍熙二年,帝览新译经已,改其名曰法贤。盖天、贤皆译音,本叠韵也。咸平元年,复进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今大藏载法贤所译经共六十馀部,中有《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共二十五品,首列圣教序。以咸平四年五月示寂。谥玄觉法师,敕送终,如慧辨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1—1011 【介绍】: 即韩德让。辽蓟州玉田人。韩知古孙,韩匡嗣子。圣宗统和间赐现姓名。有智略,侍景宗以谨饬闻。保宁十年,代父为南京留守。次年,守城败宋太宗北伐之师,征为南院枢密使。圣宗即位,萧太后称制,加开府仪同三司,总宿卫事,兼政事令。统和十九年,拜大丞相,以齐王总二枢府事。二十二年,与太后、圣宗攻宋,缔澶渊之盟。军还,赐姓,封晋王。次年,命隶横帐季父房,位在亲王之上。威权之盛,无与伦比。卒谥文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1014 【介绍】: 宋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阳,字师亮。太祖至洛,以布衣条陈十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迁左拾遗。北汉平,朝廷议取幽蓟,因上书谏阻。六年,任江南西路转运使,革除弊政,务行宽大。八年,签书枢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御辽兵甚力。端拱二年擢枢密副使,淳化二年参知政事,寻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相。真宗咸平初复相,三年罢。四年,任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屡陈御夏之策。景德初,知青州,后出判河阳,以司空致仕。卒谥文定。有《洛阳缙绅旧闻记》。全宋诗
张齐贤(九四三~一○一四),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衡州。雍熙初,迁左谏议大夫。三年(九八六),授给事中。知代州。淳化二年(九九一),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数月,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相,为尚书左丞知河南府,徒知永兴军,又徒知襄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坐朝会被酒失仪免相。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司空致仕。七年卒,年七十二。谥文定。有集五十卷,不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一○二
张齐贤(九四三——一○一四),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徙居洛阳。太祖至洛,以布衣条陈十事。太宗擢为进士,遂通判衡州,累官至江南西路转运使。太平兴国八年,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端拱二年拜刑部侍郎、枢密副使。淳化二年参知政事,数月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六月罢为尚书左丞,历知河南等府州。咸平元年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命为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景德初知青州,大中祥符元年拜右仆射,进左仆射。五年以司空致仕,七年薨,年七十二,谥文定。著有《洛阳搢绅旧闻记》五卷(存),《太平杂编》二卷。《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或946—1011 【介绍】: 宋河南人,字圣功。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四年,复相。至道初,出判河南府。真宗咸平四年,第三次入相。六年罢。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改许国公。有重望,直言敢谏。能知人,识重富弼,荐侄夷简,后俱成名相。卒谥文穆。全宋诗
吕蒙正(九四六~一○一一),字圣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通判升州,召直史馆。五年迁知制诰、翰林学士。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端拱元年(九八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淳化二年(九九一)坐事罢,四年复相。至道元年(九九五)出知河南府,真宗咸平四年(一○○一)再复相位。景德二年(一○○五)春告老归洛。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穆。《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一四、《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一○六
吕蒙正(九四六——一○一一),字圣功,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通判升州。五年,知制诰,擢翰林学士。八年参知政事。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四年,复平章事。至道元年,罢为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进左仆射。咸平四年,又以本官同平章事。宋建国以来,三入相者惟赵普与蒙正二人。六年,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改封徐,又封许。景德二年表请归洛。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赠中书令,谥文穆。《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4 【介绍】: 宋卫州汲县人,字国宝。魏仁浦子。太祖开宝中,尚永庆公主,授右卫将军、驸马都尉,历知澶州。真宗天禧初,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保平军节度,以疾告归。知书,善待士,然性吝喜利,至与诸侄争产,时人耻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4 【介绍】: 宋洺州肥乡人,字太初。李炳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累除右补阙、知制诰。淳化二年拜参知政事。罢知河南府,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即位,复参知政事。咸平初加平章事、监修国史,累加尚书右仆射。为相恪守条制,反对任用浮薄喜事者,常以四方艰难奏闻,戒帝侈心,时称“圣相”。全宋诗
李沆(九四七~一○○四),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雍熙三年(九八六),知制诰。四年,迁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淳化三年(九九二),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出知河南府,俄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咸平初,自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同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又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谥文靖。《宋史》卷二八二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三○
李沆(九四七——一○○四),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肥乡)人。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雍熙三年除右补阙,知制诰。淳化三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咸平初以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改中书侍郎。尝谓真宗年少,当使知四方艰难。寇准荐丁谓可用,沆以为不可使之在人上。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谥文靖,有文集二十卷。《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字瑶升。景宗即位,授千牛卫大将军。圣宗统和初,征为南府宰相,迁南院大王。为人懦弱,与宋人战多不利。年七十四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9—1020 【介绍】: 宋开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吉州通判,历淮南转运副使、户部判官、权判大理寺。知广州,召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边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真宗朝未尝除仆射,此为殊命,敏中略无喜色,如处平昔,门阑寂然,宴饮不备。三年进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谙晓民政,善处繁剧。卒谥文简。全宋诗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属河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历知制诰、枢密直学士,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三年,为河北、河东宣抚大使。四年,拜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坐事罢相,以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元年(一○一七)加吏部尚书,进左仆射,监修国史。四年卒,年七十二。谥文简,累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一三三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太宗朝,官至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参知政事,代兼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安抚大使。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以事贬知永兴军。景德初复兵部侍郎,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大中祥符中,权东京留守。五年,复拜同平章事。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三年,进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四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谥文简。有文集十五卷。《宋史》卷二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徐州彭城人,字德润。郭廷谓从子。初仕南唐为试秘书省正字。宋太祖乾德中知建州。太宗闻其好学,博通典籍,诏宰相召问经史大义,条对称旨,命为史馆检讨。历国子《周易》博士、国子博士。真宗咸平中授虞部员外郎致仕。景德初居濠州卒。有咏牡丹诗千余首,聚图籍万余卷,手自刊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 【介绍】: 辽皇族,字延宁。善调鹰隼。圣宗统和初,败宋杨业军,尽复所陷城邑。加诸卫小将军。后屡攻宋有功,拜南府宰相,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进尚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汀州长汀人,字仲文。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知惠、筠、成三州,所至有惠爱。真宗亲征契丹,彧以太子赞善扈从至澶州,与宰相寇准参机务。契丹乞和,彧为报使。还京乞归,赐锦衣、金带、锦旆还乡,领本州刺史,道卒。